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摸象記(三十七)

〈里仁篇 第二~三章〉

◆日常師父開示


里仁篇 第二章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說:「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處在窮困的環境中,也不可以長久處在安樂的環境中。有仁德的人,安於仁道而行仁;明智的人,知道仁的好處,所以也能夠行仁道。」這一段文字並不難,但內容卻是個大學問。「約」跟「樂」兩個是一體相反的,不可處約、不可處樂,就是說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甜也不行、鹹也不行;冷也不行、熱也不行;長也不行、短也不行⋯⋯那麼,這一段的重心何在?孔老夫子要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能夠體會到什麼?

  〈以下為現場弟子的發言〉

  弟子甲:從文義上來看,還是不能離開我們這個「心」。因為人之所以仁,之所以知,是由於我們的心透過一套完整的方法訓練,經過長期去緣念思惟,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反過來說,我們的心如果無法安住於如理如法的內涵中,那麼不管在任何情況之下,我們的心都一直是煩躁的;所以說「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他總是會有很多的問題,因為是透過他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煩惱去看待事情,再好的環境,他還是感覺處處不理想。另一種人,因為他有智慧,對於世間的因果之相能夠了解、抉擇,而且抉擇之後又能夠從內心去實踐,所以叫做仁。透過知跟仁的薰習,他就可以在任何情況之下過得非常快樂。

  師父:對於甲法師講的內涵,大家有沒有聽清楚他說什麼?其次,對於他的說法,你的意見如何?我之所以會這樣問,是因為常常我們在討論問題,別人講話的時候,我們卻自己想自己的,沒有在聽,這不是討論,如果大家只是爭著開口,這種情況是沒有價值的。首先要聽聽人家有什麼意見,好好想想我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如何,在這種互相切磋琢磨之中,才能夠漸次增上。

  弟子乙:我先說對不起,因為剛才甲法師講的時候,我的腦筋中就一直在想這段文的意思,所以並沒有仔細聽清楚。

  師父:你提了這個很好。有很多人始終執在自己的想法當中轉,不大善巧聽別人的,儘管耳朵張在那裡,好像聽見了,其實這對我們做學問是一大損失。也許剛開始聽別人講話時,自己一時轉不過來,再努力去試試看,這是我的經驗,當我們真的很努力去聽人家的話,往往在聽人家的當中幫助了自己。如果不能聽人,永遠只有自己一個人做死工夫,很容易就死在自己的概念、習性之中,根本就脫不開。尤其是在座的諸位,大家都已經深深的了解在藏系宗大師圓滿教法的學習方式是靠互相辯論,假定你不能全部精神聽對方的話,你怎麼辯論?有人老是一個勁兒的往自己的腦筋裡死鑽,人家講的話,他不管又不聽;這一點要想辦法突破,將來我們再深入的時候,才有機會學得上去。當然,有時候偶然不注意,這是難免的,如果經常性地只管自己而不能聽別人的話,這個就有問題,我們就必須努力改過。這一點,我在這裡順便一提。

  這一章最重要在一個字──「安」,如果能夠把準的話,慢慢的就能夠體會到它的內涵。之所以能安的關鍵,在「仁」跟「知」;而最好的是仁者──安仁。至於我們不能安的原因,在於既不仁,也不知。現在透過佛法的認識,可以回過頭來反省自己平常的狀態:以小的地方來說,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會發現自己在很多小地方坐立不安;稍微大一點,例如叫我們花比較長的時間維持在一種狀態當中,就不能夠寧靜,總是安不下心來。從更深遠的角度去看,可以了解一個特徵:我們凡夫永遠被無常所催,其根本原因何在?現在孔老夫子就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能夠行仁,就安得下來,也就是仁者安仁。其次,倘若還不能夠安住於仁,或天生即具備仁心(我說「天生」,其實不是天生,而是經過了宿生的串習,以致今生就有這種高明的天賦),有智慧的人能夠了解行仁的利益而去行仁,這就是知者利仁。

