澎湖奇蹟 綠色大地

◆台北 若水

  素有「風島」之稱的澎湖,處在東北季風和貧瘠土壤的惡劣環境中,然而搭機來到澎湖,降落時放眼望去就可見到一片綠意盎然的景象,那是人稱「柯爸爸」的柯金水師兄,秉著對日常師父的信心,用心經營起來的「慈慧有機農場」。

  2003年秋,柯爸爸過世,師父叮囑著要找個「優純的人」來接下農場,大兒子柯信義為不讓父親抱持遺憾,繼承父志。憑著對父親的承諾與師父的鼓勵,五年間經歷種種困難,開拓出農場生命的新契機。他漸漸體會出以「慈水潤澤心田,悲種易於增廣」的道理,以慈悲為懷的慈心農法才是永續經營之道。

 

屋漏偏逢連夜雨 一切歸零從頭來

柯信義一路走來信心堅定,柯太太是支撐力量之一。

  接下農場沒多久,就遇上天候乾旱,水庫乾涸,為了解決缺水問題,他每天在農地與龍王池來回奔馳,苦旱加上東北季風,水蒸發得超快,所載的水根本來不及讓植物解渴,再怎麼澆水,菜就是長不出來!面對這種窘境已夠苦惱了,沒想到2004年初碰到車禍,兩件事湊在一塊,就更加慘烈了!那天他開著車子,對方違規衝撞上來,竟然就撞成植物人!

  柯師兄縱然知道這是業果,要去面對實在不容易啊!苦苦掙扎中,師父請總幹事轉達:「無論如何要撐過去,這是最快的方法。」這句話讓他咬牙撐過人生的最大難關。他相信師父疼愛柯爸爸,也親眼見到柯爸爸聽師父的話得到好處,堅信著師父會帶著他解決這累世累劫的生死問題。於是他選擇由團體代為斡旋,法人隨即為此成立專案小組,協助事件的協調,雙方和解的結果出爐,柯信義得負擔一大筆賠償,一切歸零重新來過,真是情何以堪!老天好像要考驗他似的。

 

法雨息滅眾煩惱 皈投依靠求加持

柯媽媽回憶起身心交戰的日子,眼眶不禁泛紅。

  事情終於落幕,卻仍不時有耳語傳來,說他是個傻子,才會願意賠償給違規肇事者,這話讓他心揪著無處宣洩,他不禁想:「學佛到底要做什麼,怎麼會學到一無所有?」摸不著師父到底要教他什麼?煩惱熾盛的當下,師父的一句話流入心間:「緣在善所緣境。」他試著以持誦心經來克服心中的怒海狂濤,將心力重提,漸漸讓心續調柔。同年師父示寂後的憶師恩法會,他覺得自己可以驕傲地告訴師父,他不負師父的期許,撐過來了,然而看到記錄影片中,師父泣不成聲地說:「縮回去也就縮回去了,沒有什麼了不起。」讓他心裡疑惑著,到底要退回去哪裡呢?想到師父總是提起增上生,那麼現在遇到的境界,如果就是增上生的障礙,闖不過去就會退回原點,先前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此時,他才恍然大悟,若只是依賴師父的力量過關,沒有把師父的話真正聽懂,依著《廣論》去了解、體會當中的內涵,那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吃了苦還賺不到功德!一定要突破障礙,即使再怎麼磨,也要通過考驗,更不能為了私事而疏忽師父的慈心事業。於是從心底真實生起了皈投依靠的感覺,他說:「這種感覺很美,心裡變得踏實、沉穩。」好在有這個事件的磨練,這才稍微理解《廣論》的內涵,聽進師父的話。

  儘管時移事往,陪著柯信義奮鬥的柯媽媽和太太,談起這段身心交戰的日子,眼眶不禁泛紅。長年在學校擔任代課老師的柯太太,感受到丈夫農耕的辛苦,覺得從事慈心事業,不能停停走走,就是要讓它繼續發展,又看到許多農作物,因為缺乏人手無法收成,決定回家幫忙。有時因無法承受龐大債務所帶來的壓力時,她曾有過一個念頭:「被關總比身負龐大的債務好。」有一次當她在非理作意時,柯信義卻好像知道她的想法似的,挨近她說:「師父說要觀業忍受求加持。」這句話提醒她思惟業果的道理,她想:「當夫妻也是共業,如果自己先逃跑,柯信義也一定沒救了。」於是她決定支持到底,和柯媽媽一起不停地向師父祈求。

  懇切的心念似乎飄到了師父的耳邊,法雨甘露接續而來,法師們從未停止的關懷,還有同修們不時打來關懷的電話,柯媽媽感動地表示:「就像甘露水一樣,讓他這棵枯萎的樹,又活了起來。」經過一連串挑戰和努力,如今回首過往,他感恩地說:「是這些磨難的境界,我才能夠了解師父慈心的內涵。」

 

慈心護生轉意念 因正果圓樂豐收

  對慈心理念更深入地了解以後,面對有機農友最頭疼的蟲害,柯信義訓練自己將蟲兒都當成是最關心的人。之後,他驚喜地發現蟲兒只吃採收後要丟棄的老葉,彼此各取所需、共生共榮;看到被鳥兒吃得精光的花生,反而高興了解鳥兒喜愛的食物;有時看到蟲兒都會高興地落淚,因為彼此在這片三寶地上結了一份善緣。

