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推廣有機無農藥事業

日常老和尚開示

緣起:農業技術小組共識會議
時間:西元 1996 年 4 月 18 日
地點:鳳山寺
來源:節錄自僧俗內部教材《慈心(一)》第六篇

法語甘露│為何要推廣有機無農藥事業

  那我為什麼要這樣去做呢?我想這個原則簡單地說一下。

  現在這個原則啊,對我們每一位學《廣論》的同學,在一般的重要的場合之下,首先都應該提起。那麼這個原則是什麼?就是當我們體會到了佛法以後,知道我們究竟的目標,只有走佛法的增上生道。我們現在世間,大家忙碌,忙碌的目標是為什麼?平常我們一直說「離苦得樂」。那現在假定說世間的走下去的結果,如果沒有佛法提醒我們,我們看不見,我們以為這樣走是可以達到我們目標的。實際上呢,透過佛法的提示、提示以後——當然,所謂佛法的提示,我們趣入這個認識是有一段距離的,那我們說資糧夠、善根足會認識——而這個指出來的真相,那就是我們這樣的走法,不是離苦得樂,而是離樂得苦。到最後,那我們必然會把這條路走斷,先不要說下三惡道如何。那當然這個前面一定是透過了這個認識,我們會認識,原來這個人生是個無限,或者說三世,下一世還要來,下一世還要來。我們先不必說,我們這樣走下去,下一世來的時候要墮地獄,就是不墮地獄,那時我們會發生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個現象大概可以分三方面來說。

  那第一種呢,現在這樣的繼續地弄下去、弄下去的話,東西還可以長得出來,可是那個遍地是毒——毒死!那這個我是外行,我想你們幾位農業專家,有沒有這種可能?我是從那些專家的報導。如果不是毒死的話呢,將來那個地就種不出來了——餓死!還有哪一種可能?因為彼此間哪,現在產生非常強烈的對立的狀態當中,人彼此之間好像雖然還沒對立,可是這個人跟所有的其他動物這樣的產生的,那個彼此之間呢那個產生那個氣勢啊,一定會形成功非常可怕的戰爭。……人與人之間,沒有任何人可信的,可以信賴的。現在這種情況之下,大家維持一個暫時表面的平衡,稍微一點的話,他彼此間就鬥起來了,就這樣。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的話,小的、大的,那時候大家互相戰爭打死,就這樣的一個局面。用不著等到到三惡道去,那世間就會產生這麼可怕!

  那既然我們現在覺得要走這一條路生生增上的話,將來的局面是如此。即便是我們,或者說因為我們現在學了佛,我們現在已經在這種情況之下避開,可是這個整個的客觀環境如此,你一個人能學佛嗎?或者我們這樣去想一想看,當一個大環境是這樣的,你在這個大環境當中做的那個行為、觀念跟他不一樣,你根本沒辦法真正在這地方啊那繼續想要學你的東西,這是很實在的一個問題,這樣。

  那麼看見了這件事情怎麼辦呢?那透過我們佛法的認識,這都是業力所感,而有趣的是,這個業都是我們自己造的。下面的問題說,假定說你透過了正確的指導——現在我們了解這個正確指導是佛法——然後呢你照著這個去做的結果,一樣是你自己做的,或者說一樣是我們自己做的,透過了這個正確的指導去做;以及同樣我們做的我們沒有這個正確的認識,不遵循著這種方式,做是我們做的,這兩個完全相反。一個是把自己不是毒死,然後呢就是餓死,就是戰死;就算不死,也沒辦法,只是暫時不死,比他們好一點,我也沒辦法在這個上面增上,這樣。另外一個呢,是,我自己做的,可是因為我遵循著佛陀告訴我們正確的方法,眼前是有一些困難,可是我們這個困難會漸次地改善、改善、改善,這樣。最後,我們不停地這樣走上去的話,我們終有一次,終有一個時候可以能夠成就無上菩提,徹底解決這問題。那這條路我們稱它為「增上生」。

  那以前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是理論上面說,現在了解了,原來這個是我們的業。那像這種,以前我們談那個《廣論》,只是覺得小小的這個團體,只要我們自己學好就好。可是現在呢?因為這個整個的環境在惡劣地變壞,這樣,惡劣地變壞。通常我們在學了《廣論》以後了解說,有一件事情很重要——淨罪集資。眼前之所以,還是我們的業。那個淨罪跟集資,小的地方是個人,從大的地方就是個團體。假定我們現在這種情況之下,能夠藉著這個團體的力量,來共同好好地去改善的話,那產生的效果會很不一樣。這樣。

  所以,如果我們以大家共同的心力,共同的......,因為願望是共同的,共同的心力去做的話,這個效應比較大。因為現在這裡已經不是個效應問題了,因為我們必須共同住在這個地方,住在這個地球上面,我們現在不必說台灣、台中,因為這是全世界的事情。既然我們必須共同還要一個地方去住的話,那假定是我們能夠大家……,只要有同心同願,能夠同樣去做的話,那個效應就不僅僅是說「我在這地方可以學好」,這樣。

法語甘露│為何要推廣有機無農藥事業

  或者我們從淨罪集資的情況來去看,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如果我們真正地稍微盡一點力的話,那產生的效果會更大。平常我們說淨罪集資需要集的是「功德」,那這功德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說你做了這件事情是有利於大眾的。如果現在這個時代,除了我們這樣,本來我們修學佛道是希望要自他兼利,那麼先呢要把它自利,能夠解決了以後,所謂這個自利,不是證得阿羅漢果啊,就是你自己「我自己把得住我站在的地方」。然後呢,我所以要這樣去做,發願是為了利人,然後我能隨分隨力去做,到了成了佛以後,自然就可以幫忙別人。可是做的過程當中,假定我能夠兼顧別人的話,那個集聚的資糧會產生更大的效果。那至於佛道上面,那我們無能為力,雖然我們也希望去做,那只有等得以後。或者是說救人來說,乃至於幫忙別人。可是在這點上面,很有意思!我們現在也可以說,內在的來是為了自己,可是為了自己,卻正好幫了旁人;能夠幫旁人,也完全是為了自己。一方面呢,對自己來說,我們能夠對將來走這條路——《菩提道次第論》的這個增上生道,鋪出一條很好的道路來;一方面可以幫了很多人的忙,這就是集聚最大的資糧。

 

來源:《福智之聲》240 期 第 4 ~ 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