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般若法門
入般若法門,即最小範圍的菩提道次第。
分說則般若說二十二年,實則四十九年惟說般若,以一切法無不從般若流出,亦無不還歸般若。
大般若如與人同高的大像片,由初分以次遞至第八分。漸漸縮小,乃至《心經》如二寸像片,然與大般若大像片全同。論者謂十六會是各各說的,不知原是一個。大般若二十二年說的在此,《心經》二十二年說的亦在此。欲入般若法門,宜從種種方向說明即︰甲、何謂般若?乙、以何故學般若?丙、何等人應學般若?丁、應如何學般若?戊、依止何人學習般若?己、如是學修般若之果如何?
甲、何謂般若
姑以名義、體性、義相、理相、聲緣、菩薩、佛及總說各項說明之。
一、名義
頌云︰般若謂正知 遠離顛倒類 般若者真見 不觀夢幻實
不住色生心 合集流注等 般若者純淨 我相塵垢離
名義者,即般若之名,及名中所含之義也。般若謂正知;般若者真見;般若者純淨。此正知、真見、純淨,是般若三要件,即般若名義。通真通俗。
先有顛倒,後起煩惱,凡夫一時正知,一時不正知,如隔日即不能正知,即是缺般若第一要件。
合集流注,謂不住合亦無集,不住流亦無注,此皆一切法之假相,實相中無此。
合集相是小乘所見,大乘則不見合集相。以一切法表面雖似集合,實則稀疏,並非合集,此即法法不相到之理。又流注相雖有,流注體則無,觀一切境不見有合集流注相,即是般若。
二、體性
頌云︰體有真及俗 真體離言思 親證或疏緣 俗體謂經論
大經卷六百 論莊嚴中觀 餘復無量種 各各名句文
真體離言思,親證或疏緣,真體的疏緣,即三要中,正知、真見、純淨,而非親證。真體則離言思,般若不能說出,如鹽中鹹,醋中酸,糖中甜,不能說出一樣。
俗諦謂經論等句,大般若分兩科︰一、深般若。二、廣般若。共六百卷。前八會,或說深般若,或說廣般若,雜說以補偏救弊,恐眾生著於空有二見。九會單說深般若,即《金剛經》,深般若最重要。理趣品專談密乘,世人不信密乘者,不知密乘即大般若理趣品所說。密乘是總持修法。第十一會至第十六會,專說各各六度的般若。又前五度是廣般若,後般若是深般若。深般若的法相即性,廣般若的法相即相,《現觀莊嚴論》釋廣般若,《中論》釋深般若。惜《現觀莊嚴論》一書,中國未譯。譯佛教典最好者即玄奘、義淨、菩提流支、曇無識各師。玄奘法師所譯各經論皆好,《大般若經》尤為善巧。又《現觀莊嚴論》注者甚多,宗喀巴大師取無著、世親、勝解脫軍、勝軍四子所注。由上略引觀之,可知餘無量名句文,皆釋般若矣。(西藏名深般若,即中國所謂性宗;西藏名廣般若,即中國所謂相宗。)
三、義相
頌云︰三智或八法 廣七十義等 八不四無生 二種無我等
義相謂法相。八法即一、法身。二、圓加行。(圓即總)三、邊次加行。(邊次即內容,如六度等。)四、頂加行。(頂即由初地至十地)五、剎那加行。六、一切智。七、道種智。八、一切種智。三智分為八法,又分為七十義,是為廣般若。八不四無生,即能修之三法(見《中論》)。是深般若。二種無我,即補特伽羅無我、法無我,謂所證明之果,即菩提及涅槃二轉依是也(二種無我是果,與八不四無生法者相對)。
四、理相
頌云︰初發菩提心 至究竟成佛 諸道地因果 眾旨趣所因
義相即法相,理相即旨趣。謂初發心修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以至成佛為究竟道也。諸道地謂五道(即由資糧道至究竟道)、十地(即由初地至十地)。眾旨趣謂理相也,如但了理相,則不起作用。
乙、以何故學般若
姑以聲、緣、菩薩、佛總說四頌敘明之。
