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頌樂手心體驗

◆福智之聲編輯室 整理

  感恩的五月,福智讚頌合唱團與交響樂團再次來到台北新舞台演出,曲調扣人心弦,讓觀眾受用難得的悅意境,跟著讚頌詞隨文作觀,更能增長對上師三寶的信心。這樣精采的演出來自幕後工作人員的投入,有些樂手是福友,對讚頌的內涵了解不多,但是在密集的籌備演練中,也有超出以往經驗的體會。

 

西樂手:觀眾的反應最動人

  首席小提琴張奕若小姐是資深樂手。她說讚頌發表會跟其他音樂會有一個很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觀眾的反應。「在台上的經驗多了,你可以感覺到觀眾的心,有的人是來看你怎麼拉這個琴,有的人純粹來放鬆,所以一場演奏會下來,他們可能什麼反應都沒有。聽讚頌的觀眾不一樣,他們很期待你的演出,瞪大眼睛,會跟你的音樂融合在一起的。所以,即使演奏完已經很累了,但他們熱烈的鼓掌、大喊安可的樣子,會讓你很高興再來一次!」

  還在大學讀音樂系的曹立東同學,負責拉中提琴。他曾參與去年林口體育場憶師恩法會的樂團、新加坡維多利亞音樂廳的讚頌表演,也參加過大專營。雖然對讚頌的內涵不是很清楚,但他感覺每一首讚頌都很純真,特別是觀眾熱烈的反應讓他印象非常深刻:「台上台下打成一片,非常快樂,我也感覺很快樂。」

  林正欣小姐在大學主修二胡,這次除了承擔國樂的二胡演奏,也在交響樂團擔任打擊。「要打得好不簡單,我特別買來打擊棒跟打擊板在家練習,連兩個小孩也跟著在奶粉罐上敲敲打打。我也跟讚頌課拿讚頌CD在家反覆聽,希望對讚頌能夠多一份了解。有時會不自覺哼出:『今生又得你攝受⋯⋯』讚頌音樂使我的心平靜,每天早上起床,一支環香、一首讚頌,帶來一天美好的開始。」

  拉低音大提琴的周澄先生個頭很高,背低音大提琴一點都不費力氣。當他談到對讚頌的感受,總會把話題轉到指揮王子承教授身上,觀功念恩一番。他說:「讚頌的樂譜不複雜,要呈現卻不容易。王老師的引導很特別,他引導樂團認識讚頌的內涵,讓我們在演奏時慢慢醞釀出一種很特別的氛圍,真不簡單!」

  嬌小的王淑瑜小姐也是拉低音大提琴的。她說:「自從姊姊十多年前投入福智,整個人都改變很多,我從她口中聽到很多福智的故事,也對常師父非常崇敬。自從福智成立讚頌小組,我就想加入,因為雖然我不像姊姊可以全心投入,但至少我會演奏樂器。正式加入是去年國家音樂廳的表演,當我聽到徐百香老師唱『紫羅蘭』,視線就開始模糊,這回我已經預告周澄了:演奏『紫羅蘭』時我可能會哭,譜看不清楚的話,你就自立自強吧!」

 

國樂手:覺得自己好渺小

  演奏笛與簫的邱騰允先生在交響樂團有一枝獨秀的感覺,因為一般交響樂團不會有笛、簫,偏偏這次他獨奏的地方很多。他的背袋裡總準備著許多長短不一的笛和簫,讓人很好奇。「因為每支笛子的聲音都不一樣。讚頌比其他樂曲的音域更寬廣,一場演奏下來往往要換上五、六支笛子才行。」在他經驗中,難度較高的音樂往往是節奏比較快的,只要勤加練習,就可以達到某種水準。讚頌無異給他帶來新體驗,因為演奏讚頌就技術上來說不難,但是很深層,抑揚頓挫都要用心揣摩。這次獨奏多,他除了要把指法弄得更清楚,注意力也必須更集中。

