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合註小段落 全球四家合註

日期
2016/05/02
講次/段落
第5講——〈箋註皈敬頌 2〉:第4段
淺釋段落
所以善知識博朵瓦自從 …… 都是純潔得像水晶那樣
音檔起訖
13'17" ~ 19'04"

字體縮放 最小100%最大

拿瑪梭惹梭帝曼殊廓喀雅姑如布達菩提薩埵唄

(敬禮皈依妙音天女妙音上師佛菩薩)

勝解行時志力即無敵,猶如日月諸佛共讚歎,

喻如白蓮獨一日親尊,祈以悲手今賜我善緣。

紹繼能仁慈氏怙,諸佛獨父慧藏等,

三寶上師並諸祖,頂嚴眾尊恆禮敬。

光顯勝者善妙規,開無謬軌被三地,

二車覺窩聖父子,袞巴內蘇博朵瓦,

慬哦仁欽崗巴等,敬禮法尊諸善識。

(請參見《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第一冊第54頁)

所以善知識博朵瓦自從和種敦巴尊者見面開始,一直到尊者圓寂之間,他連一剎那也不想離開自己的善知識,在心和行為兩方面都作了最如法的依止,所以種敦巴尊者對他攝受為自己的首要弟子。有一次種敦巴尊者生病了,當時頭枕在博朵瓦尊者懷中的時候——可以想見師徒之間親如父子啊,像照顧父親才會這樣——博朵瓦的心中很痛苦,痛苦到什麼程度呢?就好像來到一個可怕的地方,旁邊一直有個護送者護送著,然後忽然那個護送者拋棄了他。他在想:怎麼辦,以後又將依止誰啊?就流眼淚,悲痛的淚水就落到了種敦巴尊者的衣領上。善知識種敦巴尊者就了解了他的心,因為有通達他的心,就開始跟他說:「我還沒看到你可以依止的人啊!今後就應該以三個或五個以內的人作為助緣,助臂,就像幫助的手臂一樣。應該以經藏為師,向著賢善心作吧!以後會與殊勝者相遇的。」他的老師馬上就這樣安慰他。 [01′51″]

當時說話的時候還有一個善知識,也坐在種敦巴尊者的面前,他就啟問尊者:「您所說的賢善心,到底是指什麼而言呢?」尊者就回答道:「是指菩提心啊!」這樣連說了兩遍,「是指菩提心啊!」所以「賢善心」這個教授,在聚會中、在很多地方,尊者也配合經教講說,甚至下至在呵責的時候,也會開示這個教授,可見他對菩提心的教授是非常非常看重的。 [02′48″]

後來博朵瓦對賢善心的這個法,已經修行得到了一些效用,但是得到了之後,這上面記載:因此也無時不痛苦。開始是那樣痛,修了一段時間覺得很好,後來修成了也無時不痛苦。大家想一想為什麼?觀無一眾生不是苦故。所以這種痛苦已經不是為名利、為財物、為房子,為自己所眷戀、執著的這些得不到,或者說在追求它的過程中受到阻礙,而產生的這些痛苦憂惱。完全是緣念著他有情,比如說怎麼樣能去除苦因,何時能幫到他不要這麼痛苦啊,完全是由於緣念著他有情而產生的憂苦。 [03′46″]

我講到這裡你們會不會覺得:如果生起菩提心這麼痛苦,我還要生起嗎?有人會這樣想嗎?有。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作乞丐的時候,要不到飯也痛苦吧?假如啊!觀想一下。要不到東西痛苦吧?可是你有一億資財你會痛苦嗎?也痛苦,怎麼樣把這一億變成一百億也痛苦,這兩個痛苦你選哪個呢?既然有錢也痛苦,為什麼要有錢呢?你會這樣想嗎?(不會。)菩提心有如寶藏啊!獲得了這樣的如意寶珠在心懷裡藏著的時候,也會想要珍惜它;由於放眼望去眾生痛苦,觀世音菩薩也有這樣的示現,心非常非常地痛苦,後來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所以這種憂苦和前面的憂苦是完全不一樣的——要不到半碗飯和考慮我的二十億怎麼樣變成一百億,這種憂苦是不一樣的,對不對?所以還是要努力生起菩提心啊! [05′12″]

那麼生起菩提心的過程中,難道僅僅是憂苦嗎?還有特別多的快樂。有一種快樂就是有一天會發現,你差不多已經忘記自己了,再也不在乎自己是一個什麼,只在乎有情是否能淨除苦因、什麼時候能夠得到究竟的快樂,我應該為他們做什麼。所以每一滴眼淚都是神聖的,都是純潔得像水晶那樣。

【複習題綱】

八、請問博朵瓦大師是如何依止種敦巴尊者,而使種敦巴尊者將他攝受為首要的弟子呢?
九、請問博朵瓦大師與種敦巴尊者的師徒友誼親密到何種程度呢?
十四、對於博朵瓦大師如此非凡的成就,種敦巴尊者給了他什麼樣的評價呢?
二十、對於具有如此善妙習氣的博朵瓦大師,種敦巴尊者是如何教育他菩提心的教授呢?
二十一、請問經過種敦巴尊者的引導後,博朵瓦大師對於菩提心的修持達到什麼樣的境界呢?
二十二、請問如果生起菩提心那麼痛苦還要修菩提心嗎?
二十三、請問在修習菩提心的過程中,純粹只有痛苦嗎?
二十四、請問其中哪種快樂是上師在本講裡有提到的呢?

 

開示全文 複習題綱 學習回饋

 
 

Powered by iCage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