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殊勝 P.008

字體縮放 最小100%最大
讀經尺 開啟關閉

此論教授殊勝分四.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今初

聖教者.如般若燈廣釋中云.「言聖教者.謂無倒顯示.諸欲證得甘露勝位.若人若天.所應遍知.所應斷除.所應現證.所應修行。即薄伽梵所說至言。」謂盡勝者所有善說。

達彼一切悉無違者。謂於此中解了是一補特伽羅成佛之道。此復隨其所應.有是道之正體.有是道之支分。此中諸菩薩所欲求事者.謂是成辦世間義利.亦須遍攝三種種性所化之機.故須學習彼等諸道。如釋菩提心論云.「如自定欲令.他發決定故.諸智者恆應.善趣無謬誤。」釋量亦云.「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自若未能如實決定.不能宣說開示他故。

了知三乘道者.即是成辦菩薩求事所有方便。阿逸多云.「諸欲饒益眾生.由道種智成辦世間利。」勝者母中亦云.「以諸菩薩應當發起一切道.應當了知一切道.謂所有聲聞道.所有獨覺道.所有佛陀道。如是諸道亦應圓滿.亦應成辦諸道所作。」故有說云.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

趣入大乘道者.有共不共二種道。共者即是劣乘藏中所說諸道。此等何因而成應捨.故除少分希求獨自寂靜樂等不共者外.所餘一切.雖大乘人亦應修持。故諸菩薩方廣藏中.廣說三乘.其因相者亦即此也。

復次正遍覺者.非盡少過.圓少分德。是遍斷盡一切種過.周遍圓滿一切種德.能成辦此所有大乘.亦滅眾過備起眾德。故大乘道遍攝一切餘乘所有一切斷證德類。是故一切至言.悉皆攝入成佛大乘道支分中。以能仁言.無其弗能盡一過失.或令發生一功德故。又彼一切.大乘亦無不成辦故。

設作是云.若入波羅蜜多大乘.雖須劣乘法藏所說諸道.然於趣入金剛乘者.度彼岸乘所有諸道非為共同.道不順故。此極非理.以度彼岸道之體性.悉皆攝入.意樂.謂於菩提發心.行.謂修學六到彼岸.是則一切定應習近。如勝金剛頂云.「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又云.「六度彼岸行.畢竟不應捨。」又餘咒教.宣說非一。

眾多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時.亦多說須受共不共二種律儀。共者即是菩薩律儀。受律儀者.即是受學三聚戒等菩薩學處。除發心已如其誓受學所學處而修學外.雖於波羅蜜多乘中.亦無餘道故。又金剛空行及三補止.金剛頂中.受阿彌陀三昧耶時.悉作是云.「無餘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受咒律儀須誓受故。由見此等少有開遮不同之分.即執一切.猶如寒熱遍相違者.是顯自智極粗淺耳。

如是唯除少分別緣開遮之外.諸正至言.極隨順故。若趣上上三乘五道.必須完具下下乘道功德種類。波羅蜜多道者.如佛母中云.「所有去來現在佛.共道是此度非餘。」是趣佛陀道之棟梁.故不應捨。金剛乘中亦多說此.故是經續二所共道。若於其上更加密咒諸不共道.灌頂.三昧耶.律儀.二種次第及其眷屬.故能速疾趣至佛陀。若棄共道.是大錯謬。若未獲得如是知解.於一種法獲得一分相似決定.便謗諸餘。特於上乘若得發起一似勝解.如其次第遂謗棄捨下乘法藏諸度彼岸.即於咒中亦當謗捨下三部等.則當集成極相係屬.甚易生起.尤重異熟.毀謗正法深厚業障。其中根據至下當說。

是故應當依善依怙.於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數取趣成佛支緣.所有道理.令起定解。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諸現未能實進止者.亦不應以自未能趣而為因相.即便棄捨。應作是思.願於何時於如是等.由趣遮門.現修學耶。遂於其因.集積資糧.淨治罪障.廣發正願。以是不久.漸漸增長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學。善知識敦巴仁波卿亦云.「能知以四方道.攝持一切聖教者.謂我師長。」此語即是極大可觀察處。由是因緣.以此教授能攝經咒一切扼要.於一補特伽羅成佛道中而正引導。故此具足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

