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友

關鍵字搜尋

讀經班田園巡禮

◆台北 解建榮

平常只聽得到風聲、蟲鳴、鳥叫的農園裡,小朋友聚精會神地傾聽慈心基金會義工老師,引導解說認識一草一木。這是臺北學苑福智兒童讀經班暨家長成長班,在今年一月五日及六日兩天,分別舉辦到桃園的碧蘿村及關西的牧心苑兩個有機農園的親子戶外教學活動,共有三百五十二位家長及學生報名參加。讓平常學到的慈心課程,得到一次實際關懷大自然生態及有機耕作的體驗。

小朋友田園巡禮的同時,農場主人一一介紹農園中的植物,山坡上 遍開著一叢叢淺紫色毛絨絨的小花球,它叫「紫花藿香薊」,它的葉片搗碎塗在傷口有止血的功能,而輕輕撕開「火炭母草」的莖部,我們可以品嚐到酸酸的汁液,還有野茼蒿菜等,可以為我們在野外止渴、求生。這許多的野草,農場主人為什麼沒有把它們清除呢?原來它們可以讓泥土聚集不流失,並有含蓄水源的功能,大地才能生長出美麗的花草樹木,讓我們體會大自然萬物與我們的生命是息息相關的。

去關西牧心苑參觀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引導下安靜地聆聽大自然的聲音,用學習單做極富聯想的記錄,孩子們小小的心靈,聽到了風的聲音是斷續的海浪線條、鳥鳴是圓形旋轉的進行、而流水聲是直線的延續,原來活潑好動的小朋友,是可以靜下心來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並切實地去感受大自然給予的感覺,是多麼的真實、多麼的美妙。

每個學期舉辦一次這樣的戶外教學,對讀經班的老師來說,可說是一次親、師、生非常難得的互動機會。邦瑋的媽媽跟老師說:「邦瑋因老師教的慈心大地觀念,而了解土地因化學肥料與農藥的使用而生病受傷了,他的心裡很難過。但在和哥哥相處時,他卻欺負哥哥,其實哥哥對他很好,什麼都讓著他呢!我不知道要怎麼幫助他去友愛哥哥。」老師建議她利用此次田園巡禮時,透過學習認識大自然,而感受到大自然與我們的密切關係,也更能以此去體認周遭的人也和我們息息相關,感受到家人為我們的付出;例如爸、媽對我們的照顧,就好像農夫照顧土地,哥哥這麼疼愛弟弟,弟弟是不是也要去關心哥哥?可以鼓勵邦瑋以對大自然的愛心去友愛哥哥。

家長們表示參加這個活動,不但孩子可以增廣見聞,實踐平日所學,也讓家長們學習到許多理念及方法,對生命、生活有更明確的方向,也增長了家庭中的和諧,真是一舉數得。

全文收錄於 第 27 期 48 ~ 4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