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語花
大乘佛教的修行,怎能只管自己、不管他人?日常老和尚說,我們受客觀環境影響,不可能獨善其身,這是緣起之法。下手處很簡單,真如老師說以此心換他心,我們的心是共同的。
大乘佛教的修行,怎能只管自己、不管他人?日常老和尚說,我們受客觀環境影響,不可能獨善其身,這是緣起之法。下手處很簡單,真如老師說以此心換他心,我們的心是共同的。
人到老年,如果有一個「自適應」概念的社區,親友相伴,可隨著不同需求,提供不一樣的支援,那該有多好!完美安居能實現嗎?請看本期專題「告別孤苦,社區共好」。
日常老和尚在1993年湖山精舍開示「法人宗旨」,說佛法是真正離苦得樂之道,成佛是我們的目標,但是這不是馬上就能做到的,要在師法友的環境,生生世世努力,才能達成目標。
故事出自馬鳴菩薩造《大莊嚴論經》,福智僧團法師試譯白話。幾位比丘在曠野遇強盜搶劫,被他們用草綑綁。比丘戒不傷草木,於是他們嚴守戒律,希望換得解脫生死的涅槃之果。
哈佛研究發現,良好的人際互動,有助健康長壽。師父日常老和尚在雲林設立福智教育園區,當地廣論學員陸續遷入,彼此關懷,互助共好,帶動村里,展現心靈生態村的面貌!
日常老和尚籌設福智教育園區時,多次提及美國「羅馬琳達」城,期待也有一個「福智城」。當年與師父一起造訪羅馬琳達的王士良師兄、許雪瓊師姐,娓娓道來師父的慈悲願力。
理想中的優質養老院,不僅有硬體建築、醫護人員,還要有真情相待的友伴,但這打哪兒找?一群廣論學員,在日常老和尚、真如老師的教導下,開始努力打造這種夢想的心靈社區。
日常老和尚創辦福智教育園區,多年後「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概念漸漸形成。生態村工作室總幹事謝侑均說:「因為福智在這邊,我們除了重視生態,也增加更多心靈層面的提升。」
福智營隊最動人的風景之一,就是穿黃背心的義工為學員服務的身影。一群落腳安居在雲林古坑麻園的村民,拿出黃背心的精神,為打造慈悲關懷社區,在街頭巷尾熱心熱血起來!
熱愛地球的藝術創作者,因緣際會認識福智的朋友。大家透過生態村展開創新農業、全人教育、健康照護、景觀療癒、循環經濟、共生聚落、低碳智能等生活實踐,迸發動人的故事。
走出舒適圈,麻園村義工歸零學習!大家鼓起勇氣關心村民、做家庭訪問,沒想到竟然發現自己有很多侷限。非廣論學員的計畫主持人,也因此開始認識自己,為人生找到了方向。
「我住了七十年,村裡這麼團結還是第一次!」麻園村阿嬤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讓村民投入公共事務的第一步,是定期清掃社區環境,接下來是共餐、運動會,還有學生戶外勞動。
在專業護理師陪伴下,麻園村福智敬老義工認真學習,取得照服員的證照。他們多是退休人員,因為響應慈悲關懷社區的「在宅安養終老理念」,為了幫助老病者,迎向人生新挑戰!
追隨日常老和尚多年,周保善師兄對師父的身教、言教記憶猶新。現在看法人事業、學制建立的氣象,深感師父是位高明的工程師,蓋的是三界六道有情的希望工程。師恩勝佛恩啊!
聽說小鸚鵡農場附近的農場要賣掉了!南加福智基金會的同學們很快想到那裡的近百隻羊將何去何從,很可能是屠宰場。「買下來!」大家想到真如老師一定也會這麼做。救羊要緊!