  而不仁者呢?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約跟樂是反顯出來的:這樣也不好、那樣也不好,這是一般人的狀態。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在我們平常生活中處處都呈現這樣的狀態,比如夏天覺得太熱了不好;到了冬天,冷了也覺得受不了;到了春天,不冷不熱了,還是受不了,這就是我們一般凡夫的狀態。所以,在此我們可以仔細的去想想:怎麼樣才能夠真正得到安樂?這一章最後說到「知者利仁」,從知趣入有兩種情況,有一種是從教我們怎麼一步步走上去,啟發我們能夠真正深入,就是從智慧(正確的認識)上頭開始學起,所以前一章說「擇不處仁,焉得知」。另一種,如果還不能夠安於仁,怎麼辦呢?知者利仁,從知道仁的好處下手。我們學了以後,要從這個角度慢慢的深入。

  經過這樣解釋,我們對這一章的文字解釋有一點粗枝大葉的認識。進一步,要很實在的去觀察:我能久處約嗎?能長處樂嗎?處約跟處樂,就如同孔老夫子說的「素富貴,行乎富貴。」你本來就富貴,就依富貴之道而行;又說「富貴於我如浮雲」,富貴對我而言就像浮雲一樣。所以問題不在富貴與否,而是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去做。能夠安住在自己的中心思想上,不為富貴、貧賤所移,這才是孔老夫子真正的學問的中心。

  下面,緊跟著從他的本質上面來說,看第三章。


里仁篇 第三章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這文字很容易懂。請問:什麼是仁、什麼是仁者?下面說,只有仁者能夠好人、能夠惡人。這個「好」是動詞,也就是喜好。譬如說,一位長官要能夠賞罰別人,他必須看得很清楚:這個人真有功德就賞,這是好人;這個人真有過,就惡。那麼這位長官必須要具備的條件是他很明智,觀察得很正確。而此處說只有仁者才能夠好人、惡人,這句話的中心是在這個上頭。

  進一步來說,什麼是仁?孔老夫子曾說「克己復禮為仁」,這個「克己」非常重要!為什麼要克己?復的禮又是怎麼樣的禮呢?另外又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的特徵就是這樣。如果在自他之間,只想到自己,想不到別人,就是違背了仁的精神。

  禮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本法則,並不忽視你,也不忽視他;並不忽視我自己,也不忽視別人,而是把自他等量齊觀,都放在心裡。當我們真正的能夠對世間所有的人都等量齊觀地放在心裡,我們就能真正恰如其分地找到彼此之間如何相應的正確方法,「仁」的特點就在這裡。所以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不要的,不要給別人;你想要的,應該給別人,這就是仁的特徵。

  那麼,這樣的仁者具有什麼特性呢?首先,他不會被他的「我」(就是我們世間所謂的「私欲」)所蔽;其次,因為對於人與人之間能夠等量齊觀,所以他對於世間的真相能夠看得非常透徹。一般的凡夫因為被私欲所蔽,陷死在其中,不管腦筋有多好,想了半天,都還是重重的困死自己、重重的傷害別人;而更重要的是,被這「私欲」一遮蔽,世間的真相就不可能看得見,卻還自以為很對,現在世間的整個狀態就是如此。所以,真正的仁者,能夠在人與人之間恰到好處的產生一個最合理的交往的立足點,同時也因為他不被私欲所蔽,才能夠把事情看得清楚;仁的中心、知的特徵,就在這裡。所以,只有這種仁者才能夠好人、惡人。

  那麼,既然他仁了,為什麼還要好人、惡人呢?這個好人、惡人,並不是基於他的情緒,「你這個傢伙真討厭,我看見你就不順眼!」不是的,這不是仁人。而是他看見了一個人的長處,決心要向他看齊,要把它發揚開來;看到這個人的缺陷,去想怎麼樣幫助他改善、淨化。如果我們真的了解仁的特徵,就能了解好人跟惡人是必須要的,因為能否做到仁的關鍵,在於是不是能夠看清楚兩件事情:第一,人與人之間等量齊觀;第二,曉得整個世間、整個人生,就是在人與人之間推展開來的,所以在人與人之間有任何一環不好的話,會互相影響;有好的,也會互相增上。因此,當看清楚了人與人之間相互影響的利害關係,仁者就會好人、惡人。

