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福聲

關鍵字搜尋

學習廣論前後

◆大仁藥專班 曾輝煌

每次全校升旗的日子,走向司令台的腳步總是特別沈重,近五千位師生的集合,總要花費一番功夫。

往昔權威式的管理方式已不合時宜,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時代似乎已隨著潮流而去。任憑你在司令台上好話說盡,喉嚨喊啞,台下還是嘰嘰喳喳,聊天說笑,高談闊論亂成一片。更氣人的是三三兩兩悠哉悠哉從教室漫步到操場,無視台上的指揮者,無視於全校師生正等待升旗,浪費了多少人寶貴的時間,以「目中無人」形容實不為過。最後仍然要拿出「獅子吼」的功夫才能收拾混亂場面。大家安靜了,但是;自己的整顆心已被「瞋恚」的小精靈所占領,眼中看到的盡是學生的缺點,想的都是要如何呵責訓斥他們,容忍的雅量已消失得無影無蹤,說出來的話聽來是那麼刺耳傷人。內心的不悅,不耐煩,全部傾倒而出,哪管別人的感受?典禮結束後,自己站在司令台上,望著逐漸散去的師生,內心百味雜陳感慨萬千!曾經不止一次提醒自己,不要急,要有耐心,不要動氣。但是對境的時候,仍然忍不住而動氣,瞋心大起,無名火燒得臉色鐵青,遍體鱗傷,身心俱疲就像打敗的公雞,滿頭大汗拖著沈重的腳步回辦公室。接著就是懊悔,實在不必動氣,告訴自己下次不要如此,結果;下次又是如此,一次又一次,不知道為何會如此?易怒,暴躁,缺乏耐心。愛心更不用說了,內心好苦!好苦!同事們總是投以同情的眼光,學生則是遠遠的以一種又畏又懼又不解的眼神望過來。怎麼會這樣?我實在不喜歡這樣!煎熬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日子實在難過!直到有一天……

不知道是因緣成熟,還是宿世善根所感,我想是師長及佛菩薩的慈悲更貼切些,竟然讓我遇見了黃姊(見慈法師未出家時同事、學生親暱的稱呼),由於她的引導而接觸了《廣論》,參加了大仁藥專研討班。剛開始總是浮浮泛泛,不能全心趣入,自然無法體會《廣論》的殊勝。經過黃姊的指導及多次參加法人舉辦的各種法會如:皈依法會、觀功念恩、八關齋戒、請師住世、打掃法會、新春禮師、放生、教師研習、中秋普茶、青少年學佛營……等,每參加一次,就好像更接近師長、三寶,更能從活動中去體師長的慈心和悲心。師長不斷的以最平凡最實際的法會來攝受和加持這群為無明所覆的愚痴弟子,讓大家有機集聚資糧,淨治罪障,種下成佛的因。師長啊!用心良苦!感恩啊!感恩!師長的恩德永銘我心。

「如是因感如是果」,「業隨心轉」,是師父經常教誡我們的法語,數數聽聞,數數思惟,讓我看見了自己的煩惱,認識了自己從無始以來串習而成的惡劣習氣。原來我做事喜歡「立竿見影」就是「急求果報」極重的煩惱相,易怒就是瞋相應伴,喜聞讚美及掌聲就是貪相應伴,不明事理貢高我慢就是極重痴相,起心動念無不是和三毒相應。如果不加以對治,所造的業遲早要感果又會增長廣大,等到無常到來時,一墮惡趣,求出就無期了。現在還有機會,想到還有一絲希望,頓覺全身舒暢,心轉業亦隨轉。心量逐漸寬大,校園所見無不是天真活潑的菩薩,雖然仍有少許缺點,但大多數是優點較多,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呢?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是難免的,有心改過的學生,為什麼不能原諒他呢?何必一定要處分?能心平氣和的忠告善道,為何要粗聲惡語的呵責訓斥?將以往「觀過念怨」改為「觀功念恩」,真美啊!「觀功念恩」!真是無往不利,屢試不爽,看人人都是菩薩,只有自己是凡夫,經常反觀自照,把自己調伏到最低,煩惱也相對減少,內心的污染將漸淨除。

校園有了廣論研討班,學《廣論》的老師有福了。學了《廣論》的老師,將《廣論》的善巧方法用在學生身上使學生能受用,學生就有福了。大仁藥專的校園少了一個黃姊,但佛陀的除魔最聖軍裡添了一員猛將(見慈法師),我們感恩見慈法師將《廣論》帶到大仁藥專,更感恩常師父將《廣論》帶到台灣及世界各地,使更多的眾生能有緣同霑圓滿教法的甘露。

全文收錄於 第 33 期 第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