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類接觸

有一些小動物,牠們稟性善良,天生就知道照顧牠的同類和異類。在這些小生命面前,看著牠們的良善和奉獻,不由自主地猜想:這是不是佛菩薩的示現。

——真如.《心之勇士》239 則

► 靈性,超乎你的想像——幾則網路真實新聞事件
► 情思,顛覆你的解讀——聽聽動物溝通師怎麼說

 

靈性,超乎你的想像——幾則網路真實新聞事件

文 / 編輯室整理 插畫 / 黃慧敏、王怡文

文 / 編輯室整理 插畫 / 黃慧敏、王怡文

人,以萬物之靈自居;貶人,不乏涉及禽畜的成語。但是,當卸下迥異的外表,直探那一顆一顆的心,也許牠們的行為也會讓人肅然起敬。

救命

烽火信鴿使命必達

1918 年十月二日,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獨自成功突破德軍防線,卻因此失去盟軍支援,在德軍砲火猛力攻擊下,不得不派出信鴿求援。他們一共派出三隻信鴿,最終只有 Cher Ami 突破重圍,飛至四十公里外的司令部。

當時 Cher Ami 已失去一眼、一腿,還胸膛中彈,綁著字條的腿更是僅剩肌腱相連。牠成功拯救了一百九十四名士兵的性命,並獲得法國授予的十字勳章,被永久收藏在美國國立博物館中。

大肚豬急智攔車

Lulu 是一隻越南大肚豬,小時可愛的牠,被一對老夫婦喬安和傑克買來送給女兒當禮物。沒想到 Lulu 一路從四公斤長到一百四十公斤,女兒實在無力照顧,便又交託給爸媽。

1998 年八月,喬安和傑克外出度假。當傑克去釣魚,留下喬安獨自一人時,喬安突然心臟病發,她試圖將鬧鐘丟至窗外,卻徒勞無功。

此時 Lulu 發覺不對,竟勇敢地擠過庭院小小的柵欄到路邊求救,背部也因此受傷。每當一看見有車經過,牠便躺倒肥胖的身體引人注意,最後終於成功將一位計程車司機帶到喬安面前,順利挽救她的性命。

母猩猩的守護

1996 年,美國芝加哥布魯克菲爾動物園的母猩猩 Binti Jua,救起一名跌落柵欄內的三歲男孩,並將昏迷的他抱至接近門口的位置。Binti Jua 放下男孩後便退開了一些距離,且一直在不遠處護衛著他,不讓其他六隻大猩猩靠近,直到救護人員趕到。

象群預警帶路

2004 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也就是震驚世界的南亞海嘯事件事發日,當天泰國趕象人鄧.薩郎甘正和妻子帶領一支由八頭象組成的觀光隊伍向海邊行去。
途中,象群突然嗚咽起來,隨即大地震動;地震停止後約一小時,只聽象群再度哭嚎,並將觀光客捲到背上,自發地向高處跑去;而在岸邊未工作的象隻們也掙脫繩索跟進。

一位英國女遊客蘿拉.巴內特分享,當時沿岸一些在玩耍的孩子,眼見危險將至,便爬上了象背,最終象群將人們平安地送至山頂的安全區域。


念情

本期專題:第三類接觸

牧羊犬為主人守墓十一年

本期專題:第三類接觸

本期專題:第三類接觸

牧羊犬 Capitan,於 2005 年被阿根廷男子 Miguel 買回做為十三歲兒子的生日禮物,但由於兒子課業繁重,所以都由 Miguel 親自照料,一人一狗每日為伴。

隔年 Miguel 突然因病過世,家人怕 Capitan 難過,就沒告訴牠。但葬禮後,Capitan 卻失蹤了!家人遍尋不著,以為牠走失或是被帶走,後來才在相距四十五分鐘車程的墓園找到牠。

據墓園管理者回憶,Capitan 四處尋找,最後停在 Miguel 墓前,且不斷嗚咽哀嚎。沒人帶 Capitan 參加主人的葬禮,牠是怎麼找到墓園的?又是怎麼找到主人墓碑的?是敏銳的嗅覺,還是心有靈犀?

小主人數次將牠帶回家,但沒多久,Capitan 就馬上跑回墓園。白天牠會離開墓地,到處遊蕩,靠著附近的很多好心人,每天拿來剩飯餵養;但當夜幕來臨之時,牠會準時地守護在主人墓地旁邊。就這樣持續十一年,直到 2018 年離世。

男孩與土撥鼠的友誼

住在瑞士的 Matteo,四歲時一家人到阿爾卑斯山旅遊,遇上了一群高山土撥鼠。一般來說,土撥鼠對人類存有戒心,不輕易讓人靠近,但與 Matteo 初次相見,牠們竟主動圍了上去,像看見多年老友。

之後 Matteo 一家每年都特意安排行程來這裡住兩週,看看這些好朋友。Matteo 會帶來牠們喜歡吃的東西,跟土撥鼠們說話玩耍,或是待在一起,靜靜地什麼都不做;Matteo 的媽媽則從旁記錄這些溫馨的互動。

Matteo 對牠們承諾每年都會來相聚。如今八年過去,Matteo 已是十二歲的少年,即便如此,每當 Matteo 的身影出現,遠遠地,土撥鼠們就認了出來迎上前去,一路更呼朋引伴,告訴大家:「男孩來了!」這群土撥鼠還會向 Matteo 介紹下一代的新成員......

