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 林如玉
南投竹山鎮,是竹子的故鄉,可是在現代產業的衝擊下,就像大甲的竹蓆、美濃的紙傘一樣,竹山的竹子產業也已成為「夕陽工業」中的殘霞了。竹子產品早被堅硬的工業產品所取代,就連吃的竹筍也在不當的加工下,不再有健康的美味。「竹筍是高纖的食物,是很好的『清道夫』食品,常吃竹筍不易罹患惡性疾病,常保健康。」恆誠有機農場主人張恆誠如此堅信。
既然竹筍那麼好,而恆誠有機農場又有一半是桂竹林,看著竹林日益荒廢,想到竹筍的好處,「若將竹林管理好,生產有機筍干來利益大眾,同時增加經濟收入,更能帶動地方產業,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他和太太商量後,決定「心動不如行動」,開始與筍干結深深的緣。
萬事起頭難,張恆誠夫婦在沒有經驗下,靠著請教前輩,不斷嘗試錯誤,不斷改正、改良。經過多次的努力,方開發出自認為滿意的產品。
恆誠農場出產的筍干和外面一般的筍干有什麼不同呢?張恆誠表示:「竹筍是很粗放的作物,但一般農民為求產量都大量使用化學肥料壓榨地力,當然品質就大打折扣;我們的竹筍則是完全自然生產的。其次,加工竹筍一定要在新鮮尚未老化前就要處理完,因竹筍老化很快,大約在四小時內就要加工完。我們堅持以最嫩最新鮮的竹筍加工,所以大約二十斤到二十五斤竹筍,去掉竹籜及不可食的部分,才能曬出一斤竹筍干。而且一般市售筍干皆用化學添加物處理或薰硫磺,而我們堅持只用天然海鹽加工,才能保持竹筍原有的風味。」
張恆誠說,桂竹筍干推廣已有三年了,第一年產量一百斤,第二年七十斤,今年因沒雨水,加上其他工作很忙,才曬五十斤。採筍干很辛苦,又很笨重,全靠人力採收,在竹林中蚊子又多,採回家馬上要去竹籜、去老化的節,然後削碎、海鹽加工、壓軟。在加工過程中很怕遇到空氣,如果壓不好會整袋發酵爛掉,就必須要丟掉。更麻煩的是竹筍生產期在春末夏初,時節正好遇到梅雨季,所以要曬筍干得費九牛二虎之力。有時看到大太陽好高興,剛擺好沒多久就烏雲密布,只好趕緊收起來;有時曬半個月還沒曬乾,「真是片片筍干皆辛苦」。
全文收錄於 創刊號 20 ~ 2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