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光精舍弟子眾
所謂「度眾生」,非僅指人,小鳥、貓咪都是要度對象,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 ※ ※
一日,侍者在廚房看見師父拿著湯匙和碗,遂問:「師父,您要做什麼?」
「貓咪今晚沒有東西吃,好可憐!會吃老鼠。我弄點東西給牠吃!」
於是拿了些菜飯,到貓咪旁邊,蹲下來,為牠拌飯,並加上些大悲水。貓咪趴著,頭倚在兩爪上,眼睛睜得大大地、專注地看著師父。
拌好了飯,師父對貓咪說:「這些食物是信徒拿來供養我們,我們吃剩的。信徒供養是要我們好好修行,吃了成佛度眾生。你吃了也要好好修行,成佛度眾生。」貓咪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凝視著師父,聽話地「ㄇㄧㄠ」了一聲,如同虔敬的弟子回答師長的話一般。
接著,師父為貓咪授三歸依。貓咪神情專注、平靜、了解似地又「ㄇㄧㄠ」了一聲。
師父又說:「你快吃!吃飽了就好,不要再去吃老鼠、小鳥喔!」貓咪聽了,又乖乖地「ㄇㄧㄠ」了一聲。
這樣的情況不只一次。就在今天下午,師父又對貓咪說:「願吃了成佛度眾生。阿彌陀佛!」貓咪專注恭聆,應了聲「ㄇㄧㄠ」。師父再叮嚀一次:「吃飽了就好,不要再吃小鳥、老鼠!」貓咪乖乖地「ㄇㄧㄠ」了一聲。
信徒們知道師父愛護小鳥,總會供養些米做為餵鳥之用。師父指示:餵鳥時要灑些大悲水,讓鳥吃了投生為人,得聞佛法,好好修行,成佛度眾生。弟子秉承師意,天天撒米餵小鳥,有時忘了撒,師父會提醒我們:「小鳥沒有米吃了,趕快弄給牠們吃!」每日總有上千隻的小鳥,在庭前的樹枝、草地上,安詳、滿足地吃著米。這些小鳥吃飽了,就飛到電線上,愉快地歌唱。
前幾天,電線上停著上百隻謳歌、閒談的小鳥。師父看了,欣喜雀躍,告訴身旁的弟子:「你看你看!那麼多小鳥!牠們好高興啊!」
偶而有小朋友來,他們見到鳥兒,會很興奮地跑過去。師父看了,總是急忙阻止:「小鳥在吃米,不要吵牠們啊!到別的地方去玩!」
有一天,貓咪走著走著,靠近了小鳥。師父看到了,對牠說:「要聽話哦!小鳥在吃米,你不要吵牠們!」貓咪聽了,「ㄇㄧㄠ」了一聲,就到遠處不影響小鳥的地方,慵懶地躺下曬太陽。
同樣的這群小鳥,常常人們一走近,牠們就驚慌飛逃!同樣的這隻貓咪,人們一靠近,牠也疑懼潛避。只有在師父面前,牠們不憂不懼,安詳、自在且快樂,還能了解師父的話!沒有一顆大慈大悲純白潔淨的心,哪能有這樣的感召?
除了生活中的言談舉止,家師也常開示弟子。
他常提醒我們:在修行方面,一定要「不見他人過」。
也常開示三皈的道理:「自皈依佛」,沒有講「他皈依佛」。我們自己皈依佛。但我們有沒有真的皈依佛?拿法鏡照一照。「自皈依法」,法叫我們學一切正。《廣論》就是從現實生活改我們。我們用著它的時候,即刻觀察到:「這在講我」,即刻就懺悔。「自皈依僧」,僧就是淨。離開塵染。我們貪、瞋、痴的心要去掉、傲慢心要去掉、嫉妒心要去掉,才名「僧」,清淨僧。皈依三寶,做什麼事都快樂。如果做什麼事都計較、就佛法僧都沒有皈依。沒有皈依,法怎麼學的呢?法很好,沒有學進來。沒有學進來時,就會煩惱。
亦常以昔日閉關之心行策勵吾人:「閉關時,披鎧帶甲,至前方作戰。我要戰一萬個人,這一萬個人都是我的敵人。我不戰死它,就被它拉走了。這一萬個人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壞習氣:貪吃的、貪玩的、貪睡的、懈怠、懶惰。我精進之甲披上去以後就戰敗了這些,如今我得到的就是身心自在。」
身為弟子的我們,雖愚鈍頑劣,也但願能謹記師誨,依教奉行。
沒有什麼可以供養恩師,只能以每日所斷微少惡、所修微小善供養師長,只能發願:將來有能力一定要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最後,謹恭錄《華嚴經》文一段,作為對吾師之讚頌:「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全文收錄於 第 10 期 第 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