世界盡頭的獅子之心

1969 年,一隻小獅子被放在英國號稱「什麼都賣」的百貨公司販售;兩位從澳洲來的大男孩 Anthony 和 John 將牠買下。其實,兩個大男孩也不知道當時出於什麼心態,竟就衝動地將小獅子帶了回來。

他們為小獅子取名 Christian,將牠當成家人一般對待,細心養育,Christian 也漸漸成長,二人一獅共同生活了八個月。

直到 Christian 的身型越來越大,狹小的房子不再適合牠居住,大男孩們希望牠能回到大自然生活,而非終身被關進不愁吃穿的動物園,於是聯絡了肯亞的野生動物區。

「嬉皮」打扮的兩人,要求在當地陪伴 Christian 幾週的時間,希望幫助牠適應,當時負責的管理員聽說他們的「形象」後,並不抱信心,甚至心存疑慮,但很快地,他就感受到二人一獅間的深厚信任與情感。

接觸大自然後,Christian 很快就找回本能,成為了草原之王。時隔一年,當 Anthony 和 John 回去看牠時,體重接近二百三十公斤的 Christian,先是盯著他們猶豫了一會,隨即熱情地撲到他們身上,接著立起身子、歡欣而親暱地穿梭在兩人間,不停地分別送上擁抱。


報恩

本期專題:第三類接觸

小貓獻手套

本期專題:第三類接觸

本期專題:第三類接觸

韓國有位大媽,因為不忍流浪貓挨餓受凍,每日都準備一些食物放在門口,天冷的時候還會為牠們鋪設小窩。

慢慢地,大媽發現自家門前總是會有舊手套遺留下來,即便清掉後又會再出現,累積起來像一座小山。原來是貓咪們看到大媽的工作手套破了洞,便四處蒐集,再帶回來報答供餐之恩。

烏鴉贈小物

「受人點滴之恩,當湧泉以報。」義大利一名八歲女孩 Gabi,因為擔心野生烏鴉餓肚子,就經常準備一些花生、狗食、剩菜等食物來餵食。沒想到牠們陸續叼來了一個又一個小飾品,讓 Gabi 和媽媽又驚又喜!她很珍惜地將小物收好,認真寶藏這份難得的情誼。

袋鼠愛的擁抱

擁抱是心與心之間最近的距離。澳洲一隻袋鼠在五個月大時,受到動物庇護所的幫助後,在那兒住了下來。

為了表示感謝,每天都會去找當初救護牠的工作人員,並用細細短短的小手臂,獻上擁抱,如今牠已經十歲了,但愛的擁抱依然天天持續著。

同樣是在澳洲,有一對專門救助動物的愛心老夫妻,也因為幫助一群小袋鼠,而贏得六隻小袋鼠爭相圍攏,對他們又親又抱。

 

 

本期專題:第三類接觸

情思,顛覆你的解讀——聽聽動物溝通師怎麼說

文 / 琴兒

文 / 琴兒

沉澱思緒,凝神靜聽,他們讀到牠們的心事......透過他們的透視,是否讓人們更容易回歸到「有情同此心、心同此道理」的單純?

安知魚之樂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這是〈莊子.秋水〉裡一段有趣的對話。魚快樂嗎?人非魚,怎麼知道魚快不快樂。動物有靈性,但是動物有情緒嗎?莊子和惠子如果知道這世上有人可以「和動物談心」,應該會很想知道答案吧!

「魚喔,魚的記性很短,你問牠什麼,牠常常會頓一下,然後反問:『你剛剛說什麼?』」「野生動物的情緒起伏不大。」能透視動物心情的「動物溝通師」鄔莉如此形容。

動物溝通師?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人類可以和動物溝通,且國內外都有所謂「動物溝通師」這樣一種職業。動物的內心,一般人無法感知透視,而動物溝通師可以透過感應能量來解讀。就像把脈,一般人只能數數心跳次數,可是優秀的醫師透過非常微細的脈搏,就能知道整體健康狀態。

事前要告知

本期專題:第三類接觸

本期專題:第三類接觸

本期專題:第三類接觸

「今天我家的貓咪又故意假裝不認識我、不理我了!」「什麼,我才氣呢!我家貓咪昨天竟然在彈簧床上尿尿!被我修理了一頓。」看見貓咪這些行為,主人直接解讀為貓咪個性壞壞、會撒謊、故意搗蛋,於是主人和寵物之間若不是進入「戰國時代」,就是進入「冷戰時期」。

