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惟人身難得

字體縮放 最小100%最大
讀經尺 開啟關閉

值遇三界法王大宗喀巴聖教願文講記

 頗邦喀大師 造頌

昂旺朗吉堪布 講
法尊法師 翻譯 
隆蓮法師 筆記 

  聽講本文的前方便,先要思惟人身難得。如菩提道次第攝頌所說,人身如牟尼寶珠,在生死中,最奇希有。一、於六道中,得人身難。二、既得人身,生南洲難。三、雖生南洲,遇佛法難。得能修行之身,生能修行之處,真是極難的事。這種難得的機會,我們從無始生死以來,也曾遇過若干次,可惜都空過了。空過的原因,就因為不知道人身的重要。我們看寶貴的人身,還不如一兩金子。如果我們有了一兩金子,誰也不肯白白的把它丟掉,可是白丟掉的人身,不知有若干。要說人身的寶貴,不但一兩金子比不上,就是十萬兩黃金也比不上,充滿南贍部洲的如意寶珠也比不上。因為如意珠不能令人成佛了生死,不墮惡趣。一個人死了,把他的頭上、腿上,都擺上如意珠,讓如意寶珠將他的棺材塞滿,也不會叫他不墮惡趣。就是有轉輪王一樣的財富,也不中用。惟有人身,有成佛了生死的能力,就是帝釋梵王之身,也不能比。因為小乘證果,大乘菩薩發心,都必須以人身為所依。真札米的乘頌裏說,除人身外,餘趣不能發強有力的菩提心。小乘證果須要依戒定慧三學。三學以別解脫戒為基礎,別解脫戒要人身纔能受,如意珠也不會教你修三學,所以人身是最可寶貴的。人身雖如此寶貴,還是要利用人身來修行,才會不墮惡趣。若不能利用,就像海裏龍王,雖有寶珠,只是當一個守寶的奴。有寶貴的人身,不但要有此事實,還要能認識。不能認識,如貧人有寶藏,自己不知道,仍然受窮,我們無量劫來,就是因為不知人身寶貴,把多世的人身空過了。

  既然知道人身寶貴,得了人身,就要修行。修行,不是身體出一點力,或是口頭說一說,就算修行,主要在使心與法相應。要使心與法相應,就要如理思惟。現在的人,有多少不如理的妄想。有的人想,我今生享樂,來生得了人身再修行。不知今生得了人身,來生能否再得,自己是不能作主的,要有修持的人,方能作主,不然只有此念頭,實無把握。龍樹菩薩說的盲龜浮木之喻,大家想來知道。人身何以如此難得呢?因為人身不是無因而得的,生善趣的因,以戒為主,布施、忍辱等為助,還要有清淨的善願。我們現在大布施固然不易作到,作到了也未必是為出生死、證涅槃、度眾生,總有人我見、名利心,夾雜其間。說到持戒,能防護十惡,也是很難的事。這三種因緣,一種尚難成就,何況要三者都具足。因為因難得,果也就難得了。這樣難得的人身得了,又把他不當一回事,就像一個乞丐拾著一塊金子,又把它丟掉,再想發財的機會就難了。寂天菩薩的《入行論》說,如人得了人身,不作善法,沒有再比這人更愚蒙的了。

  還有另一種人,希望過幾年,我的事做完了,或子女長大了,再來修行,這也是錯誤,因為事情不會全如你的計劃,可是人命無常,決定要死,死時又沒有一定。過去的佛菩薩、大聲聞弟子、大祖師,現在一個我們也見不到。那些有大修證的人,尚且示現涅槃,何況我等。若說:「所有的人固然都要死完,可是我是不死的。」不是妄想嗎?有大權位的人要死,有大財富的人也要死。那年死呢?閻王也不給送信。有人說病人才死,我沒病總不會死。可是身體很健康的人,也有突然中風死的。有說老人才死,我年輕不會死。可是八九十歲的老人不死,才出胎的嬰兒,也有死的。有人說,凡是早死的人,都是順緣不具,我順緣具足,那裏會死呢?可是大富大貴的人,也有早死的,乞丐又冷又餓,偏不會死,死的降臨,那裏有一定的標準呢?

  至於死了以後,今世所有的一切,那樣可以帶走呢?假使滿南贍部洲的金子,全是你的,一個沙子也帶不走,所有的眷屬,一個也帶不走。連與自己最親蜜的,自投生以來,沒有離過一刻的這個身子,也帶不走。走到那裏去呢?要想死了,就入涅槃,除非你已經證了阿羅漢,不然總有一個生處。生處也許善,也許不善。有人想死了就往生極樂,或者想來世作個公子哥兒,可是受生是隨業不隨心的。如果墮在惡趣裏,那就是怎樣的情形呢?請各人去看《念住經》、《俱舍論》、《瑜伽師地論》、《菩提道次第廣論》好了。惡趣的痛苦,我們不容易知道,但是可以比例推測。我們試把自己的手,放在燒紅的火炭上一會兒,就知道熱地獄的苦,我們是否受得了。我們一天不吃,肚子就會叫起來,要打上一個餓七,更不得了。餓鬼壽命極長,歷劫不聞漿水之名,這樣的苦,我們是否能受?說到畜生,不要說真是去做豬狗,叫他是豬,叫他是狗,誰也會生氣的。生惡趣的痛苦既如此,能不生惡趣,又要看善惡的強弱為轉移。我們的善惡業那一樣強些呢?多是善業力薄,惡業力強。我們自以為曾經持戒、念誦、修定,就有很多的善業。是沒有仔細觀察,試問別解脫戒是否能背誦?下至五戒十善條數,粗細持犯,知不知道?不知道就敢說持戒清淨,其誰信之?說到修行,第一個條件,要—心不散亂,一心專注,無論是念大悲咒,或念佛,有十分鐘不散亂否?有時沖一個盹,睜開眼來,燈也燃完,只是搖一陣鈴鼓,一座如法修行也作不到。《入行論》說:念誦苦行等,若以散亂心,不能得大義。說到念誦,必須具足加行、正行、結行三支,加行時要有菩提心,正行時要有達空慧,結行時要有清淨願。就是未修之前,要以為利眾生的心為動機,正修時要通達一切如幻如化,修後要迴向我與眾生悉皆成佛。可是這三點我們都不易作到。如果是去駡人,那卻很容易作到的,譬如我要去駡一個所痛恨的人,未去之先,就打定主意,見了面我怎樣怎樣駡他。正駡之時,駡得惟恐不刻毒。既駡之後,自己心裏非常痛快。加行正行結行,都很圓滿。說到修善法呢?不但別人作不圓滿,就是法師自己也作不圓滿。貪心瞋心倒恰似念珠樣一個挨一個,相續不斷。得人身尚且如此,未得人身所作的惡,就可想了。既然是惡多善少,依《俱舍》第九品說的,業力隨重,如果善惡輕重相等,就隨最近所作的受報,如果遠近也相等,就隨串習力強的受報。我們墮惡趣是有十分把握的。以後再不要自己哄自己,僥倖生善趣。我們既造的惡業多,熱地獄與我們的距離,經上雖說有三萬二千踰繕那,實在相隔只有一口氣。一息不來,真能往生極樂,倒好了,萬一生在邊地下賤極可怖畏之處,怎樣辦呢?能救護我們不墮惡趣的,惟有三寶,所以應當一心皈依,如法修行。每天應當如此思惟,改正自己的思想。

 

值遇三界法王大宗喀巴聖教願文講記 前言 / 思惟人身難得 PDF檔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