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友

關鍵字搜尋

我不能捨棄他

◆台北 齊庭

前陣子弟弟財務出了問題(向公司及家人借了很多錢),人際關係也陷入死谷,整個人顯得陰鬱愁苦,父親好心疼,情緒也跟著弟弟的狀況起伏不已。看到父親這麼痛苦,我們幾位做姊姊的也很擔心。找了一天請先生開夜車載我回南部參加家庭聚會,為了弟弟的事,大家談到半夜,但我們還是不知道要怎麼幫助他,因為弟弟的心門始終緊鎖,不願意把心裡的話說出來。事情延宕不決,我們大家真是苦成了一團。

正好最近生命教育學習網──教材資源開發的義工活動中,我們要寫有關悌道金──手足清深的教案,其中有一則許武的故事讓我頗有感觸──許武,父母早亡,有兩位年幼的弟弟,白天許武在田裡耕種,到了晚上就挑燈教弟弟們讀書,弟弟們若稍不受教,許武就跪在家廟前面說:「自己無德,不能化誨,願母有靈,啟嫞二弟。」許武以身教引導幼弟的行為在我心中不斷輾轉,那陣子義工老師討論的「悌道」內涵及彼此分享有關友愛的經驗故事,也反覆在腦中湧現,我反問自己,我能怎麼做呢?

或許就是因為常常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有一天我突然有了以前沒有的感受:在父親心中,弟弟是他的寶,從小時的課業,到長大後的成家立業,父親對弟弟是一路呵護,從未改變,即使弟弟常讓父親失望,父親也從未捨棄過弟弟!我想父親 一定也很希望我們能像他一樣幫助弟弟,陪弟弟走過生命的陰暗期,但是,我卻捨棄他許久了……

其實我在國中時就已經發現弟弟出了問題,我知道必須幫助他,但和他交談後卻發現他並不領情,依舊緊閉著心門,好心卻吃了閉門羹的滋味並不好受,所以從 此就不想再花心思幫助他了。即使後來我有機會學佛,因為讀到《菩提道次第廣論》而受益良多,我也不會想到要介紹給他,因為我始終覺得他根本不會來讀。觀察到自己是這樣的心態,再比對許武那份不放棄弟弟的心,我心裡真的很慚愧,也感受到是自工無德,所以不能感化弟弟,更懺悔自己未能做到「兄弟睦,孝在中」,我發願要敞開心胸開始和弟弟互動。

於是,我和姊姊分享我這一路的心情轉折,請姊姊們一起來幫助弟弟:請我先生打電話給弟弟表達關懷;我也在電話中向弟弟道歉,因為上次求好心切,為了弟弟不願意和我們談而對他發了脾氣,也誠懇邀請弟弟來廣論班研討功課;接著我又打電話給爸爸,請爸爸陪著弟弟一起來上課,爸爸十分忙碌而且又不是佛教徒,但他看到我們學了《菩提道次第廣論》課後都越變越好,所以知道上課對弟弟有益,因此非常願意陪弟弟一起來,就這樣弟弟已經上了兩次課,真不可思議!我知道弟弟不可能一下子改變很多,但我相信自己這一番願意關心他的心意,已經在無限生命中,為自己,也為弟弟種下了改變的種子。

現在弟弟住在二姊家,前陣子二姊曾在電話中跟我提及:她每天都在家為全家做早餐(那當然包括了弟弟),我不禁感恩得想掉眼淚,跟二姊說:「謝謝妳幫我照顧弟弟!」她也覺得很溫暖。

真沒想到,透過設計網站教案的互動,讓我體會到一點點悌道的內涵,推倒了我對弟弟築起的心牆,也為陷在愁苦中的家人帶來一線曙光……生命教育學習網的建構,我和家人竟是最早、且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原來「承擔」是為了學習,原來參與是獲得不是付出!我們越關懷別人的生命,自己的生命也得到陽光和雨水。

全文收錄於 第 35-36 期 44 ~ 4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