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合註小段落 全球四家合註

日期
2018/05/21
講次/段落
第10講——〈皈敬頌 5〉:第3段
淺釋段落
那麼大家會不會有一個疑問 ...... 絕對不會妨礙你是利根的。
音檔起訖
14'16 " ~ 20'30"

字體縮放 最小100%最大

那麼大家會不會有一個疑問:「咦?那利根菩薩和鈍根菩薩,到底有什麼差別呢?」想知道嗎?(想。)你們覺得自己是利根的,還是鈍根的?(鈍根。)有觀察過嗎?(有。)看來大家都是這麼謙虛的人啊!利根菩薩與鈍根菩薩的差別,在《心要莊嚴釋》中說:「利根菩薩必須在發菩提心前先證得空性,鈍根菩薩則不一定。」你們會不會覺得:「不是先菩提心然後空性嗎?三主要道次第是這樣的嗎?」對不對?可以廣泛討論! [00′48″]

妙音笑大師的《中觀辨析》中也提到:「利根的大乘種姓者是多聞者,所以一定會先了解輪迴的根本是無明。之後善為抉擇能否斷除無明,看見無明是顛倒,能夠被斷除,證得心上的空性,他看到這個便會發起菩提心。」奇怪嗎?他發菩提心是這樣發。那麼「鈍根的大乘種姓,則不一定在發心前證得空性,」注意!他是不一定,「因為有的鈍根者先發心才尋求空性,也有證空性之後才發心者。利根菩薩因為在發心前就已經證得了心上的空性,知道心無自性,」注意!下面那句話:「有情一定能夠成佛,所以從初發心開始,他便確定不退。」用正理成立的不退,所以才能在各種境界來臨的時候,擋得住境風浩浩,因為他有堅固的定解。是因為什麼產生定解的?因為了解心上的空性,知道痛苦沒有自性,所有的眾生都是能夠成佛的。 [02′15″]

這個問題很嚴重喔!我們現在不要說相信別人能不能成佛,相信自己能成佛嗎?大德們為何發笑?相信自己能成佛嗎?(相信。)一頓脾氣發完之後你們就沒底氣了吧!然後攪點煩惱也沒底氣了,對不對?所以我們非常容易否定自己——到底我能不能成佛?因為什麼我一定能成佛?這個問題我在前面那幾講也有講過,是因為心上無自性的原因,朝著什麼地方串習、朝著什麼地方努力,它就成為什麼。所以凡夫很委屈地成為凡夫,聖者樂得為聖者,為什麼?因為沒有一件本來如此的事情,它是透過緣起的轉變,不停地發心就會改變結果的一件事情。  [03′21″]

如果一切都值得改變,那麼為什麼我們要活在這麼強烈的痛苦中呢?為什麼一定要面對生老病死呢?如果一切都可以改變,當然不願意。但關鍵是:「這樣抉擇出來的正理能不能在心上安住?正理的火焰會不會當境界的風很猛烈地吹的時候,馬上那個火苗就熄了?」熄了之後怎麼辦?點燈啊!立刻點起來,不要坐在那兒哭、坐在那兒罵自己,都沒有用。罵別人有用嗎?罵家人有用嗎?罵班長有用嗎?抱怨法師有用嗎?會造惡業。所以最好正念打失了,趕快就像勇士掉落了寶劍一樣,立刻撿起來,繼續戰鬥!師父說那四個字叫什麼?(常敗將軍。)你看!這《廣論》絕對沒白學,我們在這一刻選擇的答案是一樣的。 [04′35″]

所以利根菩薩從初發心開始的菩提心,就是如金喻的發心;鈍根菩薩雖然有可能在發菩提心前先證得空性,但是要等到生起中品資糧道的時候,他才能確定不退。 [04′52″]

現在利根菩薩與鈍根菩薩的差別知道了嗎?(知道了。)所以師父常常提醒我們,一開始發心的時候,就要朝著最圓滿的結果、最圓滿的目標或者宗旨去發心。到底是走一條迂迴彎曲,更遙遠的路,還是走一條最快速的路,宗喀巴大師說,無論是什麼樣的根性,請從哪開始修?三士道!對不對?這是宗大師的教誨,文殊菩薩的教誨。不論你自己覺得是什麼根的,請從最初的道次第開始修。你假如是再來人,或者是根性很利的話,那麼前面的道次第將很快地生起;但如果是鈍根,自以為是利根,從上面的道開始,那麼上面的道因為沒有前面的基礎,修不出來,而最基礎的又沒修,所以就變成兩頭空,這是很可怕的!所以在修行菩提道次第的所有傳承善知識們的解釋中說,我們一定要依循著道次第這樣上來,絕對不會妨礙你是利根的。

 

開示全文學習回饋

 

 
 

Powered by iCage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