銀色耶誕節將至,羊棚卻不夠完備,內憂外患接踵而至。許多廣論同學擔心小羊,紛紛跑到小鸚鵡農場。大雨來大雪飄,羊棚泥濘,幾隻羊媽媽要生產,真正的挑戰,現在才要開始。
羊群被救下,接著就是照養問題。獸醫建議轉給救援農場,但如果羊兒老病,可能會被安樂死。時值真如老師講〈蘆飲本生譚〉的故事,大家決定效學佛陀,留下羊兒照顧牠們終老。
當初小鸚鵡農場以緩兵之計帶回的3隻羊,買主來索討了!原買主堅持耶誕大餐非羊不可,帶走2隻,另1隻則以高價贖回留下。業果真實,唯有好好修行,才望免除酷烈的果報啊!
臺灣外島地區中,馬祖成立研討班的時間較晚。地少人稀,海濤阻隔,廣論班經營不易。福智法師、班幹部不退初心,堅持突破難關。學員也努力學習,生活中行善護生,實踐佛法。
從年輕就是虔誠佛教徒,但遇到日常師父後,李啟聰才曉得學佛是為了「成佛」。此後,他隨師父種有機,在福智教育園區開墾農地,甚至到加拿大參與建寺,活出了不凡的生命。
從小順遂的姿妃,以為會幸福到老,沒想到無常痛擊她的家庭:七個月大的兒子得了腦性麻痺,數年後公公罹癌,婆婆得憂鬱症,身心俱疲的她還好學了廣論,全家的命運重現曙光。
從小罹患腦性麻痺的鈺程,終生臥床,出生23年沒有喊過媽媽,只能用眼神和表情與媽媽溝通。因為媽媽學廣論,他跟著聞佛法、聽讚頌,學觀功念恩,一生善良體貼,勇敢又堅強!
新冠疫情未歇,福智僧團因三寶師長加持與居士護持,傳燈寺二期僧寮與華藏樓竣工啟用,五大論、廣論止觀初探學習熱烈,為世界祈福共修、公益活動不斷,獲內政部宗教公益獎。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網站推出「大慈恩月光藏」數位藏經閣,收藏日常老和尚、真如老師開示與佛典經論。《廣論奢摩他》、《止觀初探》、《地道建立》等典籍與生命故事陸續發行。
疫情不減大眾學法行善的熱情!廣論班網路研討不輟,現觀前行《地道建立》課程也開跑。蔬食護生持續推廣。憶師恩法會上,真如老師從《無上三珍寶譚》感念日常老和尚恩德。
疫情蔓延,愛也在綿延!福智廣論學員在新加坡、洛杉磯、北加、澳洲、紐約、日本、汶萊、柬埔寨行善,線上祈福法會、發放物資關懷老弱、推廣蔬食淨灘,為世界注入正能量。
「日常老和尚思想與實踐學術研討會」首度線上舉行,企業營、心靈教育與環境永續論壇也採線上舉辦。孝行尊親獎、經典會考持續舉行,「幸福橘之森」App邀大家用科技做善行!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與政府企業合作造林,守護大甲溪櫻花鉤吻鮭棲地;淨源茶在臺灣首屆GABA茶評比獲五星獎;臺東小米復耕計畫持續,慈悅國際推100%無添加最高等級潔淨驗證。
里仁獲《康健雜誌》讀者票選「有機通路信賴品牌」、UUPON永續美妝保養品牌第一名,以及DailyView「連鎖有機通路策略卓越獎」,並受邀至有機世界大會、社企流永續論壇分享經驗。
音樂關懷無國界!真如老師關心疫情,親唱中文單曲〈在這個時候〉已有英、法、韓、粵、日、菲、馬來語等版本,〈毘廬遮那佛〉MV也上線。〈大寶神珠〉戲劇和讚頌音樂會發表。
受到真如老師的策勉,福智慈善基金會積極推動健身、背書、健康防疫等線上課程,同時宣導《病人自主權利法》、對貧困老弱捐贈愛心物資、持續參與社區關懷,預防老年人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