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家訪的逆習——走出舒適圈,麻園義工歸零學習

口述 / 吳松霖

口述 / 吳松霖

投入參與式預算的家訪,對這群有心修行的退休人士來說,全是逆著習性來的!鼓起勇氣與陌生者對話,這才發現自身的局限,有了一番「心」的洗鍊;而計畫主持人——非廣論學員的吳松霖,不僅看見內在專制,也為生命找到療癒和方向......

吳松霖

吳松霖

「跟那些老農相比,我算是很有力氣的,但是親自下田割草後,吃飯連筷子都拿不起來喔!」為了實際體驗麻園村農民的職業傷害,義工劉義群在會議上分享了鋤草半日後的一番體會。

吳松霖

「早上整理花圃,我也是一個早上都停不下來,因為想要一次弄好,結果腰痠背痛。我想那些農民也是想趕緊把事情做好,中間沒停下來休息。」已過七十歲的義工李喜美,也立刻回應了自己勞動時緣著農民所體會到的心得。

在一場麻園村參與式預算的會議裡,十多位義工以及社區營造專業團隊,針對一份家庭訪問調查結果,進行了熱絡討論,試圖理出受訪村民實際遭遇的困難和需求。

會議負責人同時也是參與式預算的計畫助理吳松霖,最後為大家做了總結:「透過這個共學,我們不會只膠著在自己的觀點裡,也不會認為那只是某一位村民的問題,會看到普遍性。」、「家訪採集回來的材料,透過分析歸納,可以拓展視野,不然可能會想說,農業問題關我什麼事?」

為了共創心靈生態村人人相互依存的願景,一群福智義工開始挨家挨戶走進當地村民家中進行訪談,透過面對面溝通、記錄、回報、開會分析討論,了解居民真正的需求,幫助村民解決生活問題,凝聚社區成為一個生命共同體。

家訪初期,種種習性障礙現起

吳松霖是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的一員,對社區營造有豐富經驗,因認同福智心靈生態村的概念,與夥伴劉欣恆在 2020 年底正式進駐麻園村,開始陪伴這群跟自己父母年紀相仿的義工們投入社區家訪。

家訪義工大多年過半百,是已退休的福智學員,因相應師父福智村的理念,從各處移居至麻園村。

誠如吳松霖所言,這些義工退休前多半已小有成就,有人在美國經營旅館、有人在美國是企業主管、有人是副教授。對於社經地位普遍中上的退休人士而言,要在農村進行陌生家訪並不容易,加上村民起初的三不態度:不歡迎、不信任、不友善,更需要克服心理障礙、放下身段,才能鼓起勇氣敲門拜訪。

吳松霖說:「我其實很佩服他們,他們很多人在世間都很有地位。我本來就是 nobody(小人物),沒有很多心理障礙要克服,但他們有。要去陌生訪談,像劉義群師兄是村長的弟弟,即使如此,他也常吃閉門羹。」

義工許雪瓊分享心路歷程時坦言,陌生家訪對她來說是很大的挑戰,這和過往在福智的經驗和訓練完全不同。以前做事都能事先聯絡和安排,家訪卻要機動敲門;加上過去的錯誤概念——把村民當「外道」,根本不會想和村民有任何互動。但家訪時要學習靈機應變、聆聽、真心關注他人的苦樂問題,這過程都是逆著習性,讓她很不適應、很想放棄。

家訪初期,義工們面對居民的各種抱怨都很不習慣,內心不時現起:「那是你個人的問題啊!」甚至心裡犯嘀咕:「我事情也很多啊,還有很多共學研討要參加,我為什麼要聽這些呢?」

從抗拒到主動,從「心」歸零學習

參與式預算會議上,吳松霖(左二)和義工正在就家訪問卷結果進行共學

參與式預算會議上,吳松霖(左二)和義工正在就家訪問卷結果進行共學

雖然內心有這麼多聲音和困難,但因為不斷共學師長開示的教言,至心期待「社區即道場」,義工們一步步從被動抗拒跨越到主動積極,並將自心歸零,重新向村民學習。漸漸地義工們發現,自己從家訪、個案研討中,收穫了許多豐富的「心」學習。

參與式預算會議上,吳松霖(左二)和義工正在就家訪問卷結果進行共學

劉義群透過翻閱過去的訪談紀錄,看到自己不夠客觀、常曲解受訪者原意,發現自心的偏頗和侷限。回想起家訪的初衷——了解村民需求進而解決問題,他說:「我實際務農後,再去跟居民互動,就可以更了解他們的困難。」於是浮現減低職災的計劃——與台大醫院斗六院區的醫師合作,針對村民的復健保健作宣導。

