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友

關鍵字搜尋

遇難不退

◆台北永福國小 李秀文老師

李老師受邀擔任「生命教育學習網」──生命體驗──課程的教學演示教師,教學經驗豐厚的她,在接到這麼一個不一樣的生命教育「做中學」課程,她如何將課程內容融入生命,以自己的學習經驗帶動學生的生命體會?常常聽老師們說:「推動生命教育,收穫最多的是自己。」「生命的勇士」是此次課程主題,是學生的生命典範,是謝坤山先生……更是秀文老師的一段心靈成長的心路歷程。

今年(九十一年)四月初組長找我拍攝生命教育網「『做中學』生命體驗活動課程」的影片,我欣然的接受了,當時覺得就是幾場教學而已嘛!

這次拍攝的主題是──「生命的勇士──學習遇難不退的精神」,六月底放暑假前拍攝第一場,拍攝當天,才意識到:這可是玩真的,非同小可哦!一站到講台上,心就覺得慌慌的,因為之前的準備工作,連教案都是別的老師幫忙寫好的,自己並沒有充份準備好。第一場教學就在許多學校的好同事一起幫忙、學生賣力的演出中硬「ㄍ一ㄥ」起來了。

七、八月時將閱讀「我是謝坤山」這本書當做暑假作業,我也和班上的孩子們一起同步閱讀,內心被他書中所敘述的生命故事深深感動,尤其是「歸零」的想法更深深吸引著我,因為當時恰好自己在基金會承擔的義工工作進行的並不順利,觸礁了,身陷其中且無法用自己的力量轉彎,又不願求助別人,被岩石刮得渾身是傷,但仍只想勇往直前找出縫隙鑽出去,此時「歸零」的想法讓我的心稍微沉靜了一下,為何要急求結果?當初投入基金會承擔這些義工工作時的初發心,和自己現在的想法去做個對照,看似差之毫釐,但其實已失之千里矣!所求都已不對,方向也錯誤,難怪會碰得滿頭包,當下頓時內心一片清明。

八月底、配合暑假作業研讀「我是謝坤山」這本書,也為了即將到來的第二次拍攝工作暖身,我在班上進行了三次類似讀書會的課程,和學生一起討論看完這本書的感想。學生的反應與分享,讓我發現孩子們對生命的體會是有其另一片天,他們多半都朝正向積極面去思考,是我們滿身塵垢的大人遠遠所不及的。拍攝當天,因為謝先生的親自蒞臨學校,與學生面對面的心靈對話而達到最高潮,學生之high不在話下,我也被謝先生的智慧之語與幽默感深深懾服,他對生命永遠抱持著樂觀與進取的精神,真不愧是生命的勇士啊!

九月初,輔導室安置了一位降讀生──宛錚來到班上,她今年本該升國一了,因動了腦部手術,導致半身不良於行,也延誤了課業。她來到班上後,因肢體上的障礙,加上心理的無法調適,完全無法融入課堂上的學習。但我總認為她的身體無法恢復已是事實,與其再給魚吃,不如教她如何釣魚,於是不管在課業上或日常作息上,會要求她與正常人一樣,交該交的作業,做該做的打掃工作,還為她往後的學習擬了一套計畫,希望她在升國中之前,能完全生活自理,學業也能步上軌道。殊不知十月中旬,宛錚突然缺課三天,第三天她的父親到學校找我,告知因為我給宛錚的壓力太大了,所以她現在常頭痛,肚子也不舒服,甚至也不想來上學了。乍聽之下,我是反彈的,心想根本就是你們家長保護過度,後來更發現他已先去輔導室告過狀,還質疑輔導室當初幫宛錚安置錯班級了,聽到這些話令我沮喪極了,心想:算了!以後我不管你了。但突然想到班上從六月到現在,因為拍攝「遇難不退──生命的勇士」的影帶,所以一直在勉勵班上的孩子在生活中實踐「遇難不退」的精神,我自己怎可如此就輕易退怯了呢?於是利用午休時間自己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到底錯在哪一個步驟,我很愛宛錚的,真的是打從內心的疼惜她,我現在還是很愛,但之前我是以自己為出發點,以自己認為好的,對她有利的來要求她,並沒有站在她的立場去設想,難怪她不能接受啊!還好我有先將自己「歸零」,心先沉靜下來,才能再重新做一次正確的出發。體會出這道理,才是真正的遇難不退,才能做生命的勇士。當天晚上我就打電話向宛錚的父親致歉,並感謝他適時的提醒。

隔天孩子來上課,我改變方法,完全以她的立場為出發點,接受她、鼓勵她,很快地她也接受自己。當她安立好自己後,其實學習就不再是困難的事了。如今她在班上,已不像過去的她──當客人,而是真正融入成為班上的一份子。

至此,我才真正體會到遇難不退的內涵,感謝基金會讓我有機會承擔這樣一個拍攝的工作,這次真正獲利的是我自己,我將繼續將這種遇難不退的精神,用在我的生活中去實踐。

全文收錄於 第 35-36 期 47 ~ 5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