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燕
上學期末,在學生將屆畢業之時,雖然別人會讚許我的班,但實際上,身為導師的我,無力感沛然於心,欲振卻乏力。内心忖度著,要不要去辭導師(下學年不要當)?好想當個輕鬆的專任老師,上完課就走,不必管學生的行為問題,更不必每天一大早趕著看早自習,不必擔心他們清潔工作做了沒?不必……,簡直就像一顆電力將盡的電池,雖仍可讓收音機運轉,聲音卻已走調。
當法師提到海倫凱勒與她的老師沙利文的例子時,驚覺我錯得太離譜了。法師描述沙利文老師教育海倫凱勒的種種情形時,除了感佩她的愛心、耐心與智慧外,也感受到我的學生不瞎、不聾、不啞,他們比海倫凱勒好教太多了,而我卻常常抱怨。每當付出與回饋不成比例時,便灰心喪志,總是斤斤計較學生回饋我幾分,改變了多少,卻始終不會反省我的付出夠嗎?適合學生的需要嗎?由此讓我感受到常師父所開示的苦樂問題,眾生都具離苦得樂的推動力,但如迷途羔羊的我,總是抉擇錯誤,以苦為樂不知内心已造下棄捨學生之因,來日必感得不能受師長攝受之苦果;一心緣念著自己,正是畜生之因;唉!正如師父常說的:現代人學佛都是在學「我」,學了半天,「我」愈來愈大。
此外,透過「觀功念恩」的課程,也深深感受到學生是我的大恩人。因為他們,我才能發揮所學;因為他們,我得以磨鍊心志;而我,卻一再錯失良機,至此,不禁悔恨交加,忝為佛弟子,口說淨罪集資,卻不得其要,不知當下的因緣,都是我增上的契機,竟捨近求遠。
六天的研習,給我許多省思,感謝這個電力充沛的電廠,讓小電池能「起死回生」,充滿了電,得以在工作崗位上克盡職責,雖然電力會再消耗,但慶幸的是,我已知該到哪兒充電。
全文收錄於 第 23 期 第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