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入道方便

字體縮放 最小100%最大
讀經尺 開啟關閉

丑、入道方便
  約分為四:甲、親近善士。乙、聽聞正法。丙、如理作意。丁、法隨法行。

甲、親近善士 又分為三:
一、親近之功德勝利 分三:
(一)、得法流甘露,滋食慧身
  得法流甘露謂得到傳承利益。以教言,一夕話勝讀十年書。以證言,不同盲修瞎練,以致入魔,且可去疑心。有疑問時,立即請師解釋,更得修行上種種經驗方法。

(二)、得有形無形之攝護,不墮邪險
  攝者謂善知識以財或以法攝受,令身心得自在。護者如不令近惡友,及不令入邪網。有形攝護,如呵斥懲罰。又如師之身口意表業,可作模範皆是。無形攝護,即所謂加持。此加持有二︰一、證道者之加持,即以神通攝護。二、未證道者之加持,雖未得神通,但以功德迴向弟子,亦等於加持。又有不易修成之法,而竟能修成。此亦師無形中加持。邪者謂邪見、邪命,以求資財。險者謂破見破戒。

(三)、指示道途之曲直險易,無迂迴遲緩,不入疑怖之林,穩速抵家
  曲謂有障,易謂平易,即不令險。精進太過,易生退志。經此指示,循正道而行,自無此虞,故能穩速抵家。抵家,喻證道也。

  以上三種功德勝利,皆由親近善士所致。

  頌云︰諸佛諸祖勝法流  現前恩師二攝護
     示初中後道險易  穩速至家唯賴師

二、所親近之德
  所親近,指善知識言。所親近之德,即善知識所具之德。此擇師法為彌勒菩薩所說,見《莊嚴經論》。善知識所具之德大約有十種。

(一)、調伏︰與戒相應者
  調伏總說,十二部經皆為調伏。別說,即指戒為調伏。此調言,指與戒相應者。與戒相應,不必完全不犯戒,但大戒不犯,犯小戒能慚愧懺悔者即是。

(二)、寂靜:與定相應者
  何以知其定,觀其態度安詳,三業不妄動,即可推測而知其有定力。雖未得定,亦必與定鄰近也。

(三)、惑除:與慧相應,伏斷煩惱者
  能斷煩惱方是真慧,不是有學問能文章乃謂之慧。

(四)、德增︰戒定慧具,不缺不減者
  不缺者謂戒、定、慧如鼎三足,缺一不可。缺者缺乏也。不減者,減即退墮,不減即不退墮。大旨謂戒、定、慧三學平行。如戒中具定慧,定慧中具戒,德增即功德互相增上之義。

(五)、有勇︰益他無畏無倦者
  他,謂弟子。無畏,謂弟子有垢病,能以直言斥非,而無所畏懼。無倦,謂精進教弟子,而無厭倦也。以要言之,即是用嚴格訓育弟子,不是一味姑息者。

(六)、經富︰有多聞者
  此多聞有二︰一、多學的多聞而能不驕不欺者。二、親近善知識的多聞。

(七)、覺真︰了實義者
  謂知一切法無我,了解真諦、明深般若之理。

(八)、善說︰不顛倒者
  謂善說法,初中後善,不違因明之宗因喻,與法印相合。(即三法印︰一、諸行無常。二、諸法無我。三、涅槃寂靜。)所宜注意者,善說不是口能辯論,但所說合三法印,即是善說。雖訥口亦是善說,甚至如達摩面壁不說,亦是善說。

(九)、悲深︰無希求者
  謂悲威兼施,不求名利恭敬也。

(十)、離退︰於一切時恭敬說者
  問︰「擇師十種條件,若能具九種,而獨不能持戒,是否可以依止?」宗喀巴大師云︰「不可依止。」反之,九種不具但能持戒,亦可暫依止。若有戒有悲,可終身依止。蓋末法時代,觀師全具十德,而後依止,殊非易事。然全具既難,分具亦可。不過須具第一之戒,及第九之悲。以有戒可學,有悲可攝受。有戒無悲短期依止,未嘗不可。若無戒,難具後之九德,亦決不可依止,何以故?無戒則一切不能成就故。

