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良居士,大家口中的黃爺爺,是台北增上一班的老學員和模範生,八十七年八月八日因肺癌往生,享年八十歲。
黃爺爺的病症,使增上一班全班總動員起來,有人陪他念佛,有人幫他按摩,有人做鬼臉逗他笑,有人打精力湯給他喝,就像一家人般的互動。而他在病床上逢人便說的那句:「十年後到鳳山寺認爺爺......」安詳的表情,溫和卻篤定的語氣,讓每個探視的人在動容之外,更想到自己要怎樣才能像黃爺爺一樣,對生死這麼有把握。
班上的模範生
黃祖良居士是原來永和二班的老學員,大家尊稱他為黃爺爺,後來該班與其他老班併為增上一班,整個班的凝聚力一直很強。對於黃爺爺,大家都當成是班上的寶,因為他是常師父的叔叔,也是當年把僅是十幾歲青年的師父從大陸帶來台灣的人,同修們一想到今日得遇正法團體,能依止善知識修學廣論,就深深感念黃爺爺長年對師長的照顧和護持。更令人欽仰的是,黃爺爺為人溫和謙恭,事事替人著想,並不希望自己受到特殊待遇,曾要班上同學稱他「黃師兄」就好,但那如春風般的長者風範,使他永遠是大家的「黃爺爺」。
黃爺爺此生最得意的事是年輕時曾出過家,後來雖因戰亂之故而還俗,但他到晚年依然努力精進的精神,仍令人深深讚歎。爺爺在班上最年長,上起課來卻最認真,從不遲到早退或打瞌睡;一本《廣論》因不斷加上補充的註解,而比別人的課本厚了許多;有人請教問題時,他總是不厭其煩地為人解惑;他自己也常常以古稀高齡向後輩求教。正如徐珮真師姐說的:「爺爺的謙虛和勤學,留給我們最好的榜樣,他是增上一班的模範生,我們永遠忘不了他。」
抑不住的悲傷
八十七年六月底爺爺住進台大醫院時,原以為是骨質疏鬆症造成身體疼痛。增上一班學員得知爺爺生病住院,就馬上排班,大家計畫每兩小時輪流看顧,並陪爺爺念佛。後來班長曾玉翠師姐請示師父,師父告以不必如此,因為爺爺現在的心力很強,他的子女也很孝順。於是便改由與爺爺因緣較深的鍾英芳師姐和她的先生劉師兄留在醫院,下午三、四點以後到第二天清晨期間,則由爺爺的三個小孩輪班。
鍾師姐說:「我一開始就掉入情執,一心只想怎麼樣讓爺爺快點好起來,大家也以為爺爺很快就會回來一起上課。」眼見爺爺受著病苦,自己卻一點辦法也沒有,鍾師姐常因此陷入悲傷之中。
吳啟明師兄知道了她的情況,提醒她心態不對,並且要她立刻歸隊,回法人工作。「我被吳師兄說得很痛,心不甘情不願地回到法人。」於是早上鍾師姐在法人當志工,劉師兄在醫院照顧爺爺,下午鍾師姐再到醫院接班,讓劉師兄回家休息。
確立未來的路
劉師兄本身就是一個癌症患者,正在接受追蹤治療。但他照顧爺爺非常用心,和鍾師姐換班時,常會叮嚀:「妳不可以打瞌睡,要注意點滴還有沒有,要注意爺爺的表情,因為爺爺很客氣,常常不願意麻煩別人。」
雖然自己曾受過同樣的痛苦,此時卻無法代替爺爺承受病痛,劉師兄更加體會生命的無常和苦痛。同時他也確立未來的路,只要跟著法人走就對了,如同師父所說的,前半輩子都為這一世謀生,現在要為來世努力。
爺爺是大家的
不久,鍾師姐發現爺爺吃得很少,才知道院方送來的伙食沒有味道,只是另外附一包鹽,很難下嚥。法味餐廳主廚吳玉英師姐,開始調製海苔醬給爺爺配飯,接著每天準備用果汁機打過的五穀飯和新鮮的精力湯,祈求三寶師長的加持,由莊璧華、吳美梅、彩雲三位師姐,輪流在正午時頂著大太陽送到醫院。精力湯所用的有機蔬果芽菜,是莊璧華、楊鈴美兩位師姐自己家種的。邱滿枝師姐則因在附近上班之便,每天中午送便當和水果給在醫院的同修們吃。
