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友

關鍵字搜尋

父親的心聲

◆台北 陳耀棋

身為兩個孩子的父親,每天無怨無悔地努力工作,期望給孩子最好的生活享受,但難免也希望由孩子那兒得到回饋,哪怕是一句短短的關懷,幾個感恩的字句,可是孩子似乎很難說出口。對於孩子的行為,我經常用「父親」、「大人」的角度來要求他們,總希望他們能認真地生活,在課業上努力用功。

聯考進入倒數計時的日子裡,回到家中看見孩子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不由得火冒三丈,心想我辛苦工作忙了一整天,就是為了你們,而你卻不知用功,考試前夕還有閒情逸致看電視,當話要衝出口時,我忍了下來稍加思考,此刻不管說出什麼話,都會很難聽,再加上難看的臉色,絕對達不到什麼好效果;何況這時的我,最想要做的事就是叫他去讀書,然而孩子最想要做的是什麼呢?我驅使他去讀書的念頭是如此難以控制,那孩子要中斷欣賞他喜愛的電視節目,不也是很困難嗎?當我轉換立場去替孩子著想的時候,我的心平靜下來了。晚飯時,我用關懷和悅的態度,和他談談考試準備的情形,需加強努力的地方,孩子也能體會到我的關心用心,一場可能爆發的親子衝突就此收場。

為了關心在日本就讀的另一個孩子功課及生活起居情形,過年時特別去了一趟日本。下雪的日子,屋裡開著暖氣,太太在廚房做飯,忙著用微波爐煮菜,孩子一個上午使用電腦做功課動也不動,反教我擔心他太用功了。無聊的我就打開電視,誰知啪一聲跳電了,在電腦旁的他跳了起來,並發出了憤怒的叫聲,嚇得我趕緊躲進廚房,不敢看孩子生氣的臉色。人雖在廚房裡躲著,然而內心深處卻頗不以為然,心想我花了這麼多錢送你來讀書,花了這麼多錢來探望你,而你卻給我看這樣的臉色,到底誰是老子?

吃過了午飯,將電力修復,孩子也繼續他的功課,我再也不敢看電視了,拿出了平日不間斷的善行日記,開始檢討今天的行為,在日記裡,我敞開了心胸,很在意地檢討了今天對孩子造成不便,並對孩子的努力用功深表安慰讚歎,如實地記下了心中的感觸。

晚飯過後,將做善行記錄的經驗與孩子分享,並將記錄給孩子看,同時再次地深表歉意,誰知孩子卻突然放聲大哭,抱著媽媽抽泣著,斷斷續續地表示該感到愧疚的是他,我們大老遠跑來看他,而他只顧忙著自己的功課,將我們棄之不理,他該帶我們出去走走看看的,今天發生的事是老天爺在懲罰他呀!

良性的互動在親子之間流動著,孩子學習了體察父母的心,而我們也學會了替孩子著想,有錯誤時不再只顧面子,而能誠懇地請求原諒。觀功念恩改變了我們,使我們之間充滿著和樂。

全文收錄於 第 27 期 34 ~ 3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