  以上十種為所親近之德。

  頌云︰調伏寂靜斷伏惑  德增有勇阿含富
     覺真善說悲願廣  離退十德堪依止
     若無全具此十德  應具悲心與調伏

  《大般若經》有〈魔事品〉及〈不和合品〉,不和合等是宜戒的。《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善知識是宜學的。前言擇師十條件,是初修擇師當以為標準者。五十三參,其中多有大權示現的菩薩,參此等善知識有善財童子決擇力方可。

三、能親近之事 約分為二:一、意樂二、加行
(一)、意樂 又分為三:
 1信︰常觀功德故
  此謂弟子事師之法。既皈依為師,當具堅固信心,以觀師之功德。觀法有四:
  (1)、小功德觀大功德。
  (2)、少功德中觀多功德。
  (3)、有比功德中觀無比功德。
  (4)、現見功德中觀不現見功德。

 2敬︰常念恩德故念恩德方便有三:
  (1)、流轉生死,賴師救度。
  (2)、教授教誡之利益。
  (3)、得師法乳,以師作母想,則法身增長。

  對於師功德(1、信項所說)、恩德(2、敬項所說)宜自己作成頌,以為讚嘆。

 3無退︰不思不見一切過失故
  蓋魔事起,師弟間往往起大反對,不信不敬之心生,於是即退,此是疑心的魔事。甚至前生外道種子發現,對三寶且觀過失,何況對師。然則何以救之,曰有三法︰一、作示現想,不是真過失。二、師雖有過但能懺悔,即善知識。縱不懺悔,亦善知識,以不文過故。三、看見過失(除犯根本戒外),不可生遠離心,且宜知道觀師過失,與己無利益,故不可如此。此是一段功夫,過此一段歷程,則以後修行比較容易矣。又如此觀想,則內有意樂,外始有加行之可言。

(二)、加行 約分為二:
 1以身命財力修供養。
  身命供養為內供養,即內財供養。財力供養為外供養,即外財供養,身命供養較財力供養尤難。如本師釋迦佛往劫時,為半偈捨身,(即「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半偈)即其一例,不過身命供養,初修行人辦不到,亦不必如此,恐生退心,但此等道理卻不可不知道。

 2以如教修行供養
  此即所謂法供養,為供養中之最殊勝者。

  以上意樂、加行二種,為能親近之事。

  頌云︰常思功德常念恩  不見不思師過失
     內外供養法供養  加行意樂事師事
 

聽聞正法
  聽聞正法,亦入道方便之一。約有九種,此九種即聞慧也。試略敘如後。

一、不驕慢︰不執財色知見故
  驕慢,慢謂對他心舉,驕由自心起,驕慢皆煩惱心所,大概多由執財色知見,遂起現行。如不執財力之富,不執色力之強,並不執自己知見,自足自恃,而不求多聞,如此則驕慢自去。此聽法者所宜注意者也。

不蓋障︰不為五蓋所覆故
  五蓋︰謂貪、瞋、疑、睡眠、掉悔。聞法時宜對治五蓋,而不為所覆。

恭敬︰說法師作大師想,佛法難得聞想
  大師謂佛,聞法時,對於說法師作大師想,即對於說法師作佛想。想佛坐蓮華上說法,我亦坐蓮華上聽法。所最宜特別注意者,即聽法時,宜作父母冤親及六道眾生,皆圍繞共同聽法想,此是大乘心,若作一人聽法想,便是小乘心,法無大小,大小在人。佛法難聞,謂曠劫難遇,今幸得列法會,預聞正法,應生希有想。例如菩提道次第一書,其出現距今約五百七十餘年,蒙藏民族,久霑法雨,而內地人於今始聞,故聽此法者,亦應生希有難遭之想也。