一切聖言現為教授者。總之能辦諸欲解脫.現時久遠一切利樂之方便者.是即唯有勝者至言。以能開示一切取捨要義.盡離謬誤者.獨唯佛故。如是亦如相續本母云.「此世間中更無善巧於勝者.遍智正知無餘勝性定非餘.是故大仙自立契經皆勿亂.壞牟尼軌故彼亦損於正法。」故諸契經及續部寶勝者聖言.是勝教授。雖其如是.然因末代諸所化機.若不具足定量釋論及善教授.於佛至言自力趣者.密意莫獲。故諸大車.造諸釋論及諸教授。是故若是清淨教授.於諸廣大經論.須能授與決定信解。若於教授雖多練習.然於廣大佛語釋論所有義理.不能授與決定信解。或反顯示彼不順道.唯應棄捨。若起是解.諸大經論是講說法.其中無有可修要旨.別有開示修行心要正義教授.遂於正法執有別別講修二法.應知是於無垢經續無垢釋論.起大敬重而作障礙。說彼等中.不顯內義.唯是開闢廣大外解.執為可應輕毀之處.是集誹謗正法業障。是故應須作如是思而尋教授.諸大經論對於諸欲求解脫者.實是無欺最勝教授。然由自慧微劣等因.唯依是諸教典.不能定知是勝教授.故應依止善士教授.於是等中尋求定解。莫作是念起如是執.謂諸經論唯是開闢廣博外解.故無心要。諸教授者.開示內義故是第一。

大瑜伽師菩提寶云.「言悟入教授者.非說僅於量如掌許一小函卷而得定解。是說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又如大依怙之弟子修寶喇嘛云.「阿底峽之教授.於一座上.身語意三.碎為微塵。今乃了解.一切經論皆是教授。」須如是知。如敦巴仁波卿云.「若曾學得眾多法已.更須別求修法軌者.是為錯謬。」雖經長時學眾多法.然於修軌全未能知。若欲修法.諸更須從餘求者.亦是未解如前說義而成過失。此中聖教.如俱舍云.「佛正法有二.以教證為體。」除其教證二聖教外.別無聖教。教正法者.謂是決擇受持道理修行正軌。證正法者.謂是如其前決擇時.所決擇已而起修行。故彼二種.成為因果。如跑馬時.先示其馬所應跑地.既示定已.應向彼跑。若所示地是此跑處而向餘跑者.定成笑事。豈可聞思決擇此事.若修行時修行所餘。如是亦如修次第後編云.「復次聞及思慧之所通達.即是修慧之所應修.非應修餘.如示跑地.而應隨跑。」如是由此教授.能攝一切經論道之樞要。於從親近善知識法乃至止觀.此一切中諸應捨修者.即作捨修.諸應舉修者.即以擇慧而正思擇。編為行持次第引導.故一切聖言皆現為教授。若不爾者.於非圓滿道體一分.離觀察慧雖盡壽修.諸大經論非但不現為真教授.且於彼等.見唯開闢博大外解.而謗捨之。現見諸大經論之中所詮諸義.多分皆須以觀察慧而正觀擇。此復修時若棄捨者.則於彼等何能發生定解.見為最勝教授。此等若非最勝教授.誰能獲得.較造此等尤為殊勝教授論師。如是若能將其深廣契經及釋現為教授.則其甚深續部及論.諸大教典.亦無少勞現為教授.則能發起執持彼等為勝教授所有定解。能盡遮遣妄執彼等非實教授.背棄正法諸邪分別罄無所餘。

易於獲得勝者密意者。至言及論諸大教典.雖是第一最勝教授。然初發業未曾慣修補特伽羅.若不依止善士教授.直趣彼等難獲密意。設能獲得.亦必觀待長久時期.極大勤勞。若能依止尊長教授.則易通達。以此教授.能速授與決定解了經論扼要。其中道理於各時中茲當廣說。

極大惡行自行消滅者。如白蓮華及諦者品宣說.一切佛語.或實或權.皆是開示成佛方便。有未解是義者.妄執一類為成佛方便及執他類為成佛障礙.遂判好惡.應理非理.及大小乘。謂其菩薩須於是學.此不須學.執為應捨.遂成謗法。遍攝一切研磨經云.「曼殊室利.毀謗正法.業障細微。曼殊室利.若於如來所說聖語.於其一類起善妙想.於其一類起惡劣想.是為謗法。若謗法者.由謗法故.是謗如來.是謗僧伽。若作是云.此則應理.此非應理.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是為諸菩薩宣說.此是為諸聲聞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是為諸獨覺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者非諸菩薩所學.是為謗法。」若毀謗法.其罪極重。三摩地王云.「若毀此贍部洲中一切塔.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若弒盡殑伽沙數阿羅漢.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雖起謗法總有多門.前說此門極為重大.故應勵力而斷除之。此亦若能獲得如前定解.即能遮除。故其惡行自趣息滅。此定解者.應由多閱諦者品及妙法白蓮華經.而尋求之。諸餘謗法之門.如攝研經中.應當了知。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  道前基礎 教授殊勝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  道前基礎 教授殊勝 PDF檔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