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密乘修法
分五:子、密義略釋。丑、密器之鑄成。寅、擇師法。卯、受學密乘戒。辰、修行要道。試依次說明之如後。
子、密義略釋
約分八:即,甲、尊貴密。乙、微細密。丙、普遍密。丁、隱顯密。戊、總持密。己、發心密。庚、次第密。辛、無知密是也。
甲、尊貴密︰
尊者,諸曼荼拿,如帝王宮,不可盡人遊觀。貴者,密符印契,如傳國璽,不可凡人皆持,故見為密。
金剛乘即密乘。密義略釋,即密乘大意。以前三士道,為顯密共同道。學密乘者,須先修共同道,修起五根五力,有作用時,方堪為密器成就。此略釋八種中,前七為正義,後一為破邪義。曼荼拿為本尊住處,攝受修行之所。又曼荼拿謂身、土、法合一。曼荼拿亦淨土,淨土不盡是曼荼拿,廣大曼荼拿,即攝一切曼荼拿。大灌頂時始入曼荼拿。如結緣灌頂,任何人皆可。若正修灌頂,非密器成就不能授。灌頂是決定成本尊,故十地為灌頂位,謂決定成佛也。密符印契,謂總持身口意三密一切之印。如修何本尊,其中印契,各各不同,要之皆為表法。如無戒者,未懺悔者,或密器未成就者,均不能傳授,故不能盡人皆得也。
乙、微細密︰
法界緣起,種子相續,三輪各各不思議用,及三業互用,如是如是,細微細微。世人不知,密教中詳示修學方規,漸令開曉,以常人粗心缺學,不善了知,故以為密。
前尊貴密謂事密,此微細密謂理密。密乘之佛相壇城及大儀軌,皆表法界緣起,即心所緣境。法界無緣起,由無生阿字轉變而起,即唯心不思議力業用所現故。種子相續,謂種子熏現行,現行熏種子,種子又自相熏,即淨種子熏淨,染種子熏染,相續不斷。三輪謂身輪,如身手結印是;音輪,如誦咒是;意輪如種種觀想是。三業併用,謂身能起口意作用,口能起身意作用,意能起身口作用。又三業同時起作用,亦謂三業互用。如是如是,細微細微者,謂密乘中生起次第,即密藏院所譯為起分者,顯教但講法界緣起,密乘即於此中起作用也。
丙、普遍密︰
真如道理,普能含攝,遍入無間,圓裹十方,貫銜三世,如大白傘蓋,即是一切性空,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無為、菩提道,名異體同,凡夫日用而不自覺,教中處處指引,故說為密。
前微細密表俗諦,此普遍密表真諦。謂阿字觀、如儀軌首念觀空咒(嗡桑巴瓦許打等),念畢觀空,初事空,次理空,空中阿字變成如何如何,謂阿字為不生義,一切法不生而生,所謂緣生。最要者,緣起中不可忘性空,性空中不可忘緣起。以上由真如道理起,至菩提道止,其中雖有各各名,名異而體則同也。
丁、隱顯密︰
如一法上,法法俱足,此顯彼隱,此隱彼顯,眾生顧此失彼,不觀隱微,執取一端,故見為密。不知顯是密之顯,密是顯之密,有則雙存,無則並遣。若不知顯,則不了密之性相;若不知密,則不悉顯之作用。故密固密,顯亦密;顯固顯,密亦顯,以不知故,均覺為密。
能見者為顯,不見者為密。佛法上有顯密,世法亦如是。顯為性相,密為作用。凡夫不了,惟執一方,執顯失密,執真廢俗,不知波即水,水即波,二者無別,然於一法見一切法,此非初學者所能,唯地上菩薩始克證之。故菩薩之智名道種智,謂隨拈一法,皆能一法上明了種種法也。
戊、總持密:
隨舉一法,持一切法,無不具備。如發心功德,萬善齊張;阿字義門,諸惡盡滅;乃至戒定慧道度攝等行、聞思修法境行果事、無量諸法,攝於一法之上,功用齊起,無不圓具。此惟善習者能知,故稱為密。
己、發心密:
由其了解上說圓頓境義,並知下文次第力用之法,深明發心成佛因果、理事一貫之義相作用,而起發菩提心之次第修行,有異乎平常斷惑證真之力用,超越時間,因果同時。如是發菩提心之用,世人不知,或知而不信,或行不如法,故稱為密。
謂有前五密之境,始發心。發菩提心,即與諸佛齊等,生如來家。
所謂佛心,即不捨一眾生之念。如此發心,則煩惱易斷,而無一怨有情,故悲心充滿法界也。
庚、次第密︰
次第者方便善巧之謂。云何善巧?由理事圓融,諸法齊修而不紛亂,並能與各各相應同時具足之微妙次第作用,以得諸法善巧,故能二智速圓,二障易除,果道立成,有進無退,魔不能擾。庸常莫知,故稱為密。
