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老和尚開示
那佛法是不是仍舊是用我,然後去觀察一個對象,有觀察的一個方法?那我們現在眼睛看得見的,所有所用的什麼儀器等等,佛法當中統統沒有。這個第一步,佛法是輸給科學,這個是。但是裡邊,如果當我們了解了另外一樣東西的話,這個情況就不太一樣了。佛法當中有一句話,就是說,佛鑑定很多事情,就是觀察很多事情,他有一個特點,這句話我簡單地說一下,叫「依智不依識」。
「識」就是我們的認識作用。我們每一個人所認識,這個長、這個短,這個好、這個壞,今天天氣冷、這個天氣暖......,認識作用叫識。那麼這個識是什麼呢?就是我們透過眼睛去看東西,這個叫「眼識」;透過耳朵去聽東西叫「耳識」;腦筋去想東西叫「意識」,這樣。然後,我們身體去感覺,叫身上的「身識」,或者叫「觸識」。我們稱它為叫「六識」。那最主要的主控呢,就是「心識」,心。那麼,現在我們平常,不管是世間的科學也好,佛法也好,都是透過我們的這個心識,如果說要去看,透過這眼睛;要聽,是透過耳朵;如果要感覺,透過身體......,它是要藉重一樣東西來產生這樣的一個認識作用。
那麼通常情況之下,這個識本身,要想觀察事情是觀察不準的,這佛法告訴我們的。為什麼原因呢?這個識,我們的認識作用,它所以產生這樣的認識是受外界影響,受外界影響,因此我會產生......。譬如說,我們現在這個人的常識,這個人各式各樣的......,我會這樣講話,我講的話是所謂中國話,那假定說我生在日本,我就講日本話,那是受這個環境影響。今天在這個環境之下,大家歡喜這種生活方式,我就習慣那樣。思惟的方式,是不是都是這樣來的?每一個人我們的認識作用。
所以,這個認識本身是客觀的環境造成功的,然後我隨時隨地跟這個環境當中一直在互相地影響。透過我這樣的一個認識作用,所以我覺得要如何如何。所以這個我們的外面的環境,是透過我的力量,或大或小地去影響它;反過來呢?外面會影響我們。就像一個牛皮筋一樣,你拉得稍微重一點,它就長一點,然後你手上感覺的力量會大一點;鬆一點,小一點。自然而然,我們如果仔細去想的話,仔細去觀察的話,我相信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我們這個認識作用一直在受著這樣的一個環境的影響,這樣。即使我們就透過了儀器去看,可是這個認識的本身,是不是這樣的?那根據佛法,以及佛陀告訴我,說這個東西是不可靠。
就像前面說的也是一樣,那你怎麼弄才行呢?你必須把這個本身要把它調整好。要調整到什麼狀態呢?調整到不受外面客觀環境的影響。你完全能夠從......,你要衡準的一個標準,要完全不受外面的影響。因此到那個時候,你的衡準的標準就是固定了。它一定有一定的次第,這個「智」並沒有離開我們自己的認識作用,但是它有一套正確的方法。如果說你找不到這正確的方法,你就變成功世間的凡夫一樣,永遠在這兒空轉。如果說你了解了正確的方法,照著它的方法去做的話,慢慢慢慢地你就會能夠把這個識被外面影響的這個力量,漸漸地、漸漸地減低,減低到最後的話,影響力量整個失掉。消失掉了以後,它自己的能力恢復的狀態當中,它是自己有認識所有一切事情的真相的這個能力。根據這樣,然後你去判斷。請問:這樣判斷的話,是不是比較正確?至少我們現在不去先談,這個理論上面是不是這樣?所以我們很心平氣和地想一下這件事情。
前面我們說,欸!這個科學用儀器,佛法不用儀器,輸給它,可是這個地方正顯得高明!你現在有這麼多的儀器,弄了半天,對它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它沒有儀器,卻能夠......,至少這個理論能夠這樣地認識。請問:你認識嗎?那它憑什麼呢?不過我現在隨便舉一些例子,至少現在不管信不信佛,好像那個靜坐,靜坐,如果在國外的話,他們現在西方世界很流行,這 MEDITATION。啊!覺得這個人得到那個 MEDITATION,他並不是因為信佛,因為這樣的話,心情會相對地減少外面的干擾。它有一套方法在啊!這樣。何況實際上,這個裡邊是有它的一個正確的方法,因此我們能夠慢慢慢慢地減低到最後的話,整個地這個外面的干擾,整個消失掉了。在這種狀態當中,我們稱這樣的認識的能力,認識的能力,佛法當中有一個專門名詞,叫「無分別智」。
在座容或很多人曾經接觸過佛法,那佛法是非常講究,說你這個識根本是凡夫,你要想認識事情,不可能的!這個認識的事情,我們稱它叫「無明」,這樣。平常有的人說:「啊,無明火高三千丈。」好像發了脾氣叫無明,不是喔!這個佛法裡面的無明,就是你沒有智慧,因此不可能正確地、明明白白了解這個實相。透過了這個正確的方法以後,你恢復你的智慧,這個智慧完完全全不受外面這種事情的干擾。
那麼,為什麼稱它為「無分別智」呢?就是我們這個心識,一下這樣、一下那樣,一下這樣、一下這樣......,這種狀態統統拿掉了。於是恢復它,真正地能夠像一個鏡子一樣。鏡子本身沒有什麼任何的怪七八糟,可是任何東西跑到它前面,它像你的本來樣子一樣,還你一個本來樣子。鏡子並沒有說:「欸!這個東西來了,我看看要不要、照不照。如果要,我才照;不要,我不願意去照它。」它沒有這個。也不會說,這個東西好看,這個東西不好看,這樣。所以它那個智的特點是這樣。有了這個,這個叫什麼?「根本智」。這個才是個根本哪!
