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師 造 法尊法師 譯
《菩薩戒品釋》解釋《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中四種他勝罪及四十五種惡作罪。並補入寂天菩薩所造《大乘集菩薩學論》中摘錄之《虛空藏經》相關經文。凡大乘行者發心後之菩薩行必依菩薩戒藏。
菩薩戒品釋

菩薩戒品釋卷五 (二十四)

字體縮放 最小100%最大
讀經尺 開啟關閉

菩薩戒品釋卷五

壬六違犯般若分二.癸一對下劣境.癸二對殊勝境.初又分四.子一誹謗小乘.*子二一向勤學聲聞乘法.子三一向勤學外道書論.子四於外道論愛樂修學.初者

論曰.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聽聲聞乘相應法教.不應受持.不應修學.菩薩何用於聲聞乘相應法教.聽聞受持.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何以故.菩薩尚於外道書論精勤研究.況於佛語.無違犯者.為令一向習小法者.捨彼欲故.作如是說.(《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

頌曰:毀謗聲聞乘。

若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聽聲聞乘相應法教,不應受持其文,不應修學其義,聽聞受持修學全無益故,是染違犯。此是妄執諸小乘人於聲聞乘須聽聞等,菩薩不須,非是畢竟謗聲聞乘,故與謗別解脫之根本罪有大差別。作如是說犯戒之理,以諸菩薩於外道論尚須精勤研究,況於佛語。又制此戒,是少知者說大乘人不須修學別解脫戒,造集謗法業障,從大險坑救護之最勝教授。若大乘人一向愛樂聲聞乘法,為遮彼欲令樂大乘,則無違犯。

子二一向勤學聲聞乘法

論曰.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菩薩藏未精研究.於菩薩藏一切棄捨.於聲聞藏一向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藏文為是染違犯)

頌曰:有自法勤彼。

現有菩薩藏可勤修學,而一切棄捨,於聲聞藏精勤修學,是染違犯。須於大乘精進不廢,兼學小乘法藏。

子三一向勤學外道書論

論曰.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現有佛教.於佛教中未精研究.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上聰敏若能速受.若經久時能不忘失.若於其義能思能達.若於佛教如理觀察.成就俱行無動覺者.於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學佛語.一分學外則無違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

頌曰:勤非勤外論。

現有可精研之佛教,未精研究,而於自教不勤研究,反於不應專究之異論外論,精勤修學,是染違犯。言外論者,《傳釋》說為外道因明聲明等論。前戒所應勤修之事,謂菩薩藏,此戒總說佛教。就自身者,謂若上聰敏,若能速受,若經久時能不忘失,若於其義能思能達,若於佛教如理觀察,成就俱行無動覺者,於日日中常以二分精學佛語,一分學外則無違犯。上聰敏者,謂少許時便能記念。最勝子云:「能思義者,謂慧通利。能達義者,謂慧明了。如理觀察者,謂俱生大慧。能速受者,謂能速學。」

子四於外道論愛樂修學

論曰.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越菩薩法.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研求善巧.深心寶翫.愛樂味著.非如辛藥.而習近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

頌曰:精勤復愛樂。

於異道論及諸外論,依上戒軌研究善巧,然應如辛藥,雖非所愛,為利他故而相習近。若不如是,初心寶翫,次則愛樂,後復味著,是染違犯。上四惡作,《新疏》中說:「初罪失壞攝善法中遠離邪見。第二、第三失壞攝善法中聞思加行。」於第四罪未見明說。

癸二對殊勝境分三.子一誹謗慧境.*子二於果邪行.子三失壞慧因.初者

論曰.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聞菩薩藏.於甚深處最勝甚深真實法義.諸佛菩薩難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毀謗.不能引義.不能引法.非如來說.不能利益安樂有情.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如是毀謗.或由自內非理作意.或隨順他而作是說.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若聞甚深最甚深處.心不信解.菩薩爾時應彊信受.應無諂曲.應如是學.我為非善.盲無慧目.於如來眼隨所宣說於諸如來密意語言.而生誹謗.菩薩如是自處無知.仰推如來於諸佛法無不現知等隨觀見.如是正行.無所違犯.雖無信解.然不誹謗.(《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