一、聲緣
頌云︰依色等無常 證得無我體 得聲緣解脫 永別世間苦
佛云欲成佛菩薩,須學般若,乃至二乘及三士道皆宜學般若,以般若為一切諸佛之母。聲緣欲離世間苦,佛示以中士道。依色等謂依蘊處界等。無常謂無常、苦、空、無我四法,即聲緣觀色等無常、色等無我,故證無我體。聲緣解脫為果,別世間苦為報。
二、菩薩
頌云︰依於一切乘 定出離成辦 有情攝非攝 能作道種智
一切乘謂小乘、大乘、顯、密、性、相等。(一切乘,即大乘。言無所不攝,故云大。若非一切乘,便是破碎大乘,所得佛果,亦是自派說的佛果,不是一切種智的佛果。)修大乘者,應了一切乘,否則不到一切種智。佛為菩薩之究竟,菩薩道未至究竟,不得名佛。決定成辦,謂願力決定,負度生之全責。如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依一切乘而成辦之。有情攝非攝者,謂菩薩攝受有情有力能到、或不能到。如初地菩薩攝百,二地則千,以次地地遞增。初地攝百,非願不到,乃力不能耳。此有數因:或捨心未圓發有怨親想,或如地之菩提心未圓滿,或福報不具足,皆不能攝一切有情也。道種智,謂菩薩所證分別智(先有根本智),而後方有差別智(後得智),如先有燈光,而後因燈光所照,方能尋出各種差別之物。
三、佛
頌云︰依諸法無生 盡空際有情 悲流恆無盡 證正等菩提
諸法無生,謂證總法,攝一切法智圓滿,二障斷盡。悲流無盡,謂悲圓滿。正等菩提,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總說
頌云︰廣大菩提城 般若能為導 千盲等億劫 終不能得至
廣大菩提城,謂深、廣、見、行,般若為慧目。如但有前五波羅密而無般若,雖有福資,無慧目前導,亦無大作用也。如千盲欲至菩提城,雖經多劫,終不能到也。由發菩提心、三士前導、及前五波羅密之廣般若、第六度之深般若,無不具足,始克達到。可知般若之重要無比矣。佛說十六會:自初會至第八會雜說般若,第九會說《金剛經》等深般若,第十會理趣分完全講密乘(廣言即藏語頓確金剛,漢譯大樂金剛),第十一會至第十六會講廣般若或六波羅密。佛一代說法,無非從般若流出,般若本無可言說,強為比喻,即是恰到好處。如寫字好,即寫字般若。持戒清淨即持戒般若,非另有一法為般若也。然如何恰到好處耶?這個恰到好處須具三要件︰一、大悲。二、無我。三、依前五度。如此則能恰到好處也。
丙、何等人應學般若
姑以下士、中士、上士、外相,四種說明之。
一、下士
頌云︰為了知苦樂 悉究竟皈依 明黑白業道 趣吉而避險
了知苦樂,謂世間之苦樂與佛法所謂之苦樂不同。世間以受用豐足為樂,缺少資糧為苦。佛法謂世間之苦,雖苦不為苦,造業墮惡道為苦;世間之樂,雖樂不為樂,出生死輪迴得涅槃乃為樂也。下士趣吉避險之道,即明了黑白業果之道,亦即明了苦樂之道。
二、中士
頌云︰觀無常眾苦 決定求出離 依諦緣等法 得無我涅槃
眾苦謂三苦,八苦。無常,即無常、苦、空、無我四法印之無常。無常眾苦,謂無常所以苦也。此中士決求出離所觀察諸境。其修法即依四諦、十六心、十二緣等,由是證得無我解脫。
三、上士
頌云︰平等觀有情 若父母子女 不畏不入流 自苦他安樂
平等謂捨心,觀一切有情若父母子女,非捨一切怨親等心者不能也。不畏,謂度生不畏生死。不入流,謂不入三流。三流者︰一、欲流。二、有流。三、無明流。言雖不畏生死,然亦不入三流也。總之,大願所在,自苦他安樂而已。此自苦他安樂,正是上士的品格地位。
四、外相
頌云︰堪學般若人 有三種徵相 初聞般若理 內心數悅樂