不怯︰聞諸聖者難行難忍,不怯不弱
  謂觀菩薩捨財之難行,當思財為王、賊、水、火、刀兵之所共,非實我有,如此觀想,則難行者亦能行矣。又觀菩薩捨身之難忍,當思身為不堅,身如聚沫,一觸即壞,如此觀想,則難忍者亦能忍矣。再或發願我現在當初發心時期,雖不能如大菩薩作難行難忍事業,而勇猛精進,矢志不移,將來必有滿願之一日,所謂盡未來際,我願無盡是也。

五、不貪︰不為稱讚、名聞、好奇、貪多,學而不修行
  佛法重在實行,與世間誇多奢靡,自矜博雅者不同,稱讚、名聞、好奇之心,與腳踏實地修行之心,恰恰相反,故宜力戒。總之,能修則學,不修不學,所學必修,故不宜貪多也。

六、及時︰為自他利,請法應時
  謂觀眾生根機,應說何法,即請求何法,又觀師於何法通利,即請師說何法。總之,為自他均得實在利益而已。

七、不求過︰不觀說法人過失
  謂法師說法時,容有辭不達意處,亦不應觀彼過失。(按《瑜伽菩薩戒》三十四云︰「於說法師,故思輕毀不深恭敬,嗤笑調弄,但依於文,不依於義,是名有犯。」云云。)可知求法師過失,便是犯戒。又《大般若經》〈魔事品〉及〈不和合品〉,以師弟間不和合為魔事,凡此皆學佛者所宜注意及之,而不可或犯者也。

八、依義︰善達法義,不泥文言
  四依中有依義不依語,謂聽法者當依法義,不依文言也。如佛云︰「殺父殺母不墮五無間」。此乃寓言,不能依文字起解。此蓋表無明為父,貪愛為母,能一刀殺盡,則不受後有也。如世間父母,為緣父母(父母為子之增上緣)。無明貪愛為親父母,(親即親因,以後有之親因即無明貪愛,能生後有,故喻為父母。)此等語若不求其義之所在,而拘泥文言以解釋之,則大錯而特錯矣。

九、喻︰佛如醫王,法如妙藥,自為將死之病人
  佛法就是藥方,佛就是大醫王,眾生有何等病,即用何等藥方以治之,是為對症下藥,此喻最妙。而尤要者在自己認為將死之病人,如此則求醫之心切,而醫所與之藥亦必發生信仰心,而肯服下,否則諱疾忌醫,則不治之症矣,此喻言人對於說法者及法,均當起尊重心,而願樂欲聞也。

  以上九種,皆屬聞慧。

  頌云︰不倒不覆善持瓶(即喻不驕慢)  不怯不貪能及時
     不求過失依於義  醫王良藥及病觀

丙、如理作意
  作意為遍行五心所之一,如理則非顛倒,此如理作意,約有四種皆思慧也。試敘如後。

樂法、正思、稱量、觀察、精密攝持
  云何樂法,謂於五根五力起樂欲。云何正思,謂如理思惟,非邪思惟。詳言之,即不執世間為常樂我淨四倒之思惟,而起三寶功德合法印之思惟。云何稱量,謂依因明之宗因喻三支比量,決定道理,稱量者比量也。云何觀察,謂於一理上前後觀察,並以此觀彼,力求不違法印。云何精密攝持,謂依前四如量觀察,而後作為極精密之攝持。所謂極精密攝持者,即將經過正思等各法,作成簡單頌句,久久念誦,則生智慧,亦即修慧。現世有利益,來世亦有利益。何以故,以有種子印在第八識田中,將來可發現行故。

二、十四無記,及離言境,不作邪思
  十四無記即外道十四難問,佛不答之。無記,謂無記別,即不答之意。云何十四︰(一)、世界及我為有常耶。(二)、世界及我為無常耶。(三)、世界及我,為亦有常亦無常耶。(四)、世界及我,為非有常非無常耶。(五)、世界及我,為有邊耶。(六)、世界及我,為無邊耶。(七)、世界及我,為亦有邊亦無邊耶。(八)、世界及我,為非有邊非無邊耶。(九)、死後有神去耶。(十)、死後無神去耶。(十一)、死後亦有神去亦無神去耶。(十二)、死後亦非有神去亦非無神去耶。(十三)、後世身是神耶。(十四)、身異神耶。此十四難問無此事實,故佛皆不答,何以故,諸法常無此理,諸法斷亦無此理故。譬人問搆牛角得幾汁乳,是為非問,故不答也。十四無記,既是無理的戲論,當然不可對於此起思惟,以如此思惟,便屬邪思也。

