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故事
傳統社會強調「百善孝為先」,儒家提出「孝悌為仁之本」,佛法更將父母視為世間最大的恩德田。佛法的孝道,不僅提供父母物質與精神上的回饋,更要帶領父母成就圓滿佛道。
家庭故事

成長的代價

身在美國南加州,得知可以回台參加淨智營時,內心非常紛亂,該如何向另一半啟口?其實不用問,我也知道答案。在他的想法裡,我已經有些走火入魔,現在竟然還要棄家不顧回台灣求法,真的很難讓他理解。

祈求一陣期間後,決定向他開口,得到的答案是:「妳要去可以,去了就不必再回來。」聽後淚水不由自主掉下來。理智上很清楚是利器之輪回到身上,怪不得別人,可是情緒上卻不斷翻滾,為何他要回台就可以說走就走,我為這個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算讓我度假幾天都不行?心中很不平,所能做的只有祈求、拜懺,以息熾盛的煩惱。

也因為這刻骨銘心的痛,讓我重新去檢查我與先生的相處模式。發現從結婚後,我就習慣性任何事都要得到他的首肯,我才會去做,萬一被拒絕,自己就不高興生悶氣,我難道不能做些改變嗎?夫妻間不是應該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嗎?為何我想追求生命的改善,都無法做主呢?我決定改變我們的相處模式,凡事不一定要他首肯,但會告知我的行事計畫,並盡量不引起他的煩惱為原則,同時我本分內應做的事情絕對做好,不增加他的負擔。

從淨智營回來後,我很感恩先生給我的強境,沒有他,我大概不會天天去拜三十五佛懺祈求淨除罪障。我要讓他從內心肯定我沒有白學佛,於是我開始學著揣摩他的想法,配合他的做事態度,才發現他其實是一位非常仔細謹慎的人,做任何事絕不馬虎,且一定今日事今日畢。

有時我們度假回來累積許多信件,他一定連夜處理,絕不拖拉。而我卻是做任何事差不多即可,不必花太多時間求得完美,事情不拖到最後絕不會完成。以前總覺得他何必太過認真,事情今天不做好,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別人也不會偷做。當我存有這念頭時就很難去認同他的作為。現在我慢慢學習去欣賞他做事的態度時,反而看到我的馬馬虎虎、拖拖拉拉才是缺點。有這層體會後,當我沒把事情做好時,就比較能夠接受他的指責,我仍必須不斷努力,希望有一天能心服口服,而不再找理由保護自己。境由心生,凡事存乎一心,現在我很高興有他當我的善知識,也真的只有他能看清楚他老婆的缺失,且願意不客氣的糾正我,只是自己沒有肚量去接受批評而已。

以前很羨慕別人夫妻都是廣論同修,彼此理念接近障礙較少,然而現在我卻很珍惜所有的逆境,透過逆境的磨練,我才有機會成長,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感恩所有給我逆境的人,更感謝師父的教導,和所有陪我成長的同行善友,我會好好努力,直至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