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合註小段落 全球四家合註

日期
2016/11/02
講次/段落
第7講——〈皈敬頌 2〉:第9段
淺釋段落
五十五是「適根」,適 ...... 不可能的!」為什麼?
音檔起訖
42'42" ~ 48'03"

字體縮放 最小100%最大

五十五是「適根」,適合根性。「佛開示無常等任何一種法義的時候,有情便能證得各自所信的法義,由此滿足有情的信等諸根,故名適根。」 [00′18″]

五十六「無譏毀」。「佛立宗後」,注意下面這四個字——「永不改變」!他說出一個看法之後永不改變,「所以其他人不能譏毀佛陀失去自宗」。就是「你前面說的後面怎麼又不這麼說?」別人不可能有機會這樣說佛陀,因為佛陀立宗永不改變!還有一種,「或者佛陀立宗『修習此法能獲得此果』」,比如佛陀說修習空性、證得空性能永遠除掉輪迴,你就不再輪迴了。「所化機如果能夠依教奉行,必定能獲得佛陀所說的果位。」完全是不欺誑的,所以無譏毀——沒有譏毀的可能,全部是實語。 [01′16″]

五十七是「不變」。「在一切時處,如果到了成熟有情的時機,絕不會錯過任何剎那而成熟有情,故名不變。」 [01′27″]

第五十八是「不慌」,慌張的慌。我們人生有多少時刻很慌張?「佛說法時,不會慌忙急促,故名不慌。」我們可以用很多時間了解,什麼樣的心才能夠生出這樣的語功德?永遠地不慌。 [01′58″]

第五十九是「眾會遍聞」,普遍的遍,聽聞的聞。說聖者目犍連想要觀察釋迦牟尼佛講的法音到底能傳多遠,因此承佛威力,並且運用自己的神力開始飛,從此世界往西方去,飛過一個世界又一個世界,結果他飛了九十九恆河沙數佛土,到了一個光明王佛的光明幢佛土,可是聽佛陀的聲音還像在旁邊一樣。他為什麼要一直飛?因為飛到一個佛土,聽起來還像在旁邊一樣,再飛到一個佛土,又在旁邊,在旁邊、又在旁邊,所以他就飛越了九十九恆河沙的佛土,依然清晰到什麼程度呢?就像在釋迦佛的座前聽法一樣,座前! [02′53″]

所以無論遠近,所有的眾會有情都像在座前一般能夠聽聞佛法。應該是永遠不用麥克風,沒有能源問題,永遠省電。不用討論是風力發電、水力發電,還是怎麼發電,佛陀可以把他的聲音源源不斷地、清晰有力地送到所有具信的耳根。真是了不起!聽了這樣的功德,我們就會說:「世上真有這樣的事嗎?」很多高僧都已經實踐了這樣的路,那我們呢? [03′32″]

有的人說:「老師,我真可以走進神話嗎?」可以試一試。到底能不能改變命運?如果能改變命運,到底能多麼深度地改變我的命運,多麼深的離苦,多麼深的達到快樂,痛苦真的可以永遠都沒有嗎?一絲痛苦都沒有那樣的生命境界真的可以出現嗎?還是生命永遠苦樂參半?苦樂參半是人類特有的狀況,為什麼苦樂參半?明白了開始造善業,糊塗了造惡業,善業就結樂果,惡業就結苦果,所以我們就一會兒上天、一會兒入地這樣折騰。 [04′15″]

但是有些人還說:「不折騰還叫人生嗎?正因為有痛苦,所以才顯出快樂的可貴啊!」那你明天比今天快樂,後天比明天快樂不是更好?為什麼非得用苦陪襯快樂呢?用快樂和更快樂、更快樂、更更快樂去陪襯快樂,是不是更好呢?有人說:「說大話當然可以這樣說,真的可以無苦嗎?」不妨試一試。這個世界上兩千五百年前的佛陀就提出了這條路,他貴為王子,出家修行進入苦行林,連王位都不要,一定有一個比王位更好的吸引著他。那是什麼呢?就是釋迦佛為我們走出的路啊!這條路現在我們經過這麼多年輾轉、相聚在一起探討這件事,有這種可能性,為什麼你不試一試?而要把它徹底地封閉,說:「這是不可能的!」為什麼?

【複習題綱】

二十四、第五十六個語功德「無譏毀」有哪兩個意思?
二十五、有人提出「人生不折騰、不痛苦,沒法陪襯出快樂。」這很合理嗎?有更好的活法嗎?
二十六、如果覺得「無苦的生命」是不可能的、是說大話,怎麼辦?

 

開示全文 複習題綱 學習回饋

 
 

Powered by iCage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