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病中念師恩——台灣參學紀行

◆香港研討班

首先我要感恩常師父,法人團體、幹事及台灣廣論班各位同修,讓我們香港廣論班同學這次能有機會趁春節假期,到台灣參學及參加禮師禮三寶的法會。這次活動,使我們每一位有參加的同學都得益良多。而且在這一連串的活動裡,透過常師父的開示,及各學長們的引導,使我認識到我們成佛的道路上、要生生增上,而在這條增上道的過程中,我們不能沒有師長、同行善友及團體的保護。

整個行程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在常師父的悲願及帶領之下,由上至僧團、法人團體及下至各廣論班每一位學員,都是同一心願、同一目標,每一個人都在日常生活中用《廣論》的內涵,用法來對治自己的煩惱,為淨化自己繼而團體乃至整個社會而努力。而有一點令我自己很高興的是:雖然我在這方面做得還很差,但是我們也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語言,我們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樣,這個感覺在台北機場見到來接我們的學長們就體驗到了。從頭到尾,由交通的安排、日常食宿、課程的安排、每一件事都是精心策劃,體貼入微,令我覺得就是回到自己家,受到父兄的庇護一樣。

從見到個人的優點及進步,反觀自己真是非常慚愧及差勁,雖然加入香港廣論班已二年多了,研討範圍已進入上士道,但依然是在文字上轉,甚至有些文字也不能完全理解,更談不上將佛法用在生活上。最可笑的還以為自己懂得很多,做得不錯,但實際上連最粗的煩惱也不能調伏。這次法人為我們安排的課程,對我來說,簡直就是量身訂做的衣服一樣,非常合適及稱身,亦都是一針見血,一矢中的。尤其是讓我們研討《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一篇文章,看到俞公的缺點,我每一樣都存在,而且比他更甚,但他有的善根與優點,我又不及他。從中覺得我一定要突破及學習俞公能下定決心痛改前非的精神。而在幾次的討論中,學長們都圍繞在怎樣依止善知識方面,這點使我有很大的啟發,正因為我沒有好好的依止善知識,沒有把握到師長的心意、乃至對師長教誡如觀功念恩、善知識、同行善友、團體等等的問題,沒有深入理解,乃至對師、友及團體不知不覺中種下了不少違緣,如果再不努力緊跟師長,靠攏大團體,繼續如此下去,惡果來臨的日子指日可待了。

但在另一面,雖然我是如此的差勁,師父、法師及學長們並沒有放棄我,強而有力的手還是緊緊的拉著我。這次我們參學過程中,遇上法人正籌辦二個大型法會,其一是二月初南部的教師研習營,繼而是年初三的禮師禮三寶法會,在這兩個大型法會中,法人幹部們都花盡不少心血和精力,但是我們偏偏就在他們最忙的時候要回來,這真是令他們百上加斤。在他們的臉上可以看得出已疲倦不堪,每人都眼圈黑黑像熊貓一樣,但仍然不怕辛勞,為我們開示指導。從這方面可以看到學長們,都能做到處處為別人著想,在這方面我真的要好好學習;我自己無論在家庭、團體做每一件事,都是依從自己的觀點及立場,充滿了我慢、我見及我執。

這次到台灣參學,發覺到自己的不是及缺點,亦隨喜自己的一點善根,有機會被善知識及師長攝受,能被包容在這大團體當中,我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好好的依止善知識,對善知識,同行善友及團體不要造違緣,生生增上直至成佛,更希望以後也有機會和其他同學常常到台灣參學,共同增上、共同進步。

(王昌)

※     ※     ※

這次到臺灣參學所獲得之法益,可說是始料不及,雖然明白參學目的是為了求法,親近善知識,觀摩學長們的經驗,無奈自己的智慧淺薄,哪有能力於短短八天得到甚麼體驗呢?

