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棄捨世樂的九個故事

字體縮放 最小100%最大
讀經尺 開啟關閉

  

  博多瓦仁波切說了關於棄捨世樂的九個故事:「死握、拴橛、牽畏水、牛鞦、伊難、生皮裹、張弓、箭遠及百說。」

  「人臨終的拳裏,如果握住像針線般的東西,死後就無法解脫。同樣的,把現世的快樂抓得很緊,無法離開它,佛法就修不成功。」

  「被拴在橛子上的小牛,牠見了母親,急欲跑去,最初還能隨著一弓長的繩子走動,後來被繩子拖住打轉轉,等到繩子整個地在橛子上纏起來以後,牠除了把下巴擱在橛子上,再不能使牠的身子轉動了。同樣地,最初固然想跑去修一點佛法,但是,因為沒有拔掉貪著現世間吃的、穿的等等的橛子,所以後來只落得一個無法轉動。」有一個叫做啥歇的格什,因為他是攪亂羣眾而死的,所以格西敦巴就說:「我的啥歇如果死在三年之前,就是死一個三藏的法師,可是他晚死了三年。」這是說,他的橛子就是寺院。若能拔掉大、中、小三種橛子,佛法就沒有不成功的。野牛若能闖破牛毛線織成的網,則蜘蛛的網,更不能障礙了。

  「驅牛、馬等渡河,初莫猶豫,如果不然的話,牠們一害怕水,牽起來就不肯走,你往那邊拉,牠還往這邊奔咧!小牛不願意喝水,雖然把牠的嘴按下水去,但牠挨到一點就會搖擺起來。同樣地,如果不嚴厲地一下子斷了現世的貪著而修佛法,那末,後來就不能斷貪著,你往那邊勸,他還往這邊辯咧!而他前所學的,也將變得完全沒有。」

  「牛的鞦韆如果太緊了就會裂傷牠,馱子也就不穩。同樣地,因為不放鬆世樂,自、他都繫於痛苦,如果知道,而且能夠鬆弛世樂,一定有所成就;但人們聽來總不適合。」

  「所謂『伊難』,即關於音調等的引發,最初那個『伊』字很難引發,如果起頭能夠引得悠揚響亮,那末,後來就很容易了。同樣地,對於修法的人來說,在最初,心棄捨現世樂欲是困難的,這只要放下一次,以後的也就容易;那最親愛的也就是五欲。如果以為不是這樣,儘可以反駁,咱們都是西康人,內伙子不用客氣。」一般修行人如能棄捨世樂,佛法修不成,絕無是處;然而這是很困難的。對於這,敦巴雖然傾注全力地,誠懇地宣示,但咱們總覺得此法庸劣,而別求一種「高上」的,最後,只落得一無所成。

  「又:一個人用生皮裹起來,他起初似乎鬆鬆地,但由於皮子乾枯,就將無法活動地發生緊逼的痛苦,若用一把利刀豁然劃開,他才頓生快樂。同樣地,像《集法句經》所說:『聖說寶、莊嚴、子女所有貪,較諸鐵、木、草,所作縛非緊。聖說五欲縛,似鬆而難脫。』只要對於現世的五欲有了貪著以後,起初像似鬆鬆地,但是,到了緊要關頭,就簡直不能擺脫地連自己的戒律也可能拋棄了。因此,關於割斷現世的貪著,必須用一把鋒利智刃而有厚重信 [背*(刊-干)]的刀。總之,那五欲裏面,衣服飲食兩種是最厲害的,其中衣服佔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唯這飲食的貪著最難割斷。」

  「打仗的時候,因為有盔不便張弓而脫鞋子是無用的,必須脫盔才行。」

  「傳說:目標擺在面前,而把箭射到遠處去;賊子逃到樹林去了,而進到草原去尋覓;鬼在東,而送於西。這樣全是白費。法未修成是因為沒有棄捨世樂所致,是因為好高騖遠所致。」現見這是頂正確的。現在大多數義學者、頭陀行者或普通修行的人都愛討論什麼是風入中脈的障礙,這種人只知探求很高很高的東西;其能夠研究這樣達到扼要的人,比白天的星宿還要稀少!我有這樣的想法:地上菩薩的斷證暫時我修不到,與其求彼,若能求我自己必不可少的東西,則更高興了!我覺得,像他們這類的人,實在跟這個譬喻相同:現在自己是一個因饑餓而瀕臨死亡的人,到了樂於施捨的富翁家裏,不取目前必不可少的飲食,而拿那些希望將來有利益的金、銀之類的東西。

  「所謂『百說』,就是指西康人們,講起話來,動則百句,雖然揮舞千塵,而事情只是一個,歸納所說的話,一句就可以了。同樣地,無論作聞、思、修三者哪一種,他的佛法沒有生起,完全是由貪著現世的快樂所致。」

  士夫們!他這些話很可使我們了解:現在濁世想修佛法的人們,無論說怎樣博達聖言、多習經典,但是,如果一下總合起來,那就是說:「對於我,目前應該修和應該斷的,沒有別的,就是需要努力令心棄捨現世的享受。」士夫們!這一著真是需要的,別的什麼也沒有用啊!

 

修菩提道次第初修法門 三 棄捨世樂的九個故事 PDF檔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