喜極流涕淚 身毛作豎立 或能依教行 堪授實諦義
授般若學之人,對於學般若者,應須揀擇。因許多非器不能學,以其或墮頑空、惡取空。故有三種徵相以為試驗︰一、內心悅樂。二、喜極流淚。三、身毛豎立。此三為初聞般若之相,或由往昔熏習之種子發現而然,或由智慧悟解而然,三種徵相皆特別無上。智慧能領會般若者,三種全具固好,若僅具一種,亦堪學般若。至三種皆不具,但能依教修行,亦可漸學。前三是經上所說,後一是宗喀巴大師所開。
丁、應如何學般若
姑以應捨、應學、聞、思、修、生善諸項說明之。
一、應捨
頌云︰若一類有情 依於自種性 聞般若深義 於理觀錯倒
佛大事因緣 及俱有諸法 未得正了知 生二種過失
不善巧空義 而墮於惡取 或於自性無 而執自性有
於現實因果 一切作損減 顛倒壞世間 不善捉蛇者
或於色等法 如幻化喻品 增益壞勝義 妄認空花實
如是執斷常 落有或落無 隨一墮惡趣 學者應遠離
自種性謂往劫有邪見顛倒執著種性,或現世所起邪見等種性。於理觀錯倒者,理指道理,觀指修行,錯謂無因果,倒謂誤解一切法。
大事因緣,謂佛說法四十九年,為令眾生成佛,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即大般若。俱有諸法,俱謂相隨不離,俱有法又名隨行法,又名附帶法,又名眷屬法,於任何法中,皆有俱有法。如六度、四攝、菩提道次第,為成佛之俱有法。
正了知,謂完全次第了知。二種過失,謂墮空有二邊。
不善巧,謂不知真諦之義而墮惡取,不知俗諦之義而墮有邊。如房子為磚瓦等合成,本無實體,但有名相。若謂房子定無,則壞俗諦,謂房子定有,則壞真諦,執有執無,皆為非是。
現實因果,謂現有之因果。一切損減,謂執一切法空。顛倒壞世間,謂以顛倒邪見,壞世間之相也。
不善捉蛇者,是喻語,謂惡取空,為空所傷,猶不善捉蛇,為蛇所傷也。色等法,謂色聲香味觸法,本如幻化,增益之以為實有。空花妄認為實,是壞勝義諦也。
墮無則執斷見,墮有則執常見,此二為惡趣之因,故應遠離也。
二、應學
頌云︰人生實難得 正法猶難遇 此身如聚沫 無常大鬼吞
日夜眾苦逼 相續恆無盡 壞井毒蛇泉 智者熟思之
分別熱渴想 求水飲鹹海 由鹹轉增渴 由渴飲更多
鹹海水可涸 此渴莫能已 求五欲自娛 癡人亦如是
涅槃界清涼 無諸渴熱惱 尋求善知識 隨行般若教
相續無盡,謂生死相續,應觀行苦。壞井毒蛇泉,喻世人貪世間名利,慧命即為所傷,如貪飲毒蛇泉之水,生命即壞也。人生實難得至智者善思之,此二頌觀苦諦。
煩惱由分別熱渴而起,熱渴喻貪瞋癡。熱渴者不知尋涅槃甘露,而求五欲毒泉,故愈欲止渴,愈不能止渴,如渴飲鹹海水然。分別熱渴想下二頌,是集諦。涅槃界清涼半頌,是滅諦。尋求善知識半頌是道諦。
三、聞
頌云︰不驕慢障蓋 恭敬不怯弱 不貪應時請 依義不求過
佛如大醫王 般若阿伽藥 我如待死人 得法藥以生
謂聞法無驕慢蓋障,自思如待死之病人,求佛大醫王,而治以般若之阿伽陀藥,阿伽陀藥能治百病,喻般若能斷一切煩惱也。
四、思
頌云︰於法樂正思 善稱量觀察 攝持精密義 諸默說大說
秘密深隱義 勿以世智忖 於諸離言境 不加邪思議
未知義求知 已知無忘失 甚深理不達 仰推如來境
謂於諸法性、相、顯、密,如理思惟,不加邪思及邪議也。
五、修
頌云︰如所求所受 三業無倒轉 佛止不造作 令行勤精進
謂於善知識前,所求所受之法,凡關於身口意三業者,皆依次而修,絕不倒轉。佛所令止者不作,佛所令行者精進。
六、生善
頌云︰能依此善學 無錯不倒反 行空不住空 了空不作證
由正空見生 亦不壞餘義 欲學修不斷 轉起勤施與
於戒能正受 受已能住持 復相續而轉 解空性大悲