可是動物溝通師告訴主人,貓咪其實很委屈,牠們被誤解了。貓咪看似冰冷,事實上有著細膩的神經。牠會躲到一旁,是因為主人太晚回家,或出遠門沒告知,覺得被遺棄,心裡受傷;在彈簧床上尿尿,是因為受主人忽視,缺乏安全感,必須藉著尿液的味道,讓情緒獲得舒緩,而彈簧床吸附味道的時間是最持久的。

寵物像人一樣,有情緒,需要被呵護、理解。

場景從家裡來到了動物醫院,一隻狗正在針頭前死命掙扎,狗主人不斷大喊著:「不要亂動!不要亂動!」醫護人員想盡辦法要捏起狗狗的皮,在皮下注射一針治療腎臟病的藥。但是不敵狗狗猛力的掙脫,針竟然斷了!畫面緊張,任誰看了都膽戰心驚。

「明確表達醫療行為很重要!」溝通師表示。動物沒有被告知,皮拉起來就扎一針,牠的掙扎會很劇烈。如果有先說明為什麼,牠們比較能接受,尤其要跟牠們強調,如果可以好好地接受,我們可以更快的把醫療過程結束。

有話好好說

由此可知,人與動物之間的衝突、緊張、不愉快,是可以避免的。前提是「理解」,寵物像人一樣,有情緒、有感覺,需要被呵護、體貼、理解。

設身處地為牠們著想,用輕柔、和緩的語氣跟牠們說話。

對於寵物的破壞行為,也能以同理心溝通。

舉例來說,有次鄔莉很晚才回家,一到家發現貓咪咬了塑膠袋,她不只對牠說聲「對不起」,還進一步解釋,安慰牠:「因為我太晚回家了,你沒有辦法,只好找東西來吃,請原諒我這麼晚回家,但我希望你知道我有事在外面忙,不是故意要晚回家的。」盡量不要講情緒性的話,比如「討厭你、你好壞、不要你了」,動物很單純,會相信主人的話,主人一時的情緒話可能造成動物長久的情感傷害。

對於負面語言,溝通師碰過一個鮮明的例子。在某個流浪貓中途之家,一位志工送每隻貓出去新收養家庭之前,為了讓貓不要留戀中途之家,都會跟牠說:「我不要你了!」結果他送養的貓咪大部分都被送回來。溝通師站在貓咪的立場,讓志工理解,雖然以滿懷的愛去中途收容照護,卻在最後一哩路講出如此「拋棄」的話語,對貓咪是一種傷害,反而更無法適應新環境。

敷衍行不通

本期專題:第三類接觸

本期專題:第三類接觸

本期專題:第三類接觸

外國曾做過研究,鳥類有學習能力嗎?是否也有情緒?結果是肯定的。平日相處良好的鸚鵡,如果照養人不告而別,幾天後照養人回來,鸚鵡的反應不是開心迎接,而是不理不睬。照養人必須花時間安撫,鸚鵡才會再次親近,親近之餘,更用喙含住照養人的手指頭好長一段時間,不願他離去。而實驗裡的烏鴉,甚至還能從相處經驗判斷照養人值不值得信任,決定後續回應的方式。

人們對牠們好不好,牠們其實都知道。

「金剛」不到一歲就來到護生園區,那時候園區只有牠一頭牛,大家都很照顧牠。教育行政人員小玲,有時週六賴床不想上班,但想到金剛就起來了,那時候跟金剛很好。後來有一陣子小玲發現金剛對她很兇,於是請溝通師向金剛詢問原因,溝通師回應,因為小玲常對牠說:「等一下、晚一點、好啦......」原來是承諾都沒做到,所以金剛很生氣。

在金剛還小的時候,教育理念推廣人員小芬也會帶牠一起在園區散步。小芬心想,以無限生命的角度而言,身邊有情可能是未來的眷屬,便常誦《心經》給牠聽。長大後,愛說話、常常「吽~吽~」的金剛,每次聽到《心經》就變得專注,停止哞哞聲而靜定下來。

可以談條件

除了居家寵物、各類收容所裡受到照養的動物外,生活中常一閃即逝的小動物、昆蟲,也都是可以溝通的對象。因為佛教徒不殺生,如何處置夏日炎炎時總是竄行無阻的老鼠、蟑螂、螞蟻等,就顯得相當棘手。鄔莉表示,抱持彼此尊重的態度,跟牠們商量,請牠們白天不要出現,或盡量在某些角落活動就好,要是不配合就給警告等。

「我們盡量朝雙方都沒有損失權益的情況下去進行。」鄔莉分享和動物溝通的原則。當人們希望動物行為調整時,基於在相互理解、尊重的條件下,改變才會順利。

反過來,有沒有什麼動物,不需要太多溝通?有的,野生、要被放生的動物等。為了讓牠們獨立生活順利,不建議有太多對話,以免動物對人產生依賴,或失去戒心。可以做的,就是「為所有的動物獻上祝福」,在傾訴祝福的那一瞬間,動物就已經收到了。

動物其實情思充沛,而且單純、不造作。撥開我們習以為常可能扭曲的見解,重新理解、好好呵護牠們,當彼此生命中的好緣分。

 

來源:《福智之聲》238 期 第 29 ~ 3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