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因果故事 屠夫許方父子

◆譯自《閱微草堂筆記》
台北松山研討班 金鐘

有一個屠夫,名叫許方,專門以屠驢為業。他殺驢的方法,與眾不同,乃是先在地上挖一個大坑,放上一塊木板,木板的四個角落挖四個孔,然後把驢子的腿放進去,讓整個驢身坐在木板上。

一旦有人買肉時,隨著他所買肉的多寡,拿一個裝滿熱水的水壺,把沸水倒在驢身上,將毛燙掉,使肉變熟,然後再持刀將肉割下來。這樣的噱頭,確實引來了不少喜好新鮮感的顧客,而許方也洋洋得意地向別人推薦:「這樣現殺的肉最鮮美了!」

每一隻驢子從上了「刑場」,一直到肉盡身死,總要經過一兩天的時間。在牠還沒死之前,為了避免其嚎叫,所以先拿繩子跟布,把整個驢子的嘴綁起來。當驢子的肉一塊一塊被割下時,痛苦萬分,卻無法哀鳴,只能瞪大了眼睛,目光怒突,以表達這股恨意。這種慘狀,令路過的人,都沒有勇氣正視,可是許方卻恬然不以為意,還洋洋自得。

經過幾年以後,許方生了一種瘡癰之病,全身潰爛,無一處完膚,形狀正如所殺的驢一般。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處處皆觸及瘡口,痛苦哀號,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前後歷經四五十日才死。

許方在病中,回憶起這一生殺驢之種種,了解這是殺驢果報,乃痛自悔責,並告誡其子許志學,叫他趕快改行,切莫再殺驢。

後來,許方死了以後,他的兒子許志學就真的改行,改做殺豬的屠夫了(譯自《閱微草堂筆記》)。

※     ※     ※

遠離痛苦,獲得快樂,是每一個人共同追尋的目標,但如果沒有正確的認識,掌握到正確的方法,將使我們不僅得不到快樂,反而回收了痛苦。一如故事中的屠夫許方,會以標新立異的方法殺驢,目的還是希望招徠更多顧客,賺更多錢,以獲取生活的安樂。可是他卻在製造大苦的因而不自知。直到果報現前,才感覺這一切都錯了,於是告誡其子,切莫再殺驢。──而可悲憫的是,其子從此雖然不敢殺驢卻改殺豬!

佛法透過業果的正知見,讓我們正確地把握住獲得快樂的方法。想要獲得快樂之果,就要種下正確無誤的因。而正確的因在哪裡呢?我種對因了沒有? 這是我們學佛人所最需要思惟抉擇的地方。

全文收錄於 第 2 期 第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