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寶貴、甜美的記憶——用背誦經典滋養自他生命

撰稿/徐庭筠

撰稿/徐庭筠

當一件事怎麼也想不起來時,總是止不住地想:哎呀!難道這就是老化、失智的前兆,甚至是腦霧的症狀?!

當遺忘發生不只一次、兩次,對自己的記憶力愈發沒有信心,你是否也開始擔心有一天會忘記最重要的事情......

生命最重要、最值得的記憶?

福智教育園區學生認真背誦經典。

在平常生活情境下,我們最常提取的記憶,無非是密碼、電話、家人、住址之類,如果遺忘真會帶來不便;然而縱使有能力記住,一旦放眼無限生命,這些訊息卻又渺小到不值一提,到底什麼才是最值得努力去記憶的呢?

福智教育園區學生認真背誦經典。

如果你在尋找既能讓生活、學習不被「遺忘」打擾,又能同時對增上生有所助益的方法,這裡有個好消息告訴你~~

背誦經典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早在二十多年前,師父(日常老和尚)就已經提出「背書」這一良方,非但要多背、熟背,背的還必須是古聖先賢、諸佛菩薩的智慧典籍,才能在有效訓練腦筋的同時,實實在在提升心靈,作為一切行持的基礎。

師父曾說,背是最初的方便。作為最重要的基礎教育,背誦經典的效益不勝枚舉,以下僅提出五項說明「背書」有多好:

◆ 熟悉經典 依法取捨

《廣論》中提到:「由聞知諸法,由聞遮眾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聽聞是我們依法取捨的關鍵,而背誦則是產生聞慧(記住)的方法;有了聞,才有後面的思和修。

人們常說「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命運」,聽聞、學習造就了我們的思維,影響了我們的造業;想要離苦得樂的人,應該不會選擇在腦袋裡放進亂七八糟的東西,而想要在法上有所成就的人,更得努力把經典裝入心續中。

剛開始裝會比較困難,是因為牴觸我們的習氣,其實背誦的過程,師父說:「它自然而然不知不覺當中扭轉我們隨順著世間流轉的習氣,而慢慢地把想要走上聖賢的那種新的習氣就學會。」【註 1】

這個跡象,從小小孩身上都能看見。北區經典背誦窗口莊琬芳師姐提供的回饋,幼兒園的小強(化名)本是個容易衝動打人的孩子,自從跟班上老師學讀經典,逐漸能控制脾氣。

有次和同學起了爭執,正要舉起手,《弟子規》中「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 ,方無言」的經句竟在腦中現起,最後他放下握緊的拳頭,主動道歉——經典的理路,居然能在小強快失去控制的時候,扭轉習氣、改變行為。

所以師父說,他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背這些聖人之言,背了以後,在生活當中處處體會。【註 2】

◆ 背書本身 即是修行

不只背進「七珍八寶」,背書這一行為本身,就是鍛鍊心智的修行。

關於背書,老師在《廣海明月》中是這樣描述的:「它是一個非常挑戰的、持之以恆的堅持,這也是出家人對教正法能夠納入心續的一個努力,它需要很多很多毅力和堅持,還有歡喜心。」【註 3】

聽起來真的不太容易。老師曾問過一個小朋友:「你堅持背書,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小朋友想了想後回答:「最大的問題應該是給我自己找理由——找不背書的理由,因為只要找到那個理由我就可以不背書了。」他的困難居然不是背了又會忘,忘了又得背的反覆,而是自己不想努力的心態——偷懶。

偷懶之可怕,師父說了,養成偷懶的習慣,將來要想真正修行時「絕對不可能走得上去!」

背書的過程,就是一遍一遍反覆念誦,同時一次一次檢視自己。和這位小朋友一樣,雖然不一定是偷懶,我們也會發覺自己的困難和問題,在努力對治難點與習性時,就能磨練出堅持目標、遇難不退的強盛意志。

有了強盛的意志力量,以及精力、體力,師父說:「你才能夠做這種最了不起的偉大的事情。」——也就是修行。【註 4】

所以背書,不單是一種修行,更是深入修行的必要基礎。

◆ 清晰專注 止觀攀峰

作為修行基礎,背書的作用之一便是對治愚痴。

容易打瞌睡、心力不專注的沉和掉,都是修習奢摩他要努力克服的現行;透過反覆背誦,能訓練專注,意識也會變得清晰、清明,而串習記住的經典和智慧,將取代那些胡思亂想,成為我們內心的所緣。

所以背書,能幫助我們「專注」在「善所緣」上。

一位師長曾告訴師父:「念力這個東西要訓練的。」那時師父才剛出家,示現還不是很明白所謂的「訓練」為何:「我當時以為訓練念力必須閉上眼睛打坐才是念力,後來我曉得不是,就是緣這個東西,所以念力就訓練出來了!」【註 5】

培養背書習慣,就是在訓練緣念的能力,能力一旦提升,學習和反應速度將有肉眼可見的突破;而且,如果學習和修行變得容易,我們將不再因連續挫敗而產生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會越背越自信、愉快,甚至變成興趣!