  柯信義的行為默默地影響協同農耕的太太。以前柯太太看到蟲,第一個動作就是把牠捏死,漸漸地受到柯信義的影響,心念一轉,把蟲抓到某一區。有一次柯太太正在抓蟲被柯信義看到,隨即問道:「妳在做什麼?」柯太太坦白地說:「我聽說有機農友請蟲去吃某一區的菜,可是蟲不聽我的話,我就請牠搬家啊!」柯信義說:「牠在那裡吃得好好的,為什麼要牠搬家?」其實,柯信義知道太太的想法絕對不是讓蟲兒換個地方,能夠生活得更好、吃得更愉快,而是想著這菜沒被蟲吃,可以收成得更好。師父曾說:「慈心事業是要在因地上種因,不是表相的成功。」這句話一針見血,也正中柯太太的心,她追問:「什麼叫做因地上種因?」「就是你用什麼意樂去移動這些蟲。」如果時時心存善念,就是在造善業。後來,柯太太看到菜長得比較好的時候,會高興地說:「這一區菜長得不錯喔!」柯信義認真地回答:「對啊,因種對了,所以果就圓了。」

  夫妻倆在農耕時體會《廣論》的內涵,無形之中,就把師父的話記在腦海裡。日子久了,柯信義還會問太太:「投入慈心事業之後,有沒有得到很多,心靈也提升許多?」當然得到柯太太的大力肯定。

 

尊重生命悲心長 慈心耕耘利眾生

柯信義師兄堅信慈心事業是在因地種因。

  有機農業主張生活、生產、生態,運用各種防治方式獲得豐收並不困難,但是柯信義說:「就我所經歷的來看,慈心和有機是不同的。」慈心事業更強調尊重生命,以寬廣的包容心和眾生互助共生。他曾聽別人說做有機事業是需要本錢的,而這本錢就是福報,農場種不出東西就需要靠淨罪集資。然而,用所有身家財產淨罪之後,農場依然毫無起色,莫非只是白白受苦?他明白:「淨罪之後,資糧不可能會自己跑來。」於是他舉行廣供,將農場裡好的東西全都供養僧團,還不斷地串習師父的教誡,學習對美好的事情生起感動。

  以前無法了解父親,為何總是拿著水管不停地為菜澆水,直到自己依樣學習,才發現父親想讓所有種子都得到水分的用心,從中更體會到師父不捨棄任何一位眾生的慈悲。這樣串習久了,慢慢地心開闊了起來,農場的收成也越來越有進步,自己也重新活了過來。

  柯信義常聽到讀到碩士班、博士班的同事們,提起指導教授時都非常驕傲,因為名師出高徒,他們對老師充滿了信心。以柯爸爸的親身例證,更讓他不得不承認,成辦慈心事業靠的不是技術,而是對師父有信心所產生無比的力量,心中的老師就是師父。他驕傲地說:「我們慈心的指導教授就是師父,他給我們研究的方向是正確而且有結果的。」不會因為有了新的技術就換了方法和目標,有機農業最終會遇到瓶頸,但是依照師父慈心的內涵,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慈心內涵藏戒律 生命泉源活水來

  柯信義回憶起,有一年的朝禮法會,師父在大悲精舍的寮房見柯家人,並對柯家老小說:「你們從事慈心事業這功德很大,有多大以後你們就會知道。」雖然當時無法體會師父的話,只知從事慈心事業,即使世間財賺不到,但是保證身體絕對很健康,既然知道這當中一定有好東西,不能只有自己賺,當然邀家人一起來賺。

  一次有機會再聽到師父在朴子農場開示,強調慈心事業是在家居士重要修行的一條路。為什麼師父說這個這麼重要?又為什麼一定要加入生命的內涵?柯信義仔細思索後發現,原來師父的慈心理念是要大家持戒,從因地裡提升,只要做好慈心不殺,就可以得到人身。因此他更相信,或許這一生看不到澎湖成為有機島,至少下一生定能得到人身,再來到澎湖讓它成為有機島。他佩服、讚歎地說:「師父真的了不起,不僅是開啟我們生命的活路,也開拓了農業的泉源。」

  五年來農耕辛勞與歲月的痕跡,織成柯信義臉上綿密的紋路,也為他換上黝黑的皮膚、粗獷的雙手,然而言談間流露出的盡是深耕慈心的喜悅和滿足。看到兒子的成長與轉變,柯媽媽心疼又歡喜地說:「他用半百年紀學習最豐富的人生經驗。」柯信義慨嘆地說:「因為自己的頑固,不論師父怎麼教,都不會改進,一定要自己受傷,別人也受傷,才學會聽懂師父的教誡。」這也正是賴學長對他說「你的學費最貴,最值得」的原因。

  回想過去,柯信義體會苦絕不會白受,苦也有功德,從苦中他看到無常,了解業感果時的真實苦受,必須親身經歷才能有真實的領會。依照現在農業的技術,有機農業要有收成早已不是難事,然而只有磨難的境界,讓心量隨著悲憫、包容眾生逐漸擴展,也才能深入體會慈心的內涵,永續經營下去。

福智之聲第1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