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孝悌門

故事提供:高雄 藍雪卿

雖然我沒有顯赫的家世和豐裕的財富,但我很幸運有夫家、娘家的長輩做典範來教導我。到福智基金會學習以後,我漸漸明瞭:一切的快樂從行善開始,而行善要從孝悌開始,孝順父母是最好的下手處。

臺灣在五十年代以前,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很窮困的,甚至想做工也沒工作可做。由於如此,公公四處找尋生計,婆婆勤儉持家、侍奉祖母,我常聽婆婆說她的婆婆(祖母)人是如何好、如何善於持家......聽得我心中充滿溫暖感動。

在婆婆的教育下,夫家兄妹非常團結,會合作把家事做好,孝順父母,體貼彼此,所以我嫁進門也蒙受其利。公公往生後,婆婆有時住鄉下,有時住大伯家或我家,這不是輪住,而是由婆婆決定接下來想住哪裡。兄弟二人每天都會打電話親自問候母親,閒話家常,媳婦們雖不是天天問候但是也經常來。三個小姑也常常帶母親喜愛的東西回家探望。大伯和大嫂更是用心,對媽媽的習性喜好及其他事情的安排,真的沒話說。

看到他們這樣的孝順,讓我憶起自己讀國小的時候,父親總叫我拿鍋子去後街買麵線糊,然後送到大伯家給阿公當下午的點心。父親同時會交代:「阿公如果要給妳吃,千萬不可以拿,要說家裡也有買。」因為那時的經濟狀況,吃麵線糊也是奢侈的事,我雖然看著它流口水,但在阿公面前還是要裝成一點都不想吃的樣子。不過我一點都不覺得委屈,反而有一種快樂,這種記憶一直深植我心,到現在想起,都還很感謝父親給我孝順阿公的機會。

身在孝悌門

身在孝悌門

又記得有一年暑假回娘家,媽媽請我拿午餐給祖母吃,順便看看她老人家。那時候祖母的年齡已經將近一百歲,骨瘦如柴,很多身體機能都退化,雖然能坐起來,但是無法走路,必須要我抱她到椅子上坐。

當時我心裡有一念輕忽,想:「這難不倒我!」後來我發現我錯了,因為粗心大意,出手太重,不慎弄痛了祖母。祖母說:「你媽和二嫂都很體貼,動作也溫柔,她們幫我擦澡、換衣服、抱我、扶我。可不像你,動作這麼粗!」後來,我就特別觀察媽媽和二嫂的動作——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到輕柔俐落還真不容易。而且她們了解祖母的習性、喜愛什麼,所以往往讓祖母露出滿足喜悅的笑容。反觀我自己,針對自己的粗魯、笨手笨腳感到慚愧。

雖然我沒有顯赫的家世和豐裕的財富,但我很幸運有夫家、娘家的長輩做典範來教導我。後來,我到福智基金會學習,漸漸明瞭:一切的善業是從孝悌開始的,孝順父母是最好的下手處。我也體會到快樂不是要擁有很多,真正的快樂來自代他人著想,這樣去做的話,生活中盡是真善美。

來源:《福智之友》第 3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