許雪瓊則號召了福智教育園區的校長、師生們,主動前進社區打掃公共活動空間——官家老宅。透過義工服務,將園區的業力投入社區,化解了當地村民和園區間的嫌隙,凝聚大大小小的心業力。

吳松霖說,師兄姐們的「好學和行動力」常常讓人充滿驚喜和佩服。例如某次活動,他和劉欣恆、義工王士良正在架設簡報設備,一轉眼其他義工們已俐落完成會場布置,劉欣恆見狀對著吳松霖驚呼:「這是一個部隊!你有看到嗎?」兩人都感覺到「我們是跟部隊在工作」!

義工們為實踐慈悲關懷社區的理想,不僅努力突破現狀、尋求資源,許多在會議中沒提的事項,也都默默主動完成,這分自發性付出的善願力,讓吳松霖大開眼界:「師兄姐們一直說他們是被師長的悲心所感動,但他們身上所表現出的悲心也很感動著我。」

吳松霖也從過程中學習到,為什麼要向居民虛心學習?因為每個人都是教材。好比一顆鑽石,挖出時像石頭,未經分析、切割,不會知道是鑽石;必須通過大家一起分析、解讀,才知道這是寶石。

內在療癒之旅,因互利而自利

大學時受到社團老師啟蒙,吳松霖開始關心社會議題。畢業後工作了幾年,因難忘理想,放棄原本收入穩定的教學工作,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在故鄉雲林縣東勢鄉關注慣行農業、環汙等議題。多番闖蕩才發現須從最小也最易入手的社區營造開始,於是和同學們組成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投入辛苦又低薪的助理工作。但吳松霖並不覺得可惜,因為這份工作讓他學到千金難買的人生功課。

參與式預算的理想,是透過民主的方式,從集體智慧中發展出公共理性。每次的家訪都像是探索知識的浩海,再加上大家一起檢討、分析案例,可以重新建構更符合良善價值觀的知識。

但當實際坐下來進行討論時,村民和義工們的七嘴八舌、離題,常讓會議主持人吳松霖陷入焦慮,一方面想維持民主讓眾人充分發言,一方面又想以魄力令會議盡速達成共識,於是經常在兩個方式中拉拔;同時也擔心自己不自覺地陷入內在專制——理智上想實踐民主,感受上卻希望朝自己的想法為主。雖然常因討論進度不如預期產生很大的壓力,但吳松霖說,只要見到義工們,就會被他們積極投入的熱情感染,很神奇地當天心情就美麗了。

「利他最終成就利己」,本來對吳松霖有點玄妙的這句話,現在卻是實實在在的體悟。不論訪談、個案研討或是和義工們的互動,在在讓他觀察到,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是一場自我療癒的心靈旅程,譬如他和母親的關係:「我看到我和受訪者的問題其實是一樣的,雖然不同時空背景,但背後架構是一樣的,我就懂我跟我媽的問題出於哪裡。」

每每和母親講不到五句話就吵架的吳松霖,發現自己理智線斷裂,是由於內心強烈渴求母親的肯定,當聽不到肯定的語言,就會動怒。他警覺到自己可能會為了追求被肯定而盲目做事,導致最後偏離初衷,走上冤枉路。

村民透過民主式的討論會議,達成社區共識

村民透過民主式的討論會議,達成社區共識

村民透過民主式的討論會議,達成社區共識

來到麻園村前,吳松霖曾有過低潮,想透過寫日記尋求解答,卻毫無幫助。但是和義工們共事後,不知不覺地得到解答:「越想顧好自己,卻越顧不好自己。和大家一起共事時,我發現我的獨善其身其實是自囚。人需要跟更多人交流互動,學習如何讓自己更好,而最高階段的自利,應該是互利才能自利。」

「雖然我跟廣論人好像在學不同的東西,但總的來說,是在探索什麼是離苦得樂,而想找離苦得樂的方法不是自己悶著頭想,或是自己去讀經典、讀哲學家理論就有用,就像我看不到我的後腦勺。」這些點點滴滴發現自心問題的探索過程,讓吳松霖更確定,想找出生命的答案單靠自己是不可行的,還須跟著一群志同道合的善友們,才有機會跳脫侷限並走向成功。

 

來源:《福智之聲》242 期 第 57 ~ 6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