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淑貞
曾經看過這樣的故事:一位雲水禪師到有錢的大員外家化緣,被拒於門外,當禪師正準備離去時,發現員外家的排水溝流出很多飯粒,於是每天來撿,吃不完的便曬乾儲存起來。
過了幾年,員外家失火,落得一無所有,流浪街頭,只好到雲水禪師的寺廟求助。雲水禪師將曬乾的飯粒煮給他吃,大員外非常激動地說:「禪師,真是感謝你,這飯實在太好吃了!」禪師說:「你不必謝我,其實這些飯本來就是你的,我只是把它撿起來曬乾而已。」員外對於自己過往不懂得惜福、暴殄天物,深感慚愧、懺悔不已,遂發願痛改前非。
大員外的遭遇值得世人警惕,古人云:「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又說:「會吃的吃千頓,不會吃的吃一頓。」都在告誡世人要惜福,不可蹧蹋糧食,消減福報。現代人物質比古代豐盛許多,像大員外那樣不知惜福、不懂節制者所在多有,後果令人堪憂。
二手、DIY 省錢又有趣
然而我周圍也有不少具有勤儉美德的親友,同事林太太便是其一。她嫁給退伍軍人,養育兩個孩子,一家四口完全仰賴先生一份微薄的薪俸過日子。由於同事平時勤儉持家,早餐的豆漿自己打,做饅頭、麵條、包水餃都難不倒她。夏日孩子想吃點涼飲,她就自己製作冰棒,什麼口味都有,想吃酸的有梅子冰,要甜的有紅豆冰,用點巧思、花少許的錢,便能滿足孩子的味蕾,更不用擔心營養衛生的問題,孩子個個發育良好,長得健康又懂事乖巧。
這樣省吃儉用過了幾年,終於有錢買房子了,當我們去祝賀時,赫然發現她家大型家具幾乎都是二手的,冰箱、電視機、沙發等都購自中古商。同事務實的作風令我非常敬佩,所謂「小富由儉,大富由天」,他們因持家有術,漸漸脫離清寒轉為小康,家庭和樂興旺。
另一位是二弟的老婆,她的儉樸少有人能出其右。據她自己說,家人的衣服九成五都來自親友的餽贈,除了貼身衣物,幾乎不曾買過衣服。很多女生愛上美容院,她當新娘子那天,連做頭髮都自己來,何況平時──夫妻互相剪髮,兩個孩子的頭則由弟妹操刀。弟妹說:「有時從外面回來已是用餐時間,肚子也很餓,原想在外面吃碗陽春麵,但是盤算一下,還是回家自己煮比較划算。」
到目前為止,一家四口沒有人使用手機,家中也沒買電視機,很多家具都是別人的淘汰物,包括餐桌、書櫥、鞋櫃等,出門則以腳踏車代步。如此近乎談不上物質享受的生活,她卻樂在其中,認為好處多多──不但降低消費,節省能源,沒有電視機的日子,還可空出時間做其他有意義的事。
勤儉永不窮 心靈常喜樂
而我因單親持家,獨力扶養三個孩子,不得不省。買任何東西前皆會三思:買了有什麼好處?不買會怎樣?車資也是能省則省,帶小孩回外婆家要換兩趟公車,有時不趕時間,便會搭一段,走一段。如此不但可以省下車資,還可邊走邊聊天,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三個孩子的衣服,向來是老大穿不下傳給老二,老二再傳給老三。記得一次小女兒剛洗完澡,給她穿了件小洋裝,她歡喜地向兩個姊姊撒嬌:「姊姊!姊姊!妳們看我的衣服好漂亮哦!」「哈哈哈!那是我們穿過的破爛衣服,還那麼高興!」姊姊異口同聲嘲弄她。她往自身前後看了一會,不解地問我:「哪有『破』爛?人家這是『好』爛的,對不對?媽媽!」她那純真的表情及童言童語令我啼笑皆非。小女兒並不因為穿姊姊的舊衣服和被嘲弄,而損減對一件小洋裝的滿足。為此我甚感欣慰,慶幸自己雖然沒能給孩子豐富的物質,但是在她們成長的過程中,心靈是快樂的。
有道是「勤儉永不窮」,在這充滿能源危機的時代,不隨便耗費資源,粗茶淡飯,儉樸生活才是長久之計。這樣的人生,生活品質不但不受影響,內心反而富有、愉快。
全文收錄於 第 92 期 28 ~ 3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