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海上師行誼略述

字體縮放 最小100%最大
讀經尺 開啟關閉

能海上師行誼略述

  能海上師是中國現代佛教界著名的高僧,俗姓龔,名學光,字輯熙,四川綿竹人。公元一八八六年誕生於漢旺場,幼年父母雙亡,依姊生活成長。年甫弱冠,即以天下為己任,初仕軍界,一九一三年派往東瀛考察,最初接觸了佛教。他從佛陀的教義中,發現了解除世間苦難的途徑,從此一心歸向佛法。一九二四年,投培陵縣天寶寺佛源老和尚披剃出家。同年在新都寶光寺從貫一老和尚受具足戒,時年卅九歲。戒期完滿後,即約同戒六人,共赴西藏求法。初至西康打箭爐,從降巴格西學習,繼又至里塘那摩寺,降陽仁波卿處受學。一九二八年經老格西讚勸,發心入藏,步行跋涉,備歷艱險。翌年,方才到達拉薩,隨即禮當代藏地日月二輪之一,康薩仁波卿為根本上師,歷時七年,得深廣二種般若心要及密乘秘傳。於一九三五年返回漢地,弘宣大教。一九四○年,率弟子數人,第二次進藏,仍隨康公學法,盡得顯密傳承,接受衣缽。從此輾轉各地,南北攝化,孜孜於正法事業,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兼作譯述,曾無暇隙,其間頗有靈異感應,畢生創立道場計四五處,譯著達六、七十種之多。一九六七年元旦凌晨,坐脫於五台山碧山寺,荼毗之日,山麓遍聞異香雲。

  上師初接佛源老和尚嫡傳臨濟正宗第四十四代法統,繼承康公密乘大威德法為第二十九代祖師,顯密圓通,融貫大小。能內契佛意,取各宗之長,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將西藏額魯巴教派的教理和修法,完整系統地介紹到內地,並付諸實踐,建立行持道場,攝持僧團,住持正法,就這點來說,實為漢藏佛教史上的第一人。

  上師嚴格遵守宗喀巴大師教派傳統,在修持方面,大力提倡戒學,主張戒定慧三學不可偏缺,尤當以戒學為基礎。強調學修必須依照次第。說:「定道由戒律下手,乃額魯巴的家風。」又說:「密宗本來在戒律中,戒律即是密傳,故應結合而修也。」他排除了宗派門戶的偏見,開拓了綜合研究的學風,虛心求真,體會了釋迦世尊一代時教的精神所在,歷年說法,皆歸宗於般若。其談般若,不尚清談高妙,故弄玄虛,而著重在行持。所謂融理於事,即事而顯般若。他說:「慧者何?般若也。般若無相,寓於六度萬行,故曰慧行。若廢行而談慧,則慧亦無用。」以能內證實相,獲中觀見,故能不壞真俗,恰合中道。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實非一般所能望其項背。

  這本《菩提道次第論科頌講記》是一九三五年(民國乙亥年)上師在華北居士林講演時,由皈依弟子任定詢居士隨聞記錄的。不像一般論典,專談法相,它闡述了從博地凡夫,如何下手入門修行,直到圓滿大覺,顯密修持的整個過程,循序前進,踏實可行,沒有令人覺得空虛,無從下手之感。尤其是上師將自己在藏地學法,從康公等口傳獲得的「萌芽」、「娘哲」(修行經驗)融會於中,最極稀有難能可貴。望讀者細心尋研,如教而行,久之,決定能獲極大利益。

侍者幻慧   一九八五年乙丑年九月

 

菩提道次第論科頌講記 附 能海上師行誼略述  PDF檔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