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採訪組
番石榴又名芭樂、拔仔、黃肚子或雞矢果,屬於桃金孃科,常綠、多年生灌木植物,原產於熱帶美洲,後由喜歡在海上航行的西班牙人傳至歐洲,才開始傳到世界各地,也傳到中國大陸南方。因果實多籽,類似石榴而得名。一六九四年由大陸移民渡海帶來番石榴,台灣先民稱之為拔仔,有一百五十多種,近年來美化其名稱為芭樂。
一年四季都可收成,但以九月至十一月為盛產期,番石榴田每公頃產量僅次於木瓜和鳳梨,是本省重要的熱帶水果之一,栽培面積已達六千公頃,生產地集中在彰化、南投、嘉義、台南、高雄縣及宜蘭。一公頃年產量約有二十五噸到三十噸之間。由於番石榴整枝、修剪及摘心機率頻繁,立枯病常由缺口入侵,致整棵枯死,能生存長達八年的,佔四分之一,如無立枯病發生,樹齡維持三十年應不是問題。
目前台灣番石榴種類有:
中山月拔:成熟果呈黃綠色,果肉微黃,土拔仔味濃,適合加工用。
梨仔拔:樹勢強健,生長旺盛,果實成長型,果肉白色清脆,不必套泡棉袋便可以生產,也適合加工用。
泰國拔:特點是果實大,果肉脆,切開後不變黑,較耐貯藏,雖然一年四季開花,但不具拔仔風味,甜度低平均八到十度,對立枯病、銹病等易感染。
世紀拔:果實成橢圓形,果肉脆,甜度約八到十五度。
珍珠拔:又稱龍鳳拔,果實呈卵圓形,或近梨形,果肉白至黃色肉質細緻,甜度約十到十八度,為目前品種中最甜的,具有特殊甘味與芳香,果實脆度較差,容易變軟是其缺點。
水晶拔:自然著果率高,果核種子少,果面粗糙扁圓,有類似南瓜的爪型突起,果肉白色清脆,甜度約七到十二度。
而有了以上的種類認識,您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來選購不同種類的番石榴,且番石榴不上供桌的傳統觀念已打破,應可拓展銷路,再看看以下的養份介紹,番石榴在水果行列中,的確有其不可忽視的地位。
番石榴營養價值極高,為各種果品之冠,就維他命C而言,比橘子高八倍,比西瓜、鳳梨多三十到八十倍,是人體攝取維他命C最重要的來源,又含有豐富的鐵、磷、鈣,種子鐵的含量為熱帶果實中最多的一種,因此吃時最好連種子細嚼慢嚥,或配合纖維豐富的水果如柚子同吃。果實除鮮食外還可加工,如果醬、果乾、醋或釀酒,最富盛名的是芭樂果汁。我國已加入WTO,番石榴是本土化的水果,衝擊應不會太大。
番石榴心葉芳香,將葉片去毛曬乾用來沖泡當茶可治暑熱。也有婦女用番石榴葉煮水洗頭髮,據說能使毛髮黑潤柔軟。樹皮和葉片具有治療皮膚病、皮膚粗糙或咳嗽、喉痛的藥效,心葉搗汁治腹瀉,乾的枝幹可當柴火,小朋友也常拿著實心 的番石榴木,放在手上慢慢削成陀螺當玩具,所以不要輕看到處可見的芭樂樹,它們可是人類的照護者。
全文收錄於 第 27 期 68 ~ 7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