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難發心 而發其心

◆釋緣亦

  霏霏陰雨的清晨,放眼門前的那片大草坪,前方楓樹的顏色已開始轉變,憶起最後一次與如倫法師見面約莫在一年前的此處,景物依舊。那天凌晨三點多他就要出發搭機回台接受肝臟切除手術,我特別起了個大早為他送行。前一天還臉色凝重的他變得容光煥發,在昏暗的門燈下仍可清楚看到他發亮的眼神。我說:「你一定會再創造奇蹟的!」他微笑著回答:「老師加持。」原來前一晚老師連夜接見開示,領受了加持後,他才放下心中的掛礙,重新綻放光明。

  這讓我意識到認識了二十多年、一直像太陽般的如倫法師,背後竟然也有他能量的來源。其實,哪個修行人沒有呢?老師接了師父的「臨門一腳」,幫助如倫法師突破依師上的瓶頸之後,他完成了一件又一件教法推展過程中極為關鍵的艱難任務,遇到問題或是階段任務結束了,他會火速回到老師身旁求教誡;聽到老師提出什麼心願希望他完成的,他又奮勇地整裝出征,這樣的往返幾乎每一年半載就會上演一次,我們都習慣了。

  這一次返回台灣後,如倫法師再也沒有到加國來,只是聽說他果然再度創造了奇蹟,在眾僧俗的祈福下手術成功,而且迅速地復元出院。所以說「再度」,他這一生的確創造好多次奇蹟,單是被醫師宣告倒數計時就不只這一次,只不過一次比一次更嚴重,他卻依然對自己的病情不放在心上,多少年一直在老師和眾生之間往返奔波著。他說:「不忙這些,我這個身體也沒什麼用。」

  如倫法師往生前還在住院時,老師給他最後一次視訊關心加持,畫面中的他看來病容憔悴,經老師一陣關心開導,講了很多加國道場沙彌的學習、對外國人的接引等情況,他聽了逐漸恢復神采。老師問了幾次:「你還有沒有什麼心願沒完成的?」他開始啟白他所擔心沒人接替的工作、沒能來得及幫助的人、還沒有為團體完成的事。件件攸關別人的苦樂和團體未來的發展,老師也一一承諾會幫他完成。

  這個場景似乎有點熟悉?我想起他在出家前有一次在夢中見到觀世音菩薩,他立即跪下求菩薩道:「觀音菩薩,眾生好苦,請祢救救眾生。」菩薩微笑著用手中的楊枝在他頭上點了三下。對比自己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行,令我當時留下深刻印象。直到生命的最後階段,他所掛心的仍是這些,所祈求的也不出於此,真可謂「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了。

  如倫法師身上最耀眼的特質除了這種利他的拚勁外,他的勇悍也是一絕。老師給如倫法師的評價是:「如倫法師有學到師父不屈不撓的精神,常敗將軍最後一定會成為一個永遠不敗的將軍。」

  以前師父總是教誡我們畏苦怕難、樂簡畏繁等習氣。遇到困難想逃、想退是一般人共通的弱點,多數人因此而一事無成;如倫法師正好相反,看到困難就像發現獵物的獵人,摩拳擦掌欲衝上去挑戰它。他是僧團裡少有擅長與世間人打交道的人才,其親和力是有目共睹的,但面對思慮縝密的政治人物或語言不通的外國人,要想與他們順利溝通以達任務,必須突破許多他經驗以外的關卡,過程也極其複雜,更要面對不只一次的僵局和困頓,一旦心生退縮,大事就告吹了。正因為如倫法師具有這種精神,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完成艱鉅任務,幫助僧團教育長久綿延,促使居士事業蓬勃發展。宗大師在「四緣發心」裡所說「見難發心而發其心」,豈不正是這個行相?能為千萬人開路,為何不能證三主要道?

  二十多年前在廣論研討班,他是經常開車載著我往返鳳山寺的班長;十多年前求出家遇障礙而苦惱的我,蒙已出家的他指點迷津;到今年故人已去,他依然在為我的修行開路,示範著利他和勇悍的行誼,供我見賢思齊。

  紅葉雖有凋零時,暫時的冬雪之後,門前的櫻花將接續著燦爛盛開,祈願我的前輩、道友早日歸來。

福智之聲第2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