禮師法會,會場佈置得高雅而不失莊嚴,心想同修們一定花了不少心思和時間,單從事相上看,真是自覺不如,再別說內涵。常師父的開示使我法喜充滿。下午繞塔時更把常師父的法語記錄下來,其中「吾若多病,常願天下皆康強」一句,使我在整個行程中非常受用。第三天到台北由如淨法師帶領我們研討「俞淨意公」一文,當天就開始生病,到了晚上更是頭昏目眩,忽然想起師父的法語,「吾若多病,常願天下皆康強」,師父的悲心簡直就是佛菩薩,當然是我所不能及萬分之一,但我仍然學習師父的悲心。既然生病是不可避免,就當面對現實,但願其他人都無病健康,自己亦願承擔他人的病苦。想及此時,自己不單是頭暈而且嘔吐,一時不能站起來,幸得佛力加庇,遇到良醫,只一天的時間就痊癒。至於其他人是否因我病而健康就不得而知。自己雖然在病中,但苦的感受並不強烈,而且病得很有意義,至此才體會到師父說:「聽聞隨轉修心要,少力即脫生死城」的道理。

這次生病很快就痊癒,當然要感謝醫生和同修們的照顧,更要感謝師姐們從早到晚為我們的起居飲食,照顧得無微不至,只是自己福薄,不能承受她們的恩德。

(吳慧芬)

※     ※     ※

我們於一月卅一日乘機到高雄,準備參加二月一日至五日的教師佛學研習營,之前我以為所謂教師研習營是對佛學有相當認識,而又可以對別人講學佛法的人而設。起初我有點怕,怕自己浪費時間,怕自己不太適合,但無奈假期又只能在這段時間,所以就想:「算了吧,學得幾多就幾多。」

後來才發現這次的教師研習營是為未對佛法有認識的教師而設的,但當時又有另一念頭:「我已多多少少認識什麼是佛法,這次的內容對我會不會太淺?」很明顯,後來所給我的答案是「十二分適合」。

連續五天的課程,無論每一節的安排,每一個講者所說的內容,無疑是現代化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把其濃縮地活現在眼前。以前讀《廣論》的時候,總是覺得好是好,很難做到,常常有提不起的感覺,所以會覺得與《廣論》有距離。但這五天的感受,使我愛上《廣論》,它將會成為我生生增上的寶物。其實這個轉變真是多謝日常法師的慈悲,使我們有機會能夠接觸到一個如此殊勝的法會,使我從每一位法師和居士的淺明而又具體的教授中,解答我很多對佛法不明白的事情,除了把道理說明,還活生生的帶出同修們在家修行的公案,這些公案除了能以「精采」二字來形容,也不知說什麼才好。他們的公案使我立時覺得《廣論》是一本完美人生的寶鑑,他們的行為教曉及推動了我以後怎樣依止師長、團體,一步步修行上去。

過了這五天後,另一個「僧團之美」的情境,又活現眼前。我以前從未跟僧眾一起生活過,初時心想,多是做一些早晚課及研討《廣論》等事情。但後來和我的想法完全兩樣。她們上課的時候原來探討自己的心相。以前常常聽人家說煩惱如賊,是要捉、綑、殺,當然人家講的我只是聽過算了,因為自己對什麼是煩惱也未能徹底明白;但經過是次的學習,現在總可以粗略的知道,所謂煩惱就是自己多生以來的習氣,一定要把自己的習氣修改才能使煩惱慢慢淨化,否則習氣增長廣大,很難收拾。當我知道這個概念之後,我當時很害怕自己的習氣越來越重,所以立時很羨慕僧團,覺得她們才是真正有希望的一群,自己好希望以後的生命能有機會過著如此修學的生活,所以我當時發願希望自己多生多劫都能在正法的環境下童真出家,直至成佛。

(區惠儀)

※     ※     ※

在廣論班我是一個一直不消文的同修,當初我的態度是:我明白的佛法不多,不想太誤同修們寶貴時間,我聽他們消得很好,所以從來沒勇氣想消文。但這次我好多謝慧進師、慧達師的慈悲,令我有機緣和師長、學長們、同修們見面,才能發現我當初的想法全錯。法師說研討過程中,才知自己對《廣論》認識有幾多。一樣聽師長說話,卻會有出入,在學習和思惟過程,才能發現理解的正誤和疑問,大家研討才能找到真正的理路。見同修們人人都能聽聞隨轉修心要,同修們將寶貴的經驗現身說法是很重要,他們真能將佛法應用在日常,令我明白佛法不在文字修,而是可以用在日常。

法人的安排,使我明白團體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團體的保護,單獨去修,不能有好的進步;因沒有善知識指點,容易被環境所轉,而種下來世的惡因。我以往所做的一切,因不大了解意樂的重要,不能將煩惱消除。聽俞淨意公的討論,知道自己和他一樣,隨班奔逐,因人成事,以往所有心念,樣樣錯。沒有善知識的提點,不知六道輪迴到哪一生。

(李淑嫻)

全文收錄於 第 29 期 第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