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皈三寶

字體縮放 最小100%最大
讀經尺 開啟關閉

寅、皈三寶
  三寶即佛法僧。前已作無常及惡趣觀,則對於無常及惡趣,生一種厭心,自對於三寶,生一種欣心,對於無常及惡趣,生一種捨心,自對於三寶生一種取心,欣厭取捨,雖似分別,而在下士修法中,實為必要,否則悠悠蕩蕩,空度時日,幾同麻木矣。此項大概可分為四:

甲、決定 除三寶外,無人無法,可作究竟之皈依
  決定者,言對於三寶之皈依,發生一種決定心也。在凡夫地位,開口講自立,講自由,明明一種增上緣,反斥為依賴,此種欺人之談,我慢的餘留耳。苟悟吾人當有最尊重最寶貴之信賴,方能仗此救援力,超出生命覆盆之外,得到解脫,當然對三寶生信仰心,不過不經審察,或猶豫中變,有退墮之虞。故欲心中決定,須從兩方面觀察之:

一、人的方面觀察,至親者莫如父母,父母愛子心,雖不亞於佛的慈悲,然無佛的不思議的方便法門,此無可如何者也。至尊者莫如國王,國王雖有大權,至死魔來逼,自己猶不能營救,又焉能了人的生死,此又無可如何者也。下此者若兄弟妻子朋友,更不待言矣。此就人一方面觀察,除三寶外,無可作究竟皈依,有斷然者。

二、法的方面觀察︰外道學說,亦謂所說為涅槃,因由之可作得涅槃果,然非不徹底,即屬錯誤,甚至從其道墮坑落塹者有之,此絕對不可皈依者也。其他宗教,或教人行善去惡,藉以脫離苦海,推其結果,不過得到天乘而止,福報一盡,依然墮落,視為佛法五乘中之一部分則可,欲作究竟皈依則不可也。此就法一方面觀察,除三寶外又無可作究竟皈依,有斷然者。經此兩番觀察,皈依三寶之心,自不得不決定,決定之心既生,防護之,增長之,不惟不致退墮,且可養成一種正信。

乙、信樂 知三寶有實德能,堪作究竟解脫自他苦縛之歸救處
  信者信仰,樂者意樂,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其為實有,而隨順忍可。復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而生喜樂。又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其有力,能得樂果,能成聖道,而起希望之欲。既對於實德能三者,發生信樂心,當然信三寶為堪作解脫自己苦縛之歸救處,及解脫他人苦縛之歸救處。此信樂心,即十一善心所中第一善心所,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者是也。

丙、受皈 受皈之法準上二義,無諂誑驕慢,下坐從師受得(千里內無僧,得佛前受,後遇僧時,即速補受。)
  諂誑,謂假相。驕慢,謂不尊師。從師受,謂稱己名,三白羯摩等。以上決定、信樂、受皈三項,總括之有半頌。

  頌云︰決定信樂皈三寶  無諂誑驕從師受

丁、行持
  受皈之後,繼以行持,此最重要,即所謂「依教奉行」是也。大概分二:

一、別學 又分為二:
(一)、應止者 有三:1永不皈依天神外道2不惱害一切眾生3不與外道共住
  此三能壞皈依體,故應止。

  頌云︰不歸天神外道等  不惱不害於眾生
     不與外道人共住  違此三法失皈依

(二)、應持者 有三:1永皈依於如來2永皈依於正法3永皈依於僧眾
  1、2、3即三寶,永皈依,謂直至菩提永皈依,故應持。

  頌云︰歸敬如來是我師  歸敬正法證教體
     現前僧眾四果等  直至菩提永皈依

二、共學 共學對別學而言分六:
(一)、
常念三寶殊勝功德
  如對三寶中佛寶,常念佛如醫王,及三智十力,並智斷悲等各功德。對三寶中法寶,常念法如妙藥,並三藏十二部顯密性相或教或證之功德。對三寶中僧寶,常念僧寶如病者之看護,並住持三寶等之功德。此處有宜注意者,即念三寶時,不可稍加雜念,一加雜念,他生便有障礙。

(二)、報三寶恩故,凡諸受用,先當以事、以意恭敬供養
  報四種恩中有報三寶恩,既知恩報恩當然應供養,供養有二︰一、以事供養。二、以意供養。前者謂種種供品,後者謂觀想,然皆當以恭敬心行之,是為至要。總之兩種供養中,事的供養不易滿願,意的供養易得十波羅密。於此有一問題,或謂事的供養是實在的,意的供養,是假想的,何以假想的供養,反得到十波羅密?答曰︰不知汝所說事的供養是實在的,亦可說是假想的,何以故﹖萬法唯識,同為心所變現故。

(三)、發四宏願,晨夕各作三次
  四宏願即︰1、眾生無邊誓願度。2、煩惱無盡誓願斷。3、法門無量誓願學。4、佛道無上誓願成。此四願晨夕各作三次,即每日六次也。

(四)、凡有興作,或有所求,皆先呈白現前三寶(除世間常事)
  除世間常事外,如一、有興作。二、有所求。必須先呈白現前三寶,藉以抉擇。如西藏僧人修護法天女法而卜卦,即其一例。大概西藏風俗,持戒精嚴的大德,往往不藉卜卦以決當行與否,但以戒律為標準,合乎戒律者當行,不合戒律者不當行,此一類也。神通具足的大德,其事之如何,藉神通力本可預知,但不欲以神通示人,藉卜卦以判斷其事,此又一類也。普通則卜卦之風盛行,此即皈依三寶誠心所表現,故必須呈白,此乃共學中行持之一種,與流俗卜卦以占吉凶,徒懷求福免禍心理者不同。

(五)、了知三寶利樂,晨夕各作三次皈依
  利樂,謂三寶加持眾生的利樂,晨夕各作三次皈依,即每日作皈依六次也。

(六)、守護三寶,如人愛命,雖游觀等時,亦不失念
  失念為八大隨煩惱之一,失念者失其守護三寶之正念也。游觀等時,為最易疏忽之時,亦即容易失念之時,於此而不失念,可謂善於守護矣,如人愛命,正喻守護心之至誠。

  以上六種,共學中所應行持者。

  頌云︰常念三寶勝功德  恩德無邊應供養
     於諸眾生發宏願  凡所興求白三寶
     晨夕三次作皈依  守護歸戒如愛命

 

菩提道次第論科頌講記 貳、下士修法/寅、皈三寶  PDF檔下載