◆ 教法傳承 學習利器

背書能有效提升學習能力,所以古人將其視為重要的教育方式,不只漢地,背書也是西藏的傳統。

師父在《南山律在家備覽》的開示中提過,藏傳佛法中,小孩子在剛開始依止師長時,師長就讓他嘰哩呱啦地去背書!【註 6】 師父還說,這是必然的次第,依師學習後,必須背誦經典,而且瞭解內涵,才能如瞭解的內涵去行持。古來大德們能夠學有所成,首先就得有一定的背誦能力。

其中最厲害的要屬阿難尊者,釋尊在各個教典中都有交代:「必須要把我的這些經典傳持下去。」而他對釋尊教言的記憶,乃至時間、地點、對象和細節,都是經過經典集結會場中所有大阿羅漢點頭認可,才能確認、傳承,乃至流傳至今。

歷史上也有因背誦能力出眾才被注意到的修行人,晉代的道安法師。他十二歲出家,神智聰敏,卻因相貌不出色,被師長忽略,最終靠著不埋怨的品性,以及精進好學、過目不忘的記憶力,獲得師長重視,不僅提出「合本」的經典研學方法、對經典翻譯的「五失本、三不易」著名論斷,乃至開創出家人以釋為姓的慣例,對漢傳佛教有極大深遠的影響。【註 7】

還有一位沒錢買課本,靠背書通過考試的法師,明代寶華山戒師,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見月老人,因為沒有錢買考試所需的戒本,全靠著聽旁人念誦,竟記下了整本《毗尼日用》,通過受戒前的檢驗。【註 8】

尊者、法師們的境遇,以現代的便利環境來看,可能無法相提並論。但就學習教法而言,如師父一直以來的堅持,背書依舊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教育,因為能夠把教正法記持於心,才能稱得上得到傳承,也才有可能延續傳承。

二祖阿難陀尊者(左)、七十世惟靜道安禪師(中)、明寶華見月讀體律師(右)

◆ 親近經典 生生增上

就算背不起來、背得很艱難,但光是歡喜親近經典,就有不可思議的資糧。

天竺世親菩薩

通達顯、密,被譽為「千部論主」、「第二遍智」的世親菩薩,據說他每年都會例行地注滿一大缸麻油來點燈,把所學的經典全部背誦一遍。【註 9】

有隻具善根的鴿子,因為歡喜世親菩薩背經的聲音,連續十五天都待在窗台恭敬聆聽。以此因緣,死後投生為人。他從小就曉得要找善知識學習,也學習有成,最後成為世親菩薩的四柱弟子,也是唯識宗的祖師——這隻鴿子,就是安慧論師的前生。【註 10】

無獨有偶,在《憨山大師年譜》上也有一段公案,主角是西林和尚(憨山大師的老師)的馬。西林和尚每次到禮部(官署)都會騎這匹馬,一上路便念《金剛經》、《法華經》。馬死掉的那晚,寺院附近一位孕婦就夢到馬跑來家中,隔天生下的男孩,雖然終其一生都不識字,還非常笨,但開口便能誦《金剛經》和《法華經》,後來也成為西林和尚座下的出家弟子。【註 11】

親近經典,讓鴿子和白馬的生命得到翻轉。薩迦班智達曾說:「前生未學習,今生乃愚笨,來世恐成愚,現世當勤學。」現在覺得困難,是因為過去沒學過,所以為了不再愚昧,現在就要努力勤學。寂天菩薩在《入行論.安忍品》中也說「久習不成易,此事定非有」,經過長久的串習依舊困難是不可能的事情。換句話說,困難的事情一定會因為逐漸熟練而變得輕鬆——串習經典肯定會有收穫,無限生命肯定能夠增上。

背誦經典成為一種生命滋養

「沒想到,我今年已經八十四歲,這麼老還會背經,還能記得,真的很開心,家人也覺得很開心。」花蓮長青班的張其川阿公,自己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因為想要與經典結下深厚因緣,來生能夠歡喜學法,張其川阿公從聽音檔開始,一字一字認,一句一句背,一偈一偈記,從零完成〈修心八偈〉的背誦。

這是多麼偉大的一步,有這一步的嘗試與堅持,他對佛菩薩、對師長,乃至對自己的信心都增加了,所以滿心歡喜——相信在未來,當張阿公回憶起這段記憶時,應該會忍不住揚起嘴角。

哪怕只是一個偈子,都是佛陀捨頭目腦髓換來的,比起整個國家的財寶乃至妻兒還要珍貴。希望我們也能從一個偈子開始,累積背誦經典的歡喜心,相信有一天,也能像世親菩薩一樣——

用經典滋養自己,以及周圍的生命!

【註 1】日常老和尚於 2000 年 2 月 16 日開示,背書重要的意義。

【註 2】日常老和尚開示論語摸象紀(四十),載於《福智之聲》168 期。

【註 3】真如老師《廣海明月》170 講。 

【註 4】真如老師《廣海明月》171 講

【註 5】日常老和尚於 2000 年 2 月 16 日開示,背書重要的意義。

【註 6】日常老和尚開示《南山律在家備覽》(1991 年版),50-B。

【註 7】釋慧皎。《高僧傳》,卷第五,釋道安一。

【註 8】見月老人。《一夢漫言》,卷上。

【註 9】如得法師《祖師傳》第 37 集,世親菩薩

【註 10】如得法師《祖師傳》第 38 集,安慧論師

【註 11】參考自福善記錄,福徵述疏之《憨山大師年譜疏注》公案原文:「嘉靖年間.報恩寺住持僧永寧.號西林.蓄一馬.每自寺赴禮部.輒騎之。......故譜云.師翁生平持金剛經.臨終不輟。」

P.S. 本篇所提都是背誦經典的極大利益,而背書本身其實對大腦、記憶等也有極大好處,更多內容可以參考福智文教「幸福橘之森」App 及網頁 

 

來源:《福智之聲》243 期 第 20 ~ 2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