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湖山研討班 李金雄
隨念恩者,《十法經》云:「於長夜中,馳騁生死,尋覓我者;於長夜中,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覺我者;沉溺有海,拔濟我者;我入惡道,示善道者;繫縛有獄,解釋我者;我於長夜,病所逼惱,為作醫王;我被貪等猛火燒燃,為作雲雨而為息滅。應如是想。」憶念此經,善知識眾多功德由衷讚歎,念恩之心冉冉而生。
第一次見到上日下常師父,是在基隆海會寺,聆聽開示。善知識的慈悲、善巧是我進入「菩提道次第廣論」研討班的因緣。剛進研討班之初聽到諸位學長對廣論的文義都有甚深瞭解,討論問題很有內涵,總覺得自己條件差,處處不如人。頭一次消文,連自己也不知所云,既難過又慚愧。當時師父也在場,很慈悲地說:「慢慢來,再努力,剛開始多會這樣。」雖然師父的話給我很大的鼓勵;或許善根微劣,爾後曾數次生起退失之心,可是又怕錯失因緣,矛盾的心理難以形容。後因同行善知識的相互提攜、善巧引導,自己細細思惟,才認得這些心態都是自我障礙的煩惱相,「就是不懂才要來,條件差更須參加研討。」幾個月後果然領略出一些滋味,原來一切善果皆由善因生。因地要下圓滿因,才能獲得圓滿果報。
回想未進研討班前,我同修每星期日從湖山回來,告訴我研討廣論是如何殊勝,而我總是不相應,不肯捨自自在,一直隨順老習氣走,想起師父常說無知很可怕,差一點把自己微劣的善根給斷送掉。也因廣論的因緣,把在身心上困擾多年的職業問題解決了(我以前是在魚市場工作)。身口意都在造作不善業,常常祈求佛菩薩加持,因緣早日成熟遠離不善的工作環境,至今已能如願。這些除了感念師長加持,也感謝傳授給我世間法中特殊技術的恩師。除了能長養色身亦能利益別人,於現世中已獲得如此殊勝利益。
緣念四重恩難回報,更須鞭策自己在善法增上,於將來能完因緣勵力修作,具足學者之相,願生生世世依止在圓滿教法的傳承,自我期許能得自利利他。
全文收錄於 第 7 期 第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