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硏討班點滴素描

◆高雄瑞祥國中研討班 呂毓秀

學校這學期成立了「佛學研討班」,一個星期一次,寶貴的二小時研討,雖然是很短的時間,卻是我們一星期來所盼望且最充實的時刻,當然更是法喜充滿。

研討班的場地和人事方面,雖然是利用閱覽室二個會議桌大的地方,「室雅何須大」,十多個人一起研討,我們期望的是「兵少貴在精」的修學。

凡事起頭難,而研討班卻在眾人成就,熱心人士推動,加上善知識的支持下;順理成章的成立了。常法師蒞臨研討班開示,給我們修學的人更是無上的加持與勉勵。

一個多月來的研討,心靈的獲益不少,在學佛的道路上更加強了信念。從聞法、講法、隨喜、福報、功德等等的研討與認識,給了初學者基本的理念與了解。大家在研討時,我舉了某師父講過的例子:

某師父初出家時,因事被大師父訓得淚流滿面,而當時這位師父當知客師,馬上須到知客房招呼大批的信徒和一堆事務(當時正值有法會),這時此師父當下轉成臉面笑容去接引一批批來往的信眾,及處理雜多的事項。等事忙完,信眾皆散去,有該師父的同門行者過來問他,剛剛是為了何事被罵得那麼慘?他卻回答說忘了何事被罵,只知道要當好知客師這件事。師父告誡我們:面對煩惱的事,你一轉心念,化悲為喜,功德無限。師父從他的親身體驗印證了,面對挫折時,你「假裝」能克服它,一旦付出了心力,就真能轉信念為力量。我們生活中莫忘了,有很多困境要面對,而你這時「假仙」(台語)一下,裝扮笑容去克服,困境當成順境又何妨礙呢?!

從以上這個小故事,你是否也感受到喜悅的境地?

如今,我舉出了這個研討班研討的實例及現況,但願與諸位同參道友分享與報喜,更望有「拋磚引玉」之美意,阿彌陀佛!!

全文收錄於 第 7 期 第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