那麼進一步來說,這個東西是什麼呢?也就是說,它衡準事情的尺度本身,是有它的一個標準。在我們沒有達到這個標準之前,並不是智慧,它有它的一個方法。所以我們平常佛法當中學的,有它的進入的層次。譬如說,它真正重要的就是智慧,就是認識。那麼這個智慧,剛開始叫「聞」、「思」、「修」,聞跟思那個是相對的正確,修到後來是絕對的正確。當我們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是說這個智慧是得到這樣的認識的能力,然後去實踐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稱它為「戒」、「定」、「慧」。這個是在佛法當中專門名詞,我不去細述它。就是前面這幾樣東西都是相對的,為什麼要相對呢?因為這個一定是漸次漸次地來,透過這樣的次第,步步地深入,那麼才能夠把一片混亂這個狀態,漸漸漸漸地減輕、減輕、減輕,然後你的能力就提高、提高,在這種狀態當中,才能夠達到最後的究竟圓滿的狀態。那麼這裡簡單地說一下,第一個。
其次,它非常強調一點,說這沒錯,這個道理,當然現在這個道理不是三言兩句說得清楚喔!真正說起來,整個的所謂我們的三藏十二部。佛告訴我們,他真正介紹給我們的,我們覺得三藏十二部已經非常多了,可是佛很明白地說,他真正告訴我們的,實在是非常有限、非常有限,一點點。他曾經舉過一個比喻。他有一次跟他一個弟子說,他用一個爪,就在這個地上面挖了一點土,他就說:「看,阿難!你看這個大地上的土多?還是我爪上的土多啊?」那個弟子跟他說:「啊,世尊佛陀啊!當然這個大地的土多,怎麼可以跟爪上比!」「我講過的,只是像爪上一點點;沒講過的,大地這麼多。」
那現在我們看那個三藏十二部這些經典當中,它自己本身......,那我現在不要岔到那種地方去了,那原則上面,談到這種情況之下,這麼多這個法本身,它自己是有它一步一步的次第,哪一部分是理論上先告訴你,或者是依照這個戒定慧,依照著聞思修,那麼前面這是相對,到後來達到那個絕對的程度。有這麼圓滿的內涵,放在這個地方。現在要想觀察這樣的內容,我們自己想去摸索是不可能的,所以它必須要有一個過來人的指導,因此它是非常重視這個好老師,這個好老師絕端重要。
那麼現在我們頭上兩者比。一個呢,第一點本身,根本就是自己......,說要觀察非常重要的這個觀察的主體,這兩者有一個很明顯的比較。其次,要觀察這件事情的方式本身,它是有一個非常好的好老師,然後你遵照著去做。第三者我們就不談了。這兩者如果是大家比較一下的話,你們會選什麼?
當然現在你說:「喔唷!這個是講個道理。」是,因為佛法有這麼深廣的內涵,我一再地說,要想短短的一小時之內是不大可能。因此,在這個地方,我想第一天我就給大家特別強調一點,介紹大家學論辯。這個論辯的事情,今天最後一部分我還會簡單地介紹一下。那我在這地方,下面呢,我想因為前面這兩個是一個純粹的理論部分,對各位來說,容或有很多是久修上座,有很多剛剛接觸,不一定能夠很清楚明白了解,我在這裡願意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來源:《福智之聲》234 期 第 4 ~ 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