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友

關鍵字搜尋

基因工程來勢洶洶

◆編輯室整理

去年五月分的權威性科學新聞雜誌《自然》(Nature, 399, 214, 1999)報導了一項由美國Cornell大學昆蟲學家John E. Losey帶領的研究小組所做的研究——實驗室中,半數的帝王蝶幼蟲在吃了撒有基因改造的玉米(Bt. Corn)花粉的馬利筋(milkweed)的葉子之後四天死亡,吃普通玉米花粉的幼蟲沒有死亡,馬利筋是長在玉米田中的野草,也是帝王蝶幼蟲的唯一食物。這項消息為美國各大媒體所報導,讓美國人開始覺知基因改造的食物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險,如果蟲吃了花粉都會死,那動物和人吃了玉米之後,又有什麼後果?

基因改造的過程是將不同生物的遺傳因子(簡稱基因)互相拼湊,以達到理想中的結果,這種過程有侵犯性的病毒基因來攻破生物種類之間的防衛而切入基因。許多科學家,包括諾貝爾醫學獎得主Dr. George Wald認為基因改造所引起的禍患超過放射性汙染,因為基因汙染能無止盡地延續到整個大自然世世代代的生命鏈。

帝王蝶幼蟲吃基因改造玉米(Bt. Corn)的花粉而死僅是冰山的一角而已。基因改造的食物可能令食物產生新的過敏原和毒素,並可能製造超級病毒,傳播有抗抗生素的基因,造成其他的細菌和病毒能抵抗抗生素(這種基因不會被熱破壞或消化液分解),並造成殺草劑增加了三倍以上的用量和人類及動物、植物基因混亂等。

美國紐約大學史托茲基教授也指出,基因改造玉米Bt. Corn根部分泌具有防止蟲害的毒素,這種毒素可以在土壤中存在達二百三十四天之久,是否可能引起類似DDT等的嚴重環境災害,則要進一步研究。

人類大量使用DDT克服許多的傳染疾病,但後來卻因殘留於土壤的DDT分解緩慢而進入食物鏈造成嚴重的環境災害,基因改造食物是否可能引發類似的問題,也成為各方爭議的話題。

目前英國協會已出面要求禁止商業化地種植基因農作物,歐洲食品工業則要求將基因食品與一般產品分開,非洲國家也拒絕進口基因農產品。

全文收錄於 創刊號 28 ~ 2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