「爺爺是大家的。」邱師姐一語道出大夥兒的內心話。因此,在承事的過程中,儘管出現不同的意見,大家也會觀功念恩,互相包容。爺爺的子女接觸了這些素昧平生的師兄師姐之後,不禁問道:「你們為什麼可以做到這樣,一點都不嫌棄?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團體?真是太美了!」
隔壁床的患者也很納悶:「這位老先生是不是做很大的官,不然為什麼有這麼多人來看他、照顧他?」爺爺則時常對照料他的人說:「現在讓你們照顧,來生換我照顧你們。」
資深病人得加持
吳玉英師姐本來也是一個資深病人,但她在承事的這段日子,身體狀況變得特別好,原本長期的咳嗽也不咳了。她說:「我自己得到很大的加持。從小父母過世得早,所以很感恩有這次的機會,讓我能學習如何以孝子心侍奉長輩。」
不過,當耳聞吳啟明師兄對鍾英芳師姐說心態必須調整,不該讓爺爺有貪求現世之心時,吳師姐自己也覺得被擊垮了,不知該如何是好,因為她也念念只期盼爺爺早日康復。他倆有時會在病房外偷哭,內心真的很捨不得爺爺。
後經由曾玉翠師姐的引導,他們才反省到自己做事都是依著自我的想法,很少緣念法的內涵,於是努力思惟在面對同行的病苦時,師父會要我們怎麼做,莫讓爺爺為了示現「一本活生生的無常課本」而白白受苦。
吳師姐每星期去看爺爺一次,每次都看到爺爺變了,例如瘦成一把骨頭了、眼睛混濁了、痰變多了。於是她深感無常快速,想到每個人隨時都可能走上這條路,尤其自己身體不好,實在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更要把握現在去做利人利己的事。
笑臉迎人不皺眉
已幫爺爺大約看了一年病的翁昭源中醫師,初期也每天去探望爺爺,一方面追蹤病情,一方面也是想辦法要治好爺爺的病。他親自熬藥,幫助爺爺減輕口渴症狀,後來知道有許多人很想盡一份心,就將藥包配好改讓義工來熬。
醫院檢查發現爺爺有肺積水現象,要開一個傷口每天抽肺水,雖然爺爺口裡說痛,可是臉上仍掛著笑容,不會皺眉頭。最後醫院宣布爺爺已是肺癌末期,並安排移到安寧病房。翁醫師說在這整個過程,他不曾看到爺爺因生病而呻吟或抱怨,總是那麼和藹可親,真不知爺爺具有怎樣堅忍的意志力或定力。或許,爺爺一直謹記著師父說的話:「你要把世間的雜事放掉,一心緣念佛號,讓正念保持住。」
「我希望快去快回!」
有一次,鍾師姐帶著剛參加過大專營的女兒去向爺爺報告心得,女兒直拉著爺爺的手說:「謝謝爺爺把師父帶來台灣。」爺爺很歡喜,不斷地說:「這些孩子太有福報了,太有善根了。」義工們每天告訴爺爺有關法人的消息以及印度請法團之事,爺爺也總是說「要觀功念恩」、「太有福報了」。
對於來訪的人,爺爺最常說的始終是:「十年後,你們到鳳山寺認爺爺,我希望快去快回!」有人問:「爺爺有信心嗎?」爺爺肯定地說:「有,我很有信心!」又有人問:「要怎麼認出爺爺?」爺爺說:「你們看到一個習性很像我的小沙彌,那就對了。」對於死亡可以如此坦然面對,如此談笑風生,並不多見吧。
面對自己的第一位臨終病人,以充滿自信而又自在的眼神看著他說:「十年後……」翁醫師很感動,卻無言以對。他感覺爺爺在教導他,他也發願努力學習,把握當下種增上生的淨因,希望未來也能達到像爺爺這般生死自在。