發生大忍持 聖者諸所作 能學能修行 恆常力精進
靜慮解脫生 乃至究竟邊 般若悲皆具 皆迴向有情
依此善學,謂依此般若而善學。無錯不倒反(次即第,次第最重要),謂依菩提道次第修習,不錯不倒。由三士前導親近善知識起,漸次修至上士,於其中無越級而修,則菩提心之輪,自易動轉,六波羅密亦易行修矣。
行空不住空,謂菩薩行空為用,住於因果,而不住惡空。此行空不住空,禪宗處處注意者在此。
了空不作證,所謂此是學時,不是證時,如果大地平沈,此際仍當作觀,不可證空也。
由正空見生者,謂由般若見而生。亦不壞餘義者,謂不壞前五度波羅密。欲學修不斷者,謂已得正空見,還要時時修學而不間斷。轉起勤施與者,謂證般若後起用,質言之,即得般若後,重行五度等以增福也。有施之因,則於人道享福報,有福報之憑藉,方易修行。但修行必依戒律,而不致墮惡趣。於戒能正受者,即於師前正受戒律。受已能住持者,即受戒已能住於淨戒,持而不犯,設或有犯,懺悔復原,故相續而轉。解空性大悲二句,謂解空性及大悲,方能得大忍持。聖者諸所作,謂諸佛及菩薩之難行苦行。能學能修行,謂不以難苦而自阻。恆常力精進,謂如此常常精進而修止觀。無止觀不能生般若。但有般若無大悲,固無度生之行;有大悲無般若,亦無度生之智,二者皆須具足也。
般若大悲,自是至究竟邊後方能圓滿究竟者,即到彼岸之義。迴向有情,謂修六度皆為一切有情。前五波羅密為般若波羅密助伴之俱有伴,故無前五度,則第六度無作用也。五度如電燈、電車、電報等,般若如電,將般若置之五度中,猶將電置之電燈、電車、電報中。如此大作用方起,非五度外別有一個般若也。
戊、依止何人學習般若
頌云︰具調伏寂靜 惑除三德增 有勇阿含富 覺真善論議
悲深離退息 十德堪依止 復解般若理 圓滿之教義
得方便善巧 能作之正士 完全次第知 如法引隨行
調伏謂戒,寂靜謂定,惑除謂慧,有勇以下十德之師,堪能依止學習般若。圓滿教義,謂深廣皆具。能作之正士,謂師不但知,而且能行,具依次第如法引導也。
己、如是學修般若之果如何
頌云︰若善修學人 了證般若理 不執蘊處界 諦緣諸度等
流轉還滅法 智照皆如幻 度一切苦厄 知色空義故
是心無罣礙 亦無諸恐怖 離顛倒夢想 得究竟涅槃
及至大菩提 悉由佛母生 能聞如是法 福慧無比倫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了證般若理,謂了解修證般若之理,聞思為了修證。蘊、處、界,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諦、緣、度,謂四諦、十二緣起、六度。以上皆不執著,善能學。流轉法,謂蘊、處、界、有為法。還滅法,謂諦、緣、度、無為法。智照如幻,謂照見五蘊皆空之義。知色空義,謂知色有、無自性,知空無、有作用,即行空不住空之義。住空有罣礙,住有亦有罣礙。了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無罣礙。為色罣礙,為空罣礙,皆不自在。若無罣礙,自無恐怖,亦自能遠離顛倒夢想,而得究竟涅槃矣。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謂過去如夢,現在如幻,身子如泡,業果如影,世事如露,剎那如電。此六喻有為法不實,不可貪著。應作如是觀,謂應起般若正見,而修無為法也。
菩提道次第論科頌講記 肆、上士修法/寅、入般若法門 PDF檔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