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月傳燈

──2015心靈提升營課程紀要

◆黃瑞美整理

「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在廣論裡?」
「真如上師是如何承繼師父的心願,
一肩荷擔如來家業,
一肩弘揚儒家文化?」
今年心靈提升營結束後,
很多學員對這兩個問題都給予肯定的答案,
並歡喜信受。

 

第一場紀要
  皈依業果 永恆的功課

  師父(福智團體創辦人──日常老和尚)示寂前,親口將僧俗弟子託付於真如上師。上師坦言,未曾謀面的弟子為數甚多,但因常常聽師父講起大家,感受到師父把大家的生命,還有盡未來際的解脫,乃至於成佛的重擔,都荷擔到他的肩上!

  上師覺得應該像師父一樣關心大家,「雖然不可能做到像師父那樣不可思議,但我覺得我也可以盡我所能的去努力,因為我相信在這過程當中,師父一定會以最勇悍的心力來加持我們。」

  上師謙稱自己沒有師父的悲心和證量,但是堅守師父的教言,帶領弟子眾繼續菩提之旅。上師說:「有師父的傳承,有師父的開許,有他深切的希望在我心續裡,所以依靠著傳承清淨的教授,我們大概不會錯到哪裡吧!」

  上師更誓言:「我希望把我從現在到盡未來所有的生命,承擔師父對我的期望,他期望我做什麼,我能夠做得一絲不苟,然後『莫覺如擔,持為莊嚴』,這是我對我自己的期待。」

  師父在日記裡提到:「每一次叩閱廣論,內心會覺得這是一件意味無窮的事,非常非常的快樂!」上師藉此叮嚀,希望大家在未來的時光,能夠在皈依、業果上好好努力,成辦增上生,不墮入惡趣。「只要我們得到第一道次第──親近善知識的成就,把視師如佛的量修起來,具相的弟子來生就可以有依靠了,可以有託了!」

  想要得到智慧,就要深入經藏。上師說,智慧可以正對治兩種愚痴。業果愚會把我們牽引到惡趣去;真實義愚,對空性不了解,會讓我們在輪迴流轉,所以我們必須要修習智慧,對治這兩種愚痴,讓你我的生命擺脫生死的鎖鏈,遨遊虛空。上師希望大家第一個證得的果就是登地菩薩,因為這是師父拳拳的心意,希望可以把弟子一直引入上士道,引入佛地。

  在前行的過程,遇到障緣時怎麼辦?上師提醒,依著師長的教誡太重要了!太重要了!「有的人就是因為沒有及時得到教誡,他就偏出去,因為他太相信自己的感覺,太相信自己的判斷了。我們面對修行的困境,自己想了一個對治的方法,這個對治的方法有雜染不清淨,後面就麻煩了!師父說,這條路從一開始到最後,都不能離開善知識。離開善知識,會有一種寸步難行的感覺。」

 上師特別念一段師父的日記:「應知惟有盡未來際如理依止上師之一切教授教誡,才能報無限大恩於萬一。至心感謝上師垂示無上加持也,必須精進,依教奉行。」上師希望大家把這些話抄下來,並可轉贈給沒有參加提升營的研討班同學。

  懺悔是善業,為什麼會心沉?上師說,一旦悔箭入心,絕對是造惡業。「懺悔是讓你的心感到清涼,感到歡喜!好像喝了有毒的東西,把它吐掉,終於很輕鬆,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如果不停地被自己的惡業打倒,到最後已經沒有力氣造善業了,這肯定不對。」

  上師強調懺悔不能破太過,破太過就不能前進,也無法修隨喜。所以一定要對準──自己到底錯在哪裡?要有一個正確的量則,所依憑不僅是自己的思考,還必須依靠善知識對教典清淨的詮釋來做抉擇。總之,「修行必須學會輕裝前進,生命狀態要保持在一種前進的狀態──精進,要能夠造善業、有堪能性、有勇氣、有心力!」

  人與人之間總是誤會叢生,上師說這就是生命的狀態,「因為我們的聽聞軌理不過關!我們跟別人的爭論,都是執著自己的見解而引起的,這是煩惱!勸大家不要講道理,真正佛法上講的道理是告訴我們:這是生死痛苦的因,反過來就是出離生死痛苦的因。」

  「溝通」可以解決很多誤會,上師說:「實際上你只要真的靜下心來聽,在一種比較空靈的狀態,靜靜的聽,站在對方的角度代人著想,在見解上也真的可以代人著想。如果有人一直跟你重複他的見解,有時候他是在尋求一種理解。」上師提醒,平常還要對這個人觀功念恩,發現他生命裡的閃光點。

