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七果:發菩提心

字體縮放 最小100%最大
讀經尺 開啟關閉

第四章 第七果:發菩提心

  第七,啟發最勝菩提心。若已立下一切眾生義利的成辦擔子悉落在我身的誓言,則一如誓言,究係有力成辦還是無力成辦?觀察自己,發現成辦一切眾生義利固不消說,即使少分眾生的具量義利也無力成辦。因此想到,到底誰具足成辦一切眾生義利的方便呢?尋求發現,趨行菩薩行能夠成辦無量無邊的眾生義利,依此而成佛的話,則如如了知一切眾生的界、心思、隨眠——只不過是眾生自身的種性不廣增不覺醒,就佛而言,趨行成辦一切眾生義利實具不逾乎時、不待劬勞、任運俱成的能力;如此而得見到圓滿利他唯佛具有。而事實上,較之為了脫離自己一切苦而證得解脫,成辦一切眾生義利顯然是更難更可貴的,如此想來,尤必證得佛位。生起無量欲求、祈願、好樂,應常常作願而修習,並以無邊正理異名而導出定解;當生起以欲求利他為增上緣,以欲求菩提為助伴的特別的心,就是所謂的發起最勝菩提心了。

  如此的發心,與入大乘資糧道、成為菩薩、得佛子名、為世間人天的禮敬處,生起佛種苗芽、以及如來深思彼義而如藥樹苗及初月般特為信解慈護,都是同時的。欲求利他是指欲求脫離一切眾生苦的大悲為體性的欲求;欲求菩提是指為了無上菩提或圓滿利他、一種取求作業為體性的欲求,這兩者必須迭替修習,就像大乘的左右二足。

  要言之,生起清淨的增上心以上,雖有能力現為推測、比知少分所教化眾生的心思而成辦義利,卻難以觀察眾生的界、隨眠,也無力如如實實成辦少分義利,於任所行持的一切眾生義利,得令成熟是不無困難的。繼而力量越趨廣大,菩薩加行道時,因有能力觀察無量眾生心思,成辦義利,但仍難以觀察眾生的界、隨眠,於任所成辦的利他義利,得令成熟也有少許困難。而後漸次觀察,越發深細,八地以上時,能夠如如了知無量無邊眾生的界、隨眠,成辦義利時也已捨去了粗分的精進之相,得如菩薩所祈願的,有力成辦。然後證得十地,成辦利他之理,等如隨順於佛,能夠善為見知無邊眾生的界、心思、隨眠,有力成辦廣大義利。最後成佛了,能夠如如實實見知一切眾生的界、心思、隨眠,能夠齊現同行眾生義利,所成辦的眾生義利絲毫也不會不成熟不合宜,只不過是唯須隨行、觀待眾生各自的能力成熟與否罷了。所謂的界,是指種性,是眾生各自的種性那一種易於覺醒。隨眠是指習氣,是眾生那一種習氣為重。心思是指了知之量。信解是指與那一種祈願關係深切。這一切粗細分一一部分都能不含混不錯亂、成辦眾生義利的,唯一就是佛而已,其他是沒有的;從發心起,即以此佛位為主要的所證品的理由也在乎此。廣的發心理則,自他相換中詳述。

 

心月溶華 第四章 第七果:發菩提心 PDF檔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