  離言境,即不在相上求。若於真如法性上執著起觀,或於語錄所說之境上起修,此皆非故。昔有一人赴齋,途中過橋時詢此橋之材料工程,屢詢不休,費時既久,而午齋已過。佛法如橋,了生死如赴齋,但借法以了生死而已,不必徒在法上研究無關重要的種種法相,以致自誤。況離言境,言語道斷,本實相無相,若作邪思,見種種境相,便易入魔。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也。故對於離言境,亦不可起邪思。

三、未知求知,已知無忘
  此與世間法所說︰「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相同。

  蓋未知求知,方能日日有增進。至於已知者,則以不忘為要。知而復忘,等於未知,故不可也。如宗喀巴大師每日讀生書十七篇,皆能背誦,即是未知求知。已知無忘,方便多門,如能將所學者各種,均編成偈頌,則簡而易記,亦一法也。

不了達理,仰推如來,不生疑謗
  如來境界,凡夫境界,兩者相差懸遠,以故在凡夫地位,對於如來最深最甚深的境界,不能了達時,每易生疑,或者因疑起謗,罪過甚大。當此之時宜如何,曰:仰推如來境界廣大深遠,非具縛凡夫所能窺測,候功夫精進,由地前而地上,著著前進,當然有明瞭之一日,且如來是實語不妄語者,所言皆為現量的等流。如此仰推,方無疑謗之咎,其要在於強信。(可參考《瑜伽菩薩戒本》)

  以上四種皆屬思慧。

  頌云︰於所聞法樂正思  稱量觀察依於義
     默說大說諸密義
(註)不思議處不思議
     未知義求正了知  先了知義無忘失
     於甚深理不能達  仰推如來非我境

註:(達摩面壁九年,名為善說般若,此即默說。《華嚴經》談佛境界,重重無盡,此即大說。)

法隨法行
  法隨法行,約分三項,皆修慧也,試敘如後。

一、如所求所受之法,身語意業,無倒次第修學
  身語意無倒,謂身禮拜、語誦讀、意觀想,三業皆如法也。次第謂知轉變調和,依師所說,善巧修學。

二、於佛制止身語意業,決不造作,誤作,速為懺除
  佛制止,指戒言,戒不可犯,然凡夫地位,每易違犯,則如之何,曰宜預防護,決不令犯,如或有犯,亦宜速速懺悔,俾令消滅。故佛說有二健兒︰即一、不犯戒。二、犯已能速懺悔是也。

  修行方便法門,固屬無量,然世親菩薩有一最要緊的話,曰︰「住戒修行」。故學者對於二項應特別注意。

三、於佛令修身語意業,如教次第,精勤修學,有未能者,發慚愧心,設忘失,當補作
  次第修學,謂首修暇滿,久之自能止惡修善,此後再修親近善知識,以及聞思修等等,凡此皆修之前方便也。自表面觀之,雖似普通常談。實則循次而修,積久必發起大作用,不過當作用未起時,人不覺殊勝,故往往忽略視之耳。昔宗喀巴大師曾發願,謂︰「凡念誦菩提道次第者,久則不知者皆能知。」有此加持力,學者努力前修,則所獲效果,當然如操左券也。

  以上三種皆屬修慧。

  頌云︰如所求法如所受  身語意業無倒轉
     於佛所止不造作  佛令修行勤精進
 

  入道方便中,除甲項外,其乙項聽聞正法是聞,丙項如理作意是思,丁項法隨法行是修。

  合言之,即聞思修三慧。

 

菩提道次第論科頌講記 壹、三士前導/丑、入道方便  PDF檔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