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 粵竹
我住的社區,戶數不多,左鄰右舍平常相處得還不錯,但九二一地震之後,狀況頻頻。
為了房屋修繕費,某住戶在電梯公布欄對前任主委,猛力發表「異」見。為此主委、財委、樓長等人,曾經多次想找對方談,對方卻避不見面,後來乾脆不繳地震修繕費。電梯內的布告欄發出聽不見,卻敵意十足的「聲音」,讓搭乘的住戶感覺很是不安。身是財委的我,苦思對策不可得。
有一天,我翻閱福智之友時,讀到一篇「四十元」。提及先生和她,為了節省高速公路四十元,雙方起了爭執;作者由煩惱到心念一轉,海闊天空明朗喜悅。「她的經驗正可提供社區鄰居參考」我便影印幾份請管理員貼在各電梯公布欄上。
不久,有鄰居向我反應──「我讀國小的女兒看了這篇文章後,竟然會跟我一起分享討論,我覺得滿不錯的。」有她的鼓勵,我陸續貼了幾篇文章。幾天前還有人跟我「抱怨」說:某法官寫的「真相」,文章很好,可惜太長,「害」她搭了三次電梯還是沒讀完,最後只好在電梯內看完才出來。
在我貼文章不久後,開始有熱心的鄰居提供運動、醫學、保健、各式各樣人文活動給大家參考,大夥見了面還會交換意見。原先不愉快的氣氛早已煙消雲散。
全文收錄於 第 18 期 第 8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