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相讚(五)

字體縮放 最小100%最大
讀經尺 開啟關閉

流轉還滅體相用 (一)解流轉、(二)解還滅、(三)解蘊處界、(四)解四聖諦、(五)解十二緣起、(六)解六度」
    總解
        江河急駛 往而不迴 出無明淵 成三界流
        欲流有流 見流癡流 漂溺有情 戀莫能住
        十二因緣 河身宛轉 惑業苦果 流勢洄旋
        三苦六道 轉變不停 思反彼岸 涸無明源
        息諸流注 不隨洄旋 離苦漂沒 說為還滅
    名                    體
  (一) 流轉亦有為 生住異滅故 或苦集鬥諍 蘊處界為體
    相             用
        三界九有情 是流轉苦相 惑業苦互興 是流轉之用
    名             體
  (二) 還滅息眾流 或稱為滅道 其體即涅槃 或諦緣度等
    相             用
        五道十地階 果向等為相 道品諸方便 說為還滅用
  (三) 說蘊唯有五 色受想行識 色蘊分能所 能造屬大種
        名地水火風 性堅濕煖動 持攝熱長用 遍而能作種
        所造謂五根 五境及無表 眼耳鼻舌身 色聲香味觸
        根者自在義 主宰或增上 對根者屬境 所緣各各分
        無表從身語 表業之所生 善不善無記 業或種子稱
        或說法處色 意所緣之境 極迴微定果 受所引遍計
        能所猶父子 造者生因義 受蘊性領納 隨觸苦樂捨
        苦生時欲離 樂滅時欲合 捨不生離合 或說六受身
        能增勝取境 安名曰想蘊 行蘊又分二 相應不相應
        相應名心所 各從心王命 遍行五謂觸 作意受想思
        別境起不起 欲解念定慧 善謂信慚愧 無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捨及不害 煩惱貪瞋癡 慢疑不正見
        不正見復五 身見及邊見 見取禁戒取 四餘名邪見
        隨煩惱謂忿 恨覆惱嫉慳 誑諂與害憍 無慚及無愧
        掉舉與昏沉 不信并懈怠 放逸及失念 散亂不正知
        不定謂悔眠 尋伺等各二 日光鉗取物 心用五十一
        不相應行得 命根眾同分 異生無想定 無想報滅盡
        名句文身等 生老住無常 流轉與定異 相應及勢速
        次第時方數 和合不和合 無質非能緣 生滅非無為
        依王所及色 分位差別假 識從根立名 各起了別用
        眼耳鼻舌身 唯了自性境 有分別計度 隨念稱為意
        或更說末那 阿賴耶等識 諸識生長門 立為十二處
        種類相煩多 分別攝為界 十二加六識 故數有十八
        聚生門種族 是蘊處界義 愚根樂三故 說蘊處界三
    解諦               (不)    (無)
  (四) 云何名為諦 不顛倒實有 無變易二行 不更起相違
        文義亦相稱 治身見斷見 常見無事見 亦治四顛倒
        執三界為樂 佛說苦聖諦 邪因自在等 佛說集聖諦
        壽長執永生 佛說滅聖諦 裸體吞金石 投巖事水火
        吐納堅固身 練氣調精神 解脫失方便 佛說道聖諦
        觀生死過失 觀涅槃安隱 分別世出世 各各因果分
    解聖
        離貪等自在 超常不生義 聖人之所生 亦出生諸聖
    解苦
        觀受唯是苦 苦樂行或八 苦苦謂生死 病死怨憎會
        樂苦愛別離 及求不得苦 行苦五取蘊 相續最難知
        生為眾苦依 變壞為老苦 病苦困逼身 死苦諸根壞
        厭惡怨憎會 可愛痛別離 希求不遂願 相續轉增勝
        苦苦眾皆厭 樂苦最難知 輕苦或變易 對苦作樂觀
        或暫樂長苦 或苦多樂微 如壞井蛇泉 刀蜜鈎毒味
        輪王樂四洲 針刺即感痛 鮮衣上味污 少苦敵多樂
        苦屬剎那性 故說苦無常 由惑業繫取 不自在說苦
        他主宰實無 故說苦為空 諸苦無自性 故說苦無我
    解集
        信解苦諦已 顯苦隨屬因 苦諦如機關 動力說名集
        不出生死牢 貪愛堅鎖繫 求出生死獄 應斷諸縛集
        渴愛說名集 亦平等聚生 執梵天自在 時性大空等
        鄰虛合流注 不了緣生義 破邪因無因 而說於集諦
        集諦又四相 集因諸惑種 集集說為業 如瘡漸次發
        集生痛苦起 猶如忽被刺 集緣三相助 邏卒守罪人
        從生乃至死 逼令造眾業 作眾多戲弄 世智莫能越
    解滅     一  二   三  四
        滅有多種義 念念及相違 中間無生等 云何念念滅
        有為剎那謝 相違謂有為 性乖用不起 由施戒定等
        貪瞋暫不生 說為中間滅 無生滅因盡 惑等永不生
        又無為無下 無流及真諦 彼岸及聽細 難見及無偽
        無諍鬥無失 無譬無戲論 寂靜不死露 極妙止安善
        愛盡及希生 無枉未曾有 無災害涅槃 不思議不生
        無跡非作者 無憂住無等 無求及無邊 微細及無損
        離欲染潔淨 解脫非依住 非對無等等 無害甚深細
        難解能度彼 無上聖勝果 無畏怖不捨 遍滿難稱量
        無數貞不破 為尊應讚仰 為捨皈依處 無諍無虛假
        無垢除闇燈 樂無墮及洲 不動無所有 無作種種名
        滅謂滅我相 斷煩惱之離 解脫言苦盡 妙善阿練若
        是境是能作 空無願無相 離三作成就 此決定出生
    解道
        道者趣菩提 體智之能作 道品多屬用 順理諸方便
        戒定慧等學 心住理能引 由修解脫行 能生盡苦智
        三十七助道 四念處正勤 及四如意足 五根五力等
        七覺八正道 略為四念處 開則三十七 更廣復無盡
        不以一種藥 而治眾病故 餘無量修法 皆攝在此中
 (五) 十二緣起頌 (出俱舍論)
        無我唯諸蘊 煩惱業所為 由中有相續 入胎如燈燄
        如引次第增 相續由惑業 更趣於餘世 故有輪無初
        如是諸緣起 十二支三際 前後際各二 中八據圓滿
       一        二  三          四
        宿惑無明位 宿諸業名行 識正結生蘊 六處前名色
              五              六
        從生眼等根 三和前六處 於三受因異 未了知名觸
         七      八             九
        在媱愛前受 貪資具媱愛 為得諸境界 遍馳求名取
        十                 十一     十二
        有謂正能造 牽當有果業 結當有名生 至當受老死
        傳許約位說 從勝立支名 於前後中際 為遣他愚惑
        三煩惱二業 七事亦名果 略果即略因 由中可比二
        從惑生惑業 從業生於事 從事事惑生 有支理唯此
 (五) 六度頌 (依大乘莊嚴經論)
       
