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務導向到長養悲心

◆台北 陳奕成

  自從2011年10月團體開始推動跟公部門合作護生業務,我於承擔過程中看見自己很多的不足,也學習體會到佛法緣起的內涵,這是我最大的收穫與轉變。

  《大乘起信論》:「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去年團體推動護生,最主要就是避免譏嫌。以前自己喜歡放就放,但方法不善巧,從未去了解別人的看法。其實護生有很多竅門和方便,因為自己認識不夠才會引起爭議,造成環保人士對佛教徒的不認同。就像師父說的,假定得不到善巧,掌握不住裡邊的真實義去做的話,就算是做佛法的事,也是徒然。

  團體去年的作法往前跨了一大步──先了解別人的看法,找出彼此可接受的共通點,避免造對立的因,再融入許多善巧方便,廣結善緣,大家一起合作則功德無量,這就是佛法講的緣起。把握宗旨,隨著時代調整作法,才符合這個時代的契機。

  放生是為了集聚功德、淨罪集資、祈請上師住世,但回首自己以前推動放生時過於狹隘,一意孤行,不但不管別人看法,也不關顧放生物的物命,沒把牠當作活生生的生命來看,第一順位不在救護牠,而是緣在「我」要這功德。長期以來都沒有看到這一點,直到去年開始與公部門及專業單位合作,推動合法放生後,現在放生就變得很自在坦然,身心相續和合,這樣才能真正集聚功德。

  整個放生活動從一開始到動物被放出去結束,當中最快樂的時刻就是看到動物飛出去或游下去,看牠們活得很好就很高興;看到那一幕時,之前所有的困難和痛苦都不見了。後來回想,為什麼整個放生過程中,我最高興的是動物優游自在的游出去那一幕呢?師父和我的父母親也是一樣,最令他們歡喜的就是聽他們的話,多學一些法,少造一點惡。再進一步看,放生不管放的是鳥類或龜類,放完後難道這樣就結束了嗎?下一步是什麼?進而思惟,我現在擁有暇滿人身,值遇教法、師父和團體,能夠在這裡學習廣論,是我前輩子累積了很大的福報。但是難道就這樣子嗎?應該還有更深的內涵。

  我常想我要成佛,但是我跟那些被放出去的生命有什麼差別?我現在放牠,正如師長上輩子放我,這輩子我才有暇滿人身,難道我就這樣受用現世安樂,這輩子就這樣子了嗎?師父說:「什麼叫三世怨?現在你做了好事,下一世得到好的果報,卻沒有繼續再增上它,而是因為得到了好的環境,所以造了很多惡事,墮落了!」師父的教誡引導我應藉此機會好好憶念師長的恩德,因為有師長,才有現在的我,所以我要好好努力積這份業,把所有的有情都帶到師長身邊來,共同學習師長的法,共同成就無上菩提。

  從推動放生業務過程中,我看見自己很多失敗的經驗。例如我在法人裡是個善男信女,但回到家我就是一家之主,我說了算。我看到自己相狀:一個很霸道的爸爸,不顧別人感受,堅持自己見解。我在法人負責放生業務,全省推動,大家就造單全收。以前的我都以自己為主,不管別人苦樂,沒去感受他們在過程當中有何困難。其實放生的心要柔軟,要有慈悲心。慈悲跟智慧是兩足尊,福德固然重要,慈悲這一分是我自己很欠缺的。悲是菩提心的因,而因是那麼深細且重要。現在的我比較不會只站在自己的點,從過程中我看到原來要多去緣其他人的苦樂。

  放生業務跟外界接觸的機會很多,其中很多都不是佛教徒,跟他們互動就要學習、體會他們的看法和角度,以恭敬謙卑去對人,廣結善緣。看見他們救護動物時,不為自己,一心想幫助牠們恢復健康那種殷切的心,遠超過我們想像。從合作中我感染到那種宿世的悲心,反省自己雖然佛法道理懂得那麼多,悲心卻沒有他們的一分;他們雖沒有佛法的知見,悲心卻很具足。

  從剛開始以業務為導向,到後來我逐漸體會到,一個放生善業的完成原來需要這麼多人善心善業的合作,原來造一個善業是這麼不容易。救護生命無法只靠一個人,要靠團隊運作、共業的力量,我只是善業當中的一環,真正要靠的是三寶。我是來此淨罪集資的,這是師長歡喜想要做的,我要努力成辦,讓救護生命的業務能在這個時代走出一條路,讓大家都能認同。願此殊勝功德,祈請上師速疾來台,帶領我們學習深入毗婆舍那,早日證悟空性!願隨我這顆心成長的所有補特伽羅,早日得師攝受圓成佛道。

福智之聲第2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