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媽媽的話

◆薛常英採訪

進青少年班的原因是:媽媽非常希望能藉這個班改進其愛發脾氣,瞋心較大的壞毛病。廣論班的媽媽,幾乎都有同樣的心理,期望子弟能速得「法受用」,而且期望殷切。

三洋自上青少年班後,有轉變的情形,①以前說話不誠實的毛病已在改變中,且②願意跟媽媽說心裡的話,③以前出門去就忘了要回家這件事,現在出去知道適時的回家。④語氣及說話態度也有進步。

爸、媽為了想調伏他的心性,要求每天早上起來至佛堂念佛五分鐘。第一次是用棍子從房間被請出來的,第二次以後就好一些。起先唸佛時,眼睛常盯著時鍾看,後來也漸能專心一點了。老師最近問他早上有沒有自動去念佛,他的回答是有。(國中A組邱三洋)

媽媽學《廣論》,理所當然希望孩子也能學佛,所以送進了青少年班。初來時,是哭著來且不肯進教室的情況,現在是即使爸媽要帶她們出去玩,星期日也絕不肯放棄上青少年班。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們是非常歡喜的來上課。

對於課程及學習情況,孩子們都很喜歡上課中討論的方式,能表露自己心中的感受。記得雅筑有一次說,在鳳山寺的一次法會活動時,因要早起搭車,覺得很生氣,而且氣得流眼淚,到了鳳山寺門口還是很生氣,覺得辦法會很討厭。後來進去以後,看到每個人及老師們親切的笑臉,改變了她的想法,從那時起,就很喜歡所有的活動了。現在每個星期日的青少年班都是自己來去,而且歡歡喜喜。(國中B組詹雅婷、詹雅筑姊妹)

進青少年班,是父母的心願,孩子也有意願。媽媽說:「把孩子交給法人,是最放心不過的。」

承禮非常喜歡因果故事,且對其深信不疑。常對朋友述說因果故事及道理,並鼓勵同伴來學佛。有時在電話中,也都會叨唸不已,勸人學《廣論》。媽媽說:「廣論上的名詞,他好像用的比我還多。」

承禮班上(工專)有個考前三名的同學,他覺得這是一個優秀的人才,很希望他能進青少年班上課,於是極力的請他來學佛。這個同學的父親是一貫道的講師,非常會說話,當他知道此事後,由於不清楚《廣論》的教法,於是打電話問承禮,希望了解我們的教法到底是什麼?承禮在電話中跟這位父親談了一個多小時,竟能把《廣論》的次第說給對方聽,媽媽覺得滿感動的。

無可否認的,師父慈悲的攝受與圓滿教法,跟為了正法長久住世而辦的青少年班以及往後許多的師父的事業,都是在利益一切的衆生,以及我們這些在家弟子的生生世世,我們如何能不感念師長的恩德,而一心皈依師長呢!(高中組楊承禮)

全文收錄於 第 31 期 第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