        無貪善根勝思惟 以己身物施受者 施物成就財增益
        施身經中說五事 壽命容色身力強 安樂辯才皆增上
        自他二攝圓菩提 身物苦集不堅性 法施自他醒愚迷
        善習財法無畏施
       
        具足受學諸學處 求涅槃道滅諸有 戒果人天無憂惱
        次第住心成等持 任持功德如大地 止息一切煩惱熱
        遠罪緣起離憎怖 福資具足慧相應 身口意業善淨行
        羯磨受得法得二 法得定共得定生 道共得果無流等
       
        仇怨不報耐眾苦 法忍智生三次第 依大悲因依法起
        法言持戒多聞慧 經說忍德五果相 少憎少嫉護他意
        喜樂臨終無悔恨 往生人天善道行 二利速成行難行
        具足最勝無上稱
        精進
        善業勤修正勇猛 信心欲樂堪劬勞 念力定力對治生
        善法樂住離雜染 三學身心無間重 精進品類七種分
        靜慮
        調心內住念無忘 不失所緣巧精進 生起喜樂離退失
        五通現得住三住 施戒天住無量梵 三空三乘聖者居
        諸法上首定相應 有尋有伺唯有伺 無尋無伺三類地
        喜俱樂俱捨念俱
        般若
        離邪離世正擇知 依定持慧如實解 流變垢染善脫離
        決擇世出世間智 大出世間之慧命 無上正知慧命者
        正說正法正緣生 諸法無匹勝中勝 

 

寶相讚(五) PDF檔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