  上師希望大家在廣論班裡,要善於開顯心中「與樂拔苦」的那分慈悲,不僅讓廣論的傳播很順利,進一步擴展到年輕人,讓年輕人學會孝順,將是很大的資糧,因為父母親是具力業門!上師期盼大家把這股力量輻射出去,這是弟子必須積極努力的方向。

 

 

第二場紀要
  教育長河 永恆的陪伴

  我們對於地球,對於人類,甚至對於所有的生命,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責任感。上師說:「即便我只有螢火微光,還是希望能夠把它奉獻出來,能夠溫暖這個世界。」

  上師揭示,老師是個美麗的事業,因為老師是點燈人──

  照亮了學生,也照亮了自己。這幾年來,上師盡心關照僧俗弟子的學習,也關注各國年輕人的心理狀況,很想在教育上給予輔助。「期盼每個人在青春年少的時候,在生命價值迷茫的時候,能夠得到很多師長像一盞燈一樣的引導,將是多麼幸福的開始!」「也有可能原本自己沒有穿越的難題,卻是在幫忙他人解決的時候,自己也穿越了!」

排隊等待入場,內心是喜悅、期待的。

  上師希望透過「學習和弘揚儒家文化」,引領所有的有情找到心靈的故鄉,讓年輕人懷著驚喜的心情,完成自我生命的塑造,一直在學習著、進步著。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吾日三省吾身」的習慣,站在寬闊的角度看待自己和他人。

  教育的過程是很辛苦的一種跋涉,師生都會碰到一些瓶頸,也會有突破不過去的時刻,上師勸勉老師不要放棄,「因為在他面前的只有你!如果你不幫他,還有人能幫他嗎?」上師提醒,在一個學生絕望的時候,你要幫助他看到他的價值,在這歷史的瞬間,老師是可以為學生做什麼的!上師也發願:「我這一輩子一定要非常、非常關注老師,盡我所能!因為老師在關注著千千萬萬的年輕的生命!」

  上師承繼師父的心願,推動學習儒家文化的初衷,就是想把先賢智慧之光,透過慈悲的心光,獻給年輕人及在教育旅程中辛苦跋涉的老師們。希望透過學習儒家文化,會讓我們的心變得更遼闊;運用我們所學習儒家文化的底蘊,去縫補、撫慰創傷,讓年輕的生命成長出一種非常磊落光明的個性。

  弟子們如何推展儒家文化?上師覺得這是「心靈之學」,是要內化的教育,踏踏實實喜歡做,不用求速;讓老師本身就具有對儒家文化的實踐體驗,以老師的行持──身口意具體的顯現,去感化學生。

  上師期許師生間建立一種「怡然」的情誼,「好像坐在星空下,突然拋開了很多條條框框,突然進入到探索心靈的一個角度,好自由!」為了建立這種情誼,老師必須發一個慈悲的、始終如一的心。上師心中的典範是師父,「想想,師父都要管我們生生世世呢!」

  上師說,一旦確定為老師,就要守護學生的一生,必須在確立好的關係上孜孜以求,不能夠怯懦,不能退!退,後面就是三惡趣。必須從最真摯的心發出來的這個願力,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下去;從改變自我開始,那時候才能靜靜的等待一個學生的改變。上師策勉:「把自己歸入一個大課堂,一輩子都在學習,哪怕別人叫你老師,你還在學習!期望大家成為達到最究竟圓滿狀態的一個修行者。」

  學生太調皮了,看起來永遠沒辦法改了……老師短期沒有達成教育目標,很容易就會絕望。上師一句「Who are you?」震懾大眾。「你是徹見未來的佛菩薩嗎?」「你的方法沒有盡啊!他在學,你也在學啊!」「佛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都可以成佛就是都可以改變。」上師期勉將這樣的理路深植內心,「只有老師不絕望,孩子就有希望!」「要相信人是會改變的,假以時間、假以心力、假以無盡的慈悲。」

  「我永遠不退休!」上師說:「不管我和你們隔多遠,我希望在這條路上我繼續堅守下去。守護著希望,希望所有的眾生都可以變成最美好、最無私、最有智慧的人。」上師也提醒,在感到絕望、心力不夠的時候,記得要祈求!

  上師特地站起來,禮敬老師:「大家為了孩子,為了地球、宇宙的未來,辛苦了!」擔心大家急著去推動儒家文化,再三叮嚀,弘揚儒學的師資,自己要先內化儒學,把內心的體會用心傳遞下去。「內化!內化!內化!」上師一聲比一聲殷重,同學領受師長心意,互相鼓勵、期許!

福智之聲第2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