探訪爺爺的人很多,但他總是叫大家不要浪費時間,趕快回去好好用功、護持法人事業,有的人來不到三分鐘,兩腳還沒站穩呢,就被請回家了。爺爺無時無刻不在念佛,時時流露對師長和三寶的淨信心,讓其他人既感動又讚歎,確信自己只要肯努力,也可以像爺爺這般安穩無罣礙。
自在地畫下句點
有一天,吳玉英師姐接到通知說:「不用送飯了,爺爺吃不下。」她整個心塌下來。第二天,爺爺就往生了。
鍾英芳師姐一知道爺爺往生,馬上跑到佛堂啟白三寶:「祈求師長給我力量,不要哭,好好為爺爺助念......」
曾玉翠師姐得到消息後,先在家中拜佛,內心一直跟爺爺溝通:「爺爺您走得這麼自在,現在可以回到師長身邊,一起去印度請法了......」(當時正是印度請法團在達隆沙拉大昭寺請法的期間)
「助念時我在內心向爺爺致敬,因為爺爺這一生活得很充實,所做的都是可讓他未來繼續增上、親近傳承之事,最後也留下很好的句點。」曾玉翠師姐如是說道。她看著每個助念者的臉,忽然體會到,每個人的心和身總有一天必定會分離,而爺爺這個渾然自在的句點,正提醒了我們,造善業就在當下,不要拖延。
吳啟明師兄帶著大家助念,也感受到,努力了一輩子,到底是真是假,此時正是驗收成績的時候。「平常裝裝樣子,說得頭頭是道,人家看在眼裡好像修得很行,其實自己有幾兩重,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一旦要真槍實彈地面對,真的好擔心。」
看到爺爺的堅毅和安詳,邱滿枝師姐想起《西藏生死書》中所說的:「如果我們希望死得安詳,就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安詳。」她覺得爺爺在尋常日用間就是如此地安詳、無雜染,所以臨終時才能如此平靜無礙。
黃爺爺往生時,常師父正帶著二百多位學員在印度請法。八月八日晚上,爺爺往生的消息傳到了印度請法團那裡,整個團氣氛凝重。師父因此緣由,向大眾開示無常的道理時,許多人忍不住啜泣著。師父說:「無常隨時都會到,我很遺憾,不能在叔叔生前多給他一些法上的受用。他晚年才學佛,雖然有心想學,但因記憶力退化,很多東西想學也學不來了。當年是叔叔把我帶來台灣的,因此,大家如果覺得學了這個教法對自己的生命有點幫助,飲水思源,也請為他老人家祈願回向......」
眾人的省思
爺爺剛住院時,曾玉翠師姐即帶領全班學員做前行,緣念觀想文。每次上課前,先觀想爺爺和大家一起上課,也請同修報告爺爺的近況,並一起檢討、思惟自己在這過程中,有哪些地方可以再改進。最後爺爺往生了,大家心中縱有許多的不捨,還是努力緣念正法,回向給爺爺和醫院中一切可見和不可見的病苦眾生。
同時,大家也省思一個問題:「如果爺爺不是師父的叔叔,我們還會這麼做嗎?」其實,由於爺爺和師父的特別因緣,我們是發自內心尊敬他、感謝他;而爺爺德高望重的長者之風,即使不是身為師父的叔叔,也會感召這一群人盡心盡力去承事他。
回首這段歷程,參與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爺爺總是想到三寶、想到別人,永遠把自己擺到最後。同修們也經常彼此提醒,不要用一般的情感照顧爺爺,要用與正法和師長相應的心來承事。大家當然無法做到一百分,但終究都在此次的情境中,更加深了對長輩的敬順以及對師長的無盡感恩。就像吳啟明師兄所指出的,爺爺和我們需要的是「法」,而不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