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友

關鍵字搜尋

一個校護的願望

◆台北 徐英瑋

我是一個護理人員,目前從事校護工作,十九年前當我還在醫院工作時,深深感受慢性病人長期臥病之苦,大魚、大肉、大量油脂是他們飲食的特徵,也明白醫療對他們的幫助有限,決定轉入學校服務,從學童著手,教導他們正確飲食及生活習慣。

進了學校才知道校護工作又多又雜,一個人要照顧將近四千人,單單例行工作都忙不完……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砂眼、蟯蟲、身高、體重、視力、報表、統計、傷病處理……已經讓人焦頭爛額窮於應付,更別說衛教工作了,先顧好現實理想再說吧!幸好當時兒童健康情況還不錯,一時也還不急。

兒童健康亮紅燈

八十年調到中型學校,人數只有原校的一半,開始觀察學童健康情形,發現許多令人憂心的狀況:

1.體力耐力變差:常有人在朝會時臉色蒼白、體力不支,甚至昏倒;跑操場一會兒就受不了。

2.抵抗力變差:感冒、發燒、身体不適(頭痛、腹痛……)的人變多了。

3.疾病型態改變:過敏疾病人數增加(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體質……)慢性病年齡降低:癌症、中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不再是成人的專利。

4.易受傷、不會保護自己:輕輕一跌骨頭就斷裂,被球打到就腫痛;碰撞跌倒不會用手去擋,以致常弄傷頭臉。

5.體位不良:肥胖及體重不足、營養不均衡。

學童成了所謂的草莓族,輕輕一碰就受傷,讓我每天上班都提心吊膽,想不通,為何父母把他們認為好吃又營養的魚、肉、蛋、奶拚命塞給小孩,孩子理當更健壯才對,為何吃的越好越不健康?問題出在哪裡?

為求答案勤學習

為找答案,我經常聽演講、看書,當義工,有機會讀到《新世紀飲食》這本書,開始對自己所接受的營養教育做一個省思,動物性食物作為蛋白質來源真的像學校教的那麼好嗎?為何《新世紀飲食》作者約翰‧羅彬斯要說肉蛋奶是現代飲食的三大惡呢?

我一面看書一面觀察學童的情形,覺得作者所言不虛,由於經濟動物被當成商品,快快長大是目標,抗生素、荷爾蒙、殺蟲劑、化學物質是手段,吃這些肉使我們的小孩抵抗力變差、發育提早;大量的肉食、飲料、油炸食品使我們的小胖子越來越多,這都是由於飲食出了問題。自己雖然心急,卻因為不是教師,無法親自引導學生,只有乾著急。

有一次看到一卷錄影帶「吃出活力」,認識肥美碩大的蔬果原來是農藥化肥灌出來的,吃肉的毒是蔬果的一萬倍,受到很深的感動,覺得自己有義務將這個理念傳播出去。

推動理念挫折多

八十六年我參加福智文教基金會舉辦的教師成長營,義工的熱情深深的感動我,思索自己生命的方向,應該有更深的意義;八十七年知性之旅,醫生、農友的話、有機農園風光常在心中迴盪,我知道不能再等了,先把教案準備好、錄影帶借好,再找機會宣導。最初的對象是讀書會的老師,成員雖然只有十幾人,若能呼朋引伴再加宣傳,出席率該不會太差吧!可惜天不從人願,只來了八個人,雖然有點失望,仍努力的把準備的內容講完。大概是影片的震撼力吧!參加者的感覺是:這個訊息太重要了,應該讓全校的老師都知道!於是小組長開始接洽,教務處同意我利用周三下午向全校宣導。這些活動得到了很多迴響,事後老師成立了三個團體:共進早餐、共同採買、自己種菜,結果共進早餐因寒假自然終止,自己種菜也被蟲打敗了,只有共同採買維持了兩年左右,最後也因沒有共同的理念作基礎,於是人數不足而解散。

經過這次經驗,覺得理念的建立很重要,個人的力量很有限,開始加入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當義工,一面學習各種相關資訊,一面在工作場所隨分隨力的宣導。我仍在觀察學童狀況,九十年學校開體控班,三十一個學生前測抽血檢查結果竟有六分之一血脂肪、膽固醇、尿酸過高,肝功能不佳也有兩人,令人擔心,經三個多月飲食控制並加強運動,再次抽血全都改善了,可見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

為進一步了解學童現況,九十一年下學期,我為六年級(二百二十人)量血壓,收縮壓超過一百三十有十幾人,其中兩人高於一百五十,這提醒我要做的事情還很多,除了更努力向親朋好友推廣,協助採買有機蔬果及安全食品外,更找各種機會向全校師生傳達理念。雖然大型的講座無法常辦,只要有心,個別的衛教還是可以做到。

尋夢路上不孤獨

自從加入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有一群同心同願的朋友共同投入,透過基金會舉辦的各種營隊、讀書會、生命教育工作坊……讓更多人了解健康與飲食的真相,只要大家都學會選擇食物,有正確的生活態度,每個人盡一點心力,從飲食做起,那怕只是少吃一口肉、去買一把有機蔬菜,都在對個人社會盡心力。我們的未來充滿希望,我想我的願望……學童的健康、環境的改善、不再有慢性病人,都不再是夢想。

全文收錄於 第 50-51 期 78 ~ 8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