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秀梅 圖 / 顏明川、許馨云提供
文 / 王秀梅 圖 / 顏明川、許馨云提供
在學苑教室、營隊法會當義工很熱鬧,但在農田修行除了風聲鳥鳴,連幾句談笑風生的對話都難得聽到。顏明川夫妻倆長年各自埋首於農場角落,鬆土除草、施肥抓蟲。這雙儷影不濃情蜜意,卻永結同心,他們希望能如師父所願,用慈心有機創造健康和樂的世界。
房屋低矮、視野開闊的臺南新營區馬路上,有一家補習班。補習班的主人顏明川晚上教自然科學,白天種香水百合,教師與農夫兩種迥異的身分在他身上迸發出耀眼的光采。
他的妻說:「我什麼都不懂,只能跟著他做。在他身上看到師父自詡為常敗將軍的精神。」這般屢敗屢戰,不知不覺已過十六個年頭。顏明川的香水百合終於取得綠色保育標章,在里仁店上架銷售。
學者型農夫
因為心疼母親買梨被騙,顏明川童年時候就立志與土地為伍、為農民發聲,在普遍學歷不高的 1990 年代初期,考上中興大學農產運銷研究所。畢業後碰上難解的農業問題,還是習慣到圖書館翻書、參加論壇與專家交流,進行實驗,可說是理論與實務兼具,思考型的學者農夫。
「花不能吃,為什麼一定要種有機?而且消費者重視花的外觀,稍有瑕疵即被淘汰,不噴藥根本做不到,有必要這麼辛苦嗎?」
即便上述言論有理,但思及其中的勝利過患,顏明川還是決定種植「臺灣原生種」有機香水百合。
「進口球莖開出的百合花朵較大,但抗蟲抗病力極差,為避免昆蟲及微生物破壞,施藥要『全滅』,將有毒蒸氣打入土壤內部,對所有生物趕盡殺絕。如此一來,一塊土地只能使用兩三年就需移往他處種植。」
因為香水百合是高經濟作物,需要用最好的土地來種植,若以慣行農法栽種則嚴重破壞土地,尤其花卉所使用的農藥及生長激素遠比種植蔬果的使用量來得多,如果能改以有機農法種植,不僅可以恢復地力,農民也因此獲得更高的收益。
為了藏種於農,為了保護大地,為了維持生物多樣性,為了有清淨的花供佛......再辛苦也值得!
毒蛇盪鞦韆
聽帶、誦經、背書的功課,夫妻倆也沒敢擱下,顏明川說:「你種得再成功,內心一動也不動,有何用?」認真將所聞法義實踐於田園生活。
面對雜草,他轉心:「我喜歡香水百合,有些昆蟲喜歡雜草,我和昆蟲都是眾生,怎麼可以為了個人愛憎,奪走其他眾生的食物?」 面對虎頭蜂,他轉心︰「不是不讓你們住在這裡,是怕工作時傷害到你們,所以請你們搬到其他不會傷人,也不會傷自己的地方。」奇妙的是,隔天那一窩虎頭蜂不見了。
面對白頭翁,他轉心:「若『鳥』因見我,生起信憎心,願彼恆成為,成辦眾利因。」種種「無害行」,造就農場生態豐富的榮景,包括蛇族的繁榮。
眼鏡蛇、雨傘節都是田裡的常客。有次顏明川在田裡接水管,一條蛇反常地向他爬去,他忍不住虛張聲勢地大吼:「你不要過來,你過來我打你!」憶起當年的情景,顏明川呵呵笑說:「我對兔子有好感,但超級怕蛇。」
後來冷卻情緒,平靜觀察,他才發現蛇跟所有動物一樣,都只是在離苦得樂本能推動下,產生種種舉止行為。
「除了香水百合,我的農場還種稻,稻田有水。有一次我看到一條蛇,蛇頭蛇尾各纏一叢稻,在水面上盪鞦韆!我不敢想像,這麼醜陋、兇惡的東西,竟然也有這麼天真爛漫的一面。超級可愛的!」
他的心,慢慢地柔軟了,動轉了。「慈心有機耕耘,就是在修行啊!」他似有體悟。
祈求有妙用
有一年,他和太太在田裡種植上萬棵的香水百合,種完正要離開,突然一陣風掀起覆蓋球莖的稻草,他急忙想要重新蓋好,卻發現所有的芽已經焦黑,距離種下的時間不到半個小時,這一驚非同小可。當下夫妻倆立刻到工寮殷重祈求,希望三寶加持這一批將要供養佛菩薩的花朵。心情逐漸平靜下來,他仔細檢查田裡的每一棵球莖,發現有一角落的球莖是完好的,原來是覆蓋的稻草有新舊不同,舊稻草上的枯草桿菌發揮對病菌的拮抗作用。
災難背後是加持,這個重大的發現,將避免以後病菌感染的機會。他提醒自己:「無常隨時都在,只要如理如法必得佛菩薩加持。」祈求,讓心平靜,遇到重大事情不驚不慌,冷靜面對,終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真金不怕火
某個大雨天,他們夫妻倆又到田裡撿蝸牛和福壽螺。因為學佛,他們不殺生,一雙膝蓋跪在泥濘的農地裡,一隻一隻撿。平時走慣了的田埂,在那時,竟漫長的好似永無止境。剛插下的苗,又被吃得一乾二淨了。顏明川妻子圓潤臉頰上的晶瑩水珠,已分不清是雨,或是淚。
雨不停,腳步也未歇,她跟著他從農田踏上返家的路。應該說,自結縭以來,從來都是他走到哪,她就跟到哪。他說要種有機香水百合,她就跟著種了。即便自己對農事一無所知。
可不可以停下腳步?挫折、困難、失敗太多,她真的累了。
家門到了。顏明川還是繼續向前走,他穿越客廳,來到冰箱前面,拿出低溫保存的球莖,育那數來不知第幾萬棵的苗。
十幾年前聽師父說:「如果農藥繼續用下去的話,我們會產生最後的結果——毒死、餓死、戰死。」顏明川半信半疑;無數寒暑過去了,他研讀農業專書、實際耕種作物,對師父的信心益發堅固。他的妻把一切看在眼裡,更明白慈心有機是一條沒有退路的路。
失敗,再爬起來就可以了。這是他們從師父身上學到的精神。
顏明川理念小辭典
早期臺灣的大聚落自給自足,有溼地、有池塘河流;有稻作、有雜糧蔬果;有竹林,也有森林。農人依地勢高低適地而作,並留下部分土地放牧或休耕,令生態回復均衡,減少病蟲害。這樣的傳統農法單位面積產量大,且因作物多樣化,具有應變外在環境與市場變化的彈性。
可惜的是,目前商業生產當道,專業農順應通路商要求朝單一作物、大面積耕作邁進,過度壓榨自然,未來季節性缺菜可能更加嚴重,而盛產時則會造成農友惡性競爭。我期待增加有機及綠色保育田區的面積,並採用多元耕作,促進生態平衡、創造人際和諧。
來源:《福智之聲》233 期 第 72 ~ 7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