頌曰:誹謗大乘法。

謗菩薩藏是染違犯,由聞何事而誹謗耶?謂由聽聞菩薩藏中,宣說甚深真實法義,或佛菩薩難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毀謗。非異生境,名曰甚深。非二乘境,名最甚深。言真實法義或難思神力者,顯隨毀謗深廣一分為惡作罪。誹謗有四:一謗所詮下劣或非智所依,曰不能引義。二謗能詮下劣或非福所依,曰不能引法。三謗說者下劣,曰非如來說。四由上三緣,故謗不能利樂有情。誹謗之因,謂由自內非理作意,或隨順他而作是說。

從謗法罪護心方便,謂聞甚深最甚深處,心不信解,菩薩爾時應強信解,應無諂曲,應如是學:「我今盲無無漏慧眼,唯應隨順如來眼行,於諸如來密意語言而生誹謗,非我應為。」菩薩如是自處無知,仰推如來於彼諸法,無不現知正等觀見。如是正行雖不信解,然不誹謗則無違犯。《莊嚴經論》云:「意過性惡故,尚不瞋惡色,況於猶預法,故捨置無罪。」《寶鬘論》云:「如來諸密語,非易了知故,說三乘一乘,當捨置自護。捨置無罪惡,憎唯惡無善。」初發業者,難得一切隨順己意,不能信解,捨置無犯。

子二於果邪行

論曰.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人所.有染愛心.有瞋恚心.自讚毀他.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摧伏諸惡外道.若為住持如來聖教.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或欲令其未淨信者發生淨信.已淨信者倍復增長.(《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

頌曰:自讚而毀他。

有染愛心,有瞋恚心,對他人所,自讚毀他,是染違犯。有染愛心者,《新疏》及《傳釋》說為驕醉心,即是慢心。最勝子說為我愛執心,義同憍慢。故與他勝處罪,有大差別。又雖自讚毀他而無違犯中,就所為有三:一若為住持如來聖教而欲摧伏外道之時。二若為方便調彼伏彼。三若為令他未淨信者發生淨信,已淨信者倍復增長。

子三失壞慧因分二.丑一不往聽聞.*丑二於聞境邪行.初者

論曰.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聞說正法論議決擇.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往聽.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懶惰懈怠所蔽.而不往聽.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不覺知.若有疾病若無氣力.若知倒說.若為護彼說法心者.若正了知彼所說義.是數所聞所持所了.若已多聞.具足聞持.其聞積集.若欲無間於境住心.若勤引發菩薩勝定.若自了知上品愚鈍.其慧鈍濁.於所聞法難受難持.難於所緣攝心令定.不往聽者.皆無違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

頌曰:不往聽聞法。

聞他說法論議決擇,由憍慢心及二種心,而不往聽,是染違犯。由餘二心而不往聽,非染違犯。雖不往聽,無違犯中,就自身有七:一若未覺知說正法等。二若病無力。三若知倒說。四若知其法是數所聞、所持、所了。五若自多聞,具足聞持,其聞積集。六若為無間於境住心,引發勝定。七若慧遲鈍,於先聞法為受、為持、為於所緣攝心令定。多聞等三,謂聞、知、究竟。難受等三,謂聞思修。就所為有一,謂為將護說法師心。

丑二於聞境邪行

論曰.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說法師.故思輕毀.不深恭敬.嗤笑調弄.但依於文.不依於義.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

頌曰:毀師但依文。

若於說法補特伽羅,故思輕毀,心不至誠起大師想、善知識想。身不恭敬,呵責嗤笑,惡言調弄。樂著言詞但依於文,非重正理不依於義,是染違犯。總謂:義善文不善,妙亦不依止,若義不善文言善,妙便依而住。有人釋為:「謗說法師,唯宣其文,不釋其義或不知義。」此全未了論之字義。《菩薩地》說四依時,義同上說,故應如是。最勝子及《傳釋》中,說是不敬法罪。以上三罪,如其次第,《新疏》說為:「失壞斷除惡見,多聞加行,攝善法中承事尊長,但依文者,義為輕毀法師但依文句。」

 

菩薩戒品釋(二十四)

 

菩薩戒品釋(二十四) PDF檔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