方便謂悲,善巧謂智。二智速圓,謂境善巧;二障易除,謂對治善巧;果道立成,謂時劫巧;有進無退,謂資糧善巧;魔不能擾,謂師資善巧。試分詮五種如次。
一、境善巧︰謂了前五者密義故 (二智速圓)
真俗、根本、后得。緣真如故無分別,緣自境故後得智。
了解五密義:謂了尊貴密,曼荼拿密符印契為事密,依事顯理,謂理寄托於事。印度西藏常有廢事密而修理密,則失密法之作用,以密法為事理合修,不能偏一故,但有事而能攝理,唯理不能兼事,故不能輕事密,(輕視事相,在密教為犯戒,又要知事相是幻化。)然亦當知事密如夢幻泡影。次入微細密,了知法界緣起,種現相續而明普遍密真如無生之義,又了知隱顯密,性相顯密唯一無二,即總持密,謂總持一切真俗而發圓頓菩提心,即為境善巧。
二、對治善巧 分二 (二障易除)
(一)、能治善巧︰即斷惑之作用殊妙,由其信解、歸依、發心、教乘次第力故(道品等),得深厚之加持故,信解自心不思議力故,信解真空理故,具足持戒力故,信解業不思議因果力故,信解法界緣起力故。
(二)、所治善巧︰即能治能知微細惑故,諸障不障故,眾魔不擾故,遣除退墮別具方便故,困苦愚昧能解救故,由能治力強,諸惑猶點雪入爐,惑不我害故,方便眾多,難除之習氣易除故,能令智等資糧,速得圓滿。
微細惑,智不現行之微細煩惱,此謂痼疾。所謂粗煩惱易治,細煩惱難知,密乘中斷煩惱,唯特別治習氣,(密乘注重對治習氣,如內地禪宗。)以先修共同道時,粗煩惱已斷,至入密乘,但除細惑。修行者粗煩惱斷後,每每自謂無煩惱,實則細煩惱猶存。於是本尊對於自謂無貪者,以極順緣加持之,引起他貪種子,俾知細煩惱猶存,而後方努力以求斷除;對於自謂無瞋者,以極違緣加持之,引起他瞋種子,俾知細煩惱猶存,而後方努力以求斷除。此是先鉤起煩惱而後斷之之方便。其他或現忿怒相,或現雙身相,皆是此法門,此謂以毒攻毒,若用此法不善巧,反受其害。諸障不障,方便法多,如降伏、增益、敬愛、息災等法,可除障而亦不為眾魔所擾。遣除退墮別具方便,謂相應時,謂護法及本尊,有護持故。愚昧解救,謂修白文殊法,可以開智。能治力強,謂前之真空信解力等所治煩惱,能使速斷。如鴻爐點雪,惑不我害,喻如蛇無頭不能毒人,以能治力強故。方便眾多,謂有何習氣,即有何方便除之。智等,謂一切智、一切種智、道種智,三智也。
三、時劫善巧 (果到立成)︰時屬假法,無起無盡,中間不住,三世無從安立。論云:無方距果遠,果近善方便。成佛時劫遠近,視方便如何耳。
假法屬不相應行法(參考《百法明門論》)。三大阿僧祇劫成佛者,乃對治之方便。如了知一切法無自性,即慧資糧;悲心圓滿,即福資糧。成佛無定時,福慧雙足即成佛,非於時上計也。
又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及立地成佛,二說皆是,然亦皆不可執著。如果煩惱障所知障一切斷盡,當然成佛,不關時間之長短。何以故,時間是假法故。
四、資糧善巧(有進無退)︰謂由善對治,二空易證,解方便故(如普賢供雲等法),福資易成。
二空易證,謂人空法空。解方便,謂如普賢供雲等,此即意供養,亦即觀想供養,能令施波羅密圓滿,事供養能去慳貪之心,有斯二種,則福資易成。此但就供養而言,推之前五波羅密,皆具善巧方便故。
五、師資善巧(魔不能擾)︰謂求如量師,得法流甘露,滋養慧身;得有形無形之攝護,不墮邪險;指示道途之曲直險易,無迂回遲緩,不入疑怖之林,穩速至家故。
如量師謂性相、顯密具足,堪為人師。(如量師是程度極高之師,此等密教師,頗不易遇,與前具十資格者亦不同)顯教喻家業田產,密宗喻家主,謂家主善用家產,即密宗善起顯教之用。法流甘露,謂直承上師之法乳,有承傳之力。攝者,或以財或以法攝受。護者,謂以無畏施種種防護。有形攝護,謂現身語義種種威儀等。無形攝護,謂加持力,此於信仰恭敬供養中得。不墮邪險,謂對於佛法,不起斷善根之事;對於外道,不起破見破戒之事。度眾生須有捷徑之法。如依菩提道次第而修行,則實速而無險也。
辛、無知密︰
不解密意,認同妖術,不親知識,妄評是非,顯密異轍而觀。或執此以謗彼,劣慧愚迷,故見為密。
菩提道次第論科頌講記 伍、密乘修法/子、密義略釋 PDF檔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