  五位古箏樂手,分別是來自台北的黃暉仁師兄,以及台中的王秀珍、張美惠、李雅卿師姐與吳佳潔小姐。

  暉仁師兄說,當讚頌課邀請他參加演出時心裡很猶豫,因為才決定換跑道──當算命先生。他把樂器與琴譜賣的賣,送的送,沒想到馬上接到一連串演出的邀請。算命先生怎麼會想讀廣論?他說:「很多想算命的人都很苦,我希望除了算命,也能夠提供他們更多建議,不過這需要智慧,我這麼年輕怎麼可能?所以我學廣論,希望學會離苦得樂的方法。演奏讚頌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很渺小,很難把讚頌表達出來,但期許自己至少做到恭敬虔誠。」

  四位台中的師姐由王秀珍老師領銜,其他三位都是她的學生。四年前王老師學廣論,她們跟著認識佛法,老師加入國樂團,她們也很自然想共襄盛舉,宿世的善緣就這樣把彼此拉到師長身邊。

  從四月中開始連續四個星期,四個女生自掏腰包租廂型車,帶著大大長長的古箏往返台中台北,與國樂團做密切的搭配練習。秀珍說,好幾首讚頌都是C調的,對於只有五音階的國樂器來說並不好呈現,沒想到國樂譜出爐,練習效果出奇好,像「旅程」、「相莊嚴尊身」都充滿慈悲的感動。「我喜歡練讚頌,每彈一次體會都不一樣,要不是時間太晚該睡了,實在不想停下來。一首曲子練一個月,也許有人覺得已經夠了,但我覺得就體會讚頌的內涵來說,才剛開始呢!」秀珍師姐說,讚頌幫助她了解上師,而且對學習的幫助很大,看看以前的日記,自己真的進步很多!

  張美惠師姐說:「讚頌可以淨化我的心,當我很煩惱的時候,聽讚頌讓心變得很平靜,八十幾首讚頌都是籤王,先祈求再選一首來聽,總可以找到安慰或解答。」

 

錄音師:感動排山倒海而來

  推開舞台的側門,黑黑暗暗的空間裡有一盞小燈,錄音師李梓民先生正盯著好幾台機器與螢幕,專注地幫舞台錄影錄音。

  李先生經驗豐富,包括錄製各種宗教音樂。他打從第一場讚頌發表會就加入幕後:「剛開始很困惑:我的經驗告訴我應該要拍舞台,從各角度拍攝樂手與演唱者,可是福智卻希望我多拍一些觀眾的反應?」李先生的心很細膩,多年來努力配合,不但記錄讚頌也體會到讚頌的價值,見證福智人的成長:「最早的讚頌發表會,演唱者跟觀眾都籠罩在悲傷的氣氛中,好像無法接受老和尚圓寂的事實。神奇的是變化速度很快,曲風一直創新,大家的心愈來愈光明,好像已經接受事實,決定邁步走出幽谷自立自強了!」其實他以前覺得讚頌有一種個人崇拜,現在卻體會到原創者是透過美好的音樂感動人心,並用歌詞教化眾生。

  五月五日,音樂會的第一場,李先生在後台聽著讚頌,看著螢幕上一張張由前台攝影機送來的觀眾畫面,情緒終於發酵。這是他第一次在工作中感動落淚:「台上台下都很快樂,這種精神層次已經完全超越知識、經濟或年齡上的分野。我覺得很幸運,心靈層次好像也跟著大家提升了,所以決定用馬賽克拼貼的方式,在畫面中同時呈現很多人的臉,記錄我感受到的那種排山倒海的感動!」

  一切美好都來自幕後最大的功德主──師父、上師、諸佛菩薩與龍天護法。讚頌發表會,參加再多次都不嫌多,每一段旋律、每一句頌詞都有師長深情的關愛、陪伴與期許。祈願未來有更多這樣的機會,讓眾生透過對三寶的見聞念觸,找到提升心靈的下手處。

福智之聲第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