  所以,孔老夫子在前面說過「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他在處處地方觀這個。他的觀,並不是像我們沒什麼事做就看看電視,以這種態度在觀;他是看見了人與人之間相互影響的特徵以後,以增上意樂要想改善天下,這件事誰來做呢?我來!儒家的「仁以為己任」,就是這個特徵。當我們了解了儒家「仁以為己任」這個特徵,就能了解為什麼大乘佛法的中心會到我們漢地來。因為大乘佛法的中心是菩提心,發菩提心之前需要增上意樂,而增上意樂的特徵是「我來!要幫助一切人成佛這件事,由我來承擔!」而這個相應於儒家的基本精神「仁以為己任」──「仁」才是我真正要負擔起來的。我今天身為一個人,並不是為衣食,並不是為謀名利,而是為了利天下。想要利天下,就需要仁跟知,為什麼要仁呢?因為要真正的利天下的話,他必須要安於仁,只有仁者才能讓天下安定、太平;而要達到這樣,需要知。而仁與知,就是佛法的慈悲跟智慧。當我們真正懂了以後,就能了解《論語》是《廣論》的前行。

  所以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當我們看清楚了人與人之間相互影響的利害關係,就能清楚:我要好人,必須這樣好;我要惡人,就必須這樣惡。也就能了解前面所說的「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乃至於《中庸》也說「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知者,就是利而行之者──看清楚了這個事實,就會這樣子去做。所以前面這幾段,實在是美不可言,實在美不可言!

  我建議你們,平常在生活當中處處去體驗的話,你的生活自然會論語化,最後,你的生活就會廣論化,我們這個基礎非常非常重要,當我們有了這個基礎,才真正能夠深入。既然我們「仁以為己任」,希望策發增上意樂,發大菩提心,這個時候,廣學五部大論就是絕對需要的,因為我們並不是單單為了自己學好了就好。所以我們必須了解什麼是根本,在此之上一步步學上去,這必須要把握得準。

  在平常生活當中,以「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為例,我們可以從內外二個角度去看: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看看我是里仁還是里不仁,起心動念是惡念或者善念,這是從內心去觀察;看到一群人在聊天之時,看看他們談些什麼,談佛法,我就過去,不談佛法,就不過去,這是從觀察外境的角度學習「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任何時處都在這種狀態當中,你看見這一群人,所言所行是互相增上的,於是你主動過去親近他們,你到了其他地方,也一樣以這個原則去做。這是我們把《論語》的內涵生活化了。其實《論語》就實說來,是孔老夫子跟他的弟子師弟之間生活的形態,所謂「德之不修,學之不講」,他們平常互相討論就是在講學,而講學的目的是什麼?修德。必須透過師弟之間互相講說討論,然後把這個道理拿來做為我們行持的準則。這行持的準則做對了,叫做德(德者,得也),做不對,就是失;而對不對之間,需要藉著做學問來抉擇,所以孔老夫子的中心思想,他行持的本質就在這裡。

  《論語》前面的確好像一段一段,現在我們懂了以後,將來在生活當中可以處處體會;進一步來說,假定內心真正能夠不失其仁的話,行事就不會偏失,也就是所謂的「不失其中正」,看任何事情,自然而然看得很深廣,相關的層面都看見了,不會陷在自己這個角度上。此外,在起心動念之間,也不會一天到晚只為自己動腦筋,會在人與人之間很恰當的維持中正的狀態。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仁」實在是最最珍貴的好東西;如果用佛法來談,第一步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心清淨,當這一點有了以後,就能好人、能惡人了。

福智之聲第1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