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善慧稱大師/造頌
帕繃喀,慈氏持教事業海大師/講授
比丘潭影/摘譯
丙四、對正見全面觀察之量者。「頌」曰:
不拘一面而同時 在見緣起不虛妄 即滅實執所執境 爾時見觀察圓滿
「講錄」曰:「何時了知一切法,唯名、唯安立有的美惡、能作所作等一切法皆能成立,及尋求所安立境時,彼一一法全無自性的性空二者,不是片面而是能夠同時安立者,則性空與緣起二者,能夠於一切事物上安立不違。而且即依安立所依和合之上唯分別安立的緣起不虛,而通達實執的所執境,根本沒有的性空即緣起,緣起即性空的義境可以顯現。……若能如此,則由緣起之義通達性空,及由性空之義能夠引起通達緣起的堅強了解,此是中觀應成宗的正見觀察圓滿,亦為龍樹大師的不共密意云。」
丙五、應成宗正見之不共優勝處者。「頌」曰:
又由現相除有邊 及由性空離無邊 了知性空現因果 不為邊執見所奪
「講錄」曰:「應成宗以外的人,雖亦承認由『現相』義以除無邊及由性空理而離有邊,但應成宗則承認由任何一法皆唯現似有,非是實有的『現相』義,以除勝義中有的有邊,及由任何一法皆自性空,非畢竟空的『性空』義,以離名言中無的無邊。」
「講錄」中又云:「聰慧中觀師將有無二者分之為四,即:雖是自性無,但不是畢竟無;雖是名言中有,但不是自性有。諸實有師的錯誤根本,即是對於有無二者未分為四的過失。」應成宗說:「由(無實有,是緣起故)之量,可除有無二邊。此即是由第一句(無實有),以除有邊,由第二句(是緣起故),而除無邊。」覺勤上師則說:「此二句(無實有,是緣起故)中,每一句皆可消除常斷二邊。其消除之理,即由(無實有)一語直接消除常邊,及由(無實有)一語,兼示非總說一切皆無,而消除斷邊。又由(是緣起故)一語,而消除常斷二邊之理,可以照此例推云。」(此消除之理,即由「是緣起故」一語,直接消除斷邊;及由「是緣起故」一語,兼示非說自性有,而消除常邊)。因此,月稱阿闍黎亦於「入中論第六菩提心現前地」中說:「是故由此緣起理,能斷一切惡見網。」如此,即由「一切法無實有,是緣起故」之因,而消除二邊。
「根本慧論《中論.觀四諦品》」中亦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亦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
此「三主要道頌」中亦說:「緣起即性空,性空即緣起」之義。如是若說:「我即是空,空即是我」亦易了解。總而言之,「若有一個於自性空中,因果等一切法皆成立的中觀正見,則其他謬見皆不得生云」。
摘譯者注:這段「講錄」中指出:「聰慧中觀師將有無二者分之為四,即:雖是自性無,但不是畢竟無;雖是名言中有,但不是自性有」。這很重要。現在先談一點四句之義:
一、「自性無」。此處「自性」有兩個含義:(1)是自然有,或者說本來現成,即不待他因素而有。(2)是不壞滅,永恆常存。如《中論.觀四諦品》云:「若苦有定性,何故從集生」。又云:「苦若有定性,則不應有滅」。自性與定性,名異義同。「自性無」者,是說一切事物,皆不是自然有,而是從它的因緣,或者因素而有。例如:麥芽是從麥種、水土、氣候、人工等因素而有,所以說一切法皆是「自性無」。自性無亦名自性空、性空、勝義中無。此是中見、中道,故是正確的。
二、「畢竟無」,是說完全沒有。例如龜殼的毛和兔頭上的角,是完全沒有這件物的。畢竟無亦名畢竟空、惡取空、斷滅無,此是斷見、斷邊,故是錯謬的。
言「雖是自性無,但不是畢竟無」者,例如麥芽雖是自性無,但不是畢竟無,它為眼所見,及有防飢等作用故。
三、「名言中有」者,是由名言安立為有。例如,麥芽是從種子、水土及人工等因素和合之上安立而有的。名言中有,亦名緣起有、分別安立有,此是中見、中道,故是正確的。
四、「自性有」,或者說定性有、自然有,都是無須因素,自然而有的。自性有亦名自體有、實有,此是常見、常邊,故是錯謬的。
言「雖是名言中有,但不是自性有」者,例如麥芽雖是從麥種及水土、人工等生長安立為有,但不是自性有,它是緣起有故。
再關於「緣起即性空,性空即緣起;緣起不異性空,性空不異緣起」之義,可以舉一量來說明。量云:「麥芽自性空(宗),是緣起故(因),譬如稻芽(喻)。此處自性空與緣起,是麥芽的兩個方面,既是互相成立,又是不能離開。何以故?由於麥芽是從麥種等因緣而得生起,故是自性空。此是「緣起即性空」的義。又由於麥芽是自性空故,才能從麥種等因素而得生起,這是「性空即緣起」義。由於麥芽的緣起,不能離開性空而有,否則麥芽就不是自性空了。這就是「緣起不異性空」之義。
又麥芽的自性空,不能離開麥芽而有,否則這個自性空,就不是麥芽的自性空了。這就是「性空不異緣起」之義。「緣起即性空,性空即緣起;緣起不異性空,性空不異緣起」的略義,簡說如此。經中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以及「我即是空,空即是我;我不異空,空不異我」的道理,也是如此。
乙四、勉勵修持者。「頌」曰:
如此三主道扼要 汝能如實通達時 當依靜處起精進 為究竟事速修持
「講錄」曰:「如上所說於三主要道扼要之義,汝由聞所成慧而通達,及由思所成慧生起決定勝解已,當斷現世名利等牽引,少欲知足,住寂靜處,生起精進力,對於究竟事業,宜速修持為要云。這是宗大師對我們後來的人大悲愛護的教誡。」
甲三、結束分:「論」曰:「上面所說,是多聞比丘吉祥善慧稱,為姪擦科語自在稱所作教誡。」
「講錄」曰:「此是書尾跋語」。
三主要道頌講錄──開妙道門摘譯終 一九八三年於+N56北